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愛華 馬宗國 曹德強
作者簡介:崔愛華 (1971-),女, 農藝師,主要從事生態農業研究。
摘要:采用大田小區設計,對麥茬直播稻臨稻16號進行了配方施肥試驗。結果表明,6667m2施純N 15 kg、P2O5 75 kg,K2O 1125 kg,配比為2∶ 1∶ 15,其分蘗率、有效穗、 穗粒數、成穗率等產量構成因素合理,666.7m2產量最高,達4970 kg。
關鍵詞:配方施肥;麥茬直播;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1.06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6-0079-02
近年來,由于水資源匱乏,加上勞動力緊張、物價上漲,傳統的水稻插秧栽培占種稻總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大,水稻麥茬直播栽培是一項具有省工、省事、降低生產成本,深受稻農歡迎的水稻栽培新技術,同時水稻直播雖然播期晚,但沒有移栽過程,具有苗期生長快,分蘗早,生長旺盛的特點。管理得當,6667m2產量一般在450 kg以上,與插秧栽培基本平產。本試驗根據直播稻栽培的生育特點,研究了氮磷鉀不同用量配施對麥茬直播稻產量的影響,為麥茬稻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鎮郇家鄭旺村,土壤為沙質水稻土,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115%,堿解氮78 mg/kg,速效磷205 mg/kg,速效鉀53 mg/kg。
12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臨稻16號,直播生育期在130天左右,6月15日播種,6667m2播種量為75 kg。
供試肥料為尿素(含N 46%)、過磷酸鈣(含P2O5 12%)、氯化鉀(含K2O 60%)。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面積133 m2,具體處理如下:
以上處理氮磷鉀配比均為2∶ 1∶ 15。
施肥方法:根據當地農民施肥習慣,磷、鉀肥全部作基肥,整地時一次性施入,氮肥按基追比例6∶ 4施用,追肥在出苗4~5葉期撒施。
14 調查項目
生長期間調查水稻基本苗、最大分蘗數、有效穗數。收獲后考種,項目有穗粒數、千粒重、小區產量(實打計產)。
15 數據處理
利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處理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直播稻分蘗動態的影響
直播稻出苗后調查基本苗,3~4葉期后每5天調查一次分蘗,連續調查6次,分析直播稻分蘗動態,計算最大分蘗數(詳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分蘗與施肥有直接關系,4個處理始期分蘗差異不明顯,到中期分蘗差異明顯,處理3與處理4明顯加快,7月30日達到最大分蘗期,處理4的分蘗達到40萬,分蘗率達100%,比對照多3793%。
22 不同處理對直播稻產量構成因素及產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有效穗數以處理4為最高,6667m2達288萬,與其它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實粒數以處理4最多,與處理3差異不顯著,但與處理1、2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結實率處理4最低,處理1最高;各處理千粒重差異不顯著。成
穗率各處理間也有差異,以處理3為最高,達755%,其它3個處理差異不顯著。
從表2中還可看出,處理4產量最高,6667m2 達4970 kg,比處理1(CK)增產1716%,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3 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麥茬直播稻配方施肥用量以(配比為2∶ 1∶ 15)的效果為最好,群體結構合理,分蘗量足,產量構成因素合理,產量最高,達497.0 kg。但從成穗率上看,處理4成穗率不是最高,說明處理4用量已經達極限,如果再加大施肥量,可能造成氮肥用量過大,分蘗過多,有效穗相對減少,成穗率會更低,產量降低。參 考 文 獻:
[1] 李少泉,徐龍鐵,黃慶裕水稻拋秧栽培不同施肥技術對產量的影響[J]土地肥料,1999,6:35-37
[2] 謝光禮,劉遜忠,陳振強,等平衡施肥對超級稻免耕拋秧產量與效益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1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