王培明
《比一比》是北師大版二下,第四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教材涉及“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和“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兩個方面,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發展數感。
關于數的大小比較,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萬以內大數”的學習基礎。基于以上認識,筆者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位為:①通過“比一比”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并在探究過程中體會知識所蘊含的生活應用價值。②通過“猜一猜”等活動,發展學生數感,其細心觀察、獨立思考與主動交流的良好習慣得以進一步養成。③通過“估一估”等活動,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一、合作探究,提升認識
【設計】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觀察主題圖,體驗購買音響環節結束后。
1.從生活原型中抽象出數學問題。
師:你建議家委會的叔叔阿姨去哪家商場買這套迷你組合音響呢?為什么?(等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作出判斷后,教師引導其說明決策的理由——哪家便宜就去哪家買)
師:想知道哪家賣的更便宜其實就是得比較1050、999和1098這三個數的大小。
2.合作探究。
(1)從這三個數中任意選擇兩個數,比一比哪個大哪個小,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2)匯報交流,全班互動。
①出示1050與999,1050與1098,999與1098這三組數。
師:仔細觀察,每組中的兩個數有什么相同點?什么不同?誰大誰小,從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②共同討論學生發現的規律是否存在,所用的比較方法是否可行。
(3)一起用符號把這三個數連接起來,并請學生明確最終選擇哪家商場。
(4)說一說如何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達,教師抓住關鍵詞適時板書:位數不同,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從高位比較起,一位一位地往下比較,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5)完成“練一練”中的題目:在〇里填上“>”或“<”。
1074〇846?搖?搖?搖389〇982?搖?搖?搖5102〇5184?搖?搖?搖653〇635
【思考】
對學生而言,無論是對數的大小的直覺還是具體到用個性化的語言來描述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都僅僅是停留在零散的、不嚴密的感性認識層面,本環節力求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發現數學問題,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它很簡單。而后在簡明的自主探索基礎上交流思考過程,經歷與同學、與教師、與學習材料的多向互動,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思維碰撞中不斷完善自身想法,于不知不覺間將對“萬以內數的大小”這一新知的認識上升到科學的、規范的理性認識,并主動將其納入原有認知結構中。在此過程中,還應用數形結合思想服務于新知識的學習,符號意識亦得到進一步發展。
二、數學活動,拓展深化
【設計】
1. 排一排。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你能隨意說出幾個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并板書出兩位數、三位數和四位數各1至3個)
四人小組討論:怎樣才能很快地把這些數從小到大排一排隊呢?
各小組交流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中的亮點,突出強調先按位數多少分一分再比較位數相同的數大小這一方法)
2. 拼一拼。
(1)出示、、三張卡片。
師:你能用它們拼成不同的三位數嗎?把你拼成的三位數從小到大排列,排在第一的是( ),排在第三的是( ),排在最后的是( )。
師:還有同學能拼出比他的答案(321)更大的三位數嗎?那如果讓你自由選擇卡片呢?
師:對,三位數是從( )開始,到( )為止。
(2)小組討論后匯報最小的四位數和最大的四位數分別是多少。
3. 猜一猜。
(1)出示□□00。
師:我寫了一個幾千幾百的數,你能猜中嗎?
(2)在教師的提示下有根據地猜。
師: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猜想向我提出問題,但我只回答“對”或“不對”。
(3)在四人小組內開展猜數游戲。由組長寫出一個數,擋住一部分,通過對話引導成員猜數。
4. 估一估。
(1)教師現場簡單作畫,根據第1筒里大約有100粒黃豆這一條件,來估計第2、3筒的粒數。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交流。
(2)填上合適的單位(十、百、千)。
①某班約有學生六( )人;
②某小學約有學生八( )人;
③某縣約有小學生九( )人。
【思考】
開展豐富、有趣、簡單的數學活動,可操作性很強。這份簡單、輕松的感覺有利于學生參與熱情的保持。把學生現場說出來的萬以內數很快地進行排隊,及時鞏固所學方法,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展示“速度”的舞臺,教師則獲得關于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利于查缺補漏;用卡片“拼一拼”三位數并找出其中的最大和最小的數,很好地依托了實質的、可感知的載體,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感悟最大的三位數、最小的三位數,乃至最大的四位數和最小的四位數等抽象的、難以言傳的知識;猜數游戲運用了逐步逼近的思想,學生在玩樂中進一步發展數感;“估一估”則結合新知識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如此,環環相扣,學生樂在其中!
本節課通過聯系簡單的生活情境,進行簡明的合作交流,實施簡潔的數字卡片運用,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數學教學:簡約而不簡單!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八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