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彬
有人認為:語文就是教會學生寫字、作文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在語文課上培養孩子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很重要的,小學語文能力的培養,實質上指的是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全面培養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聽和寫的能力老師們都很重視了,可讀和寫的能力有待加強。結合日常的教學談談對小學生讀寫能力訓練的看法:
一、融入生活 內外溝通
生活是學生習作的源泉。離不開生活的習作訓練必定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加強可內外的溝通,把學生的習作訓練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則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加強習作與生活的鏈接包括以下三層意思:
1.再現生活
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的起步無非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寫出來,也就是對于生活的再現。然而這看似簡單的東西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卻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學生經歷了生活,卻沒有用筆再現生活的經驗,所以無意識記得零碎造成語言表達的無序。很多時候,學生的習作與生活是兩張皮,于是,假話、空話充斥了學生的作品。為了解決好這一問題,在學生習作之前,帶領孩子有目的的觀察生活就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并且要將這種方法作為習慣來培養!
2.提煉生活
習作描寫的是生活,但并非生活的簡單重復。小學生作文不同于作家寫小說,但是道理應該是相同的。寫作不可能簡單地重復生活,關鍵是要抓住心靈的感受,知道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想要表達什么,然后取舍生活的信息,為我所用。所以,作為學生習作的指導者、引路人,更多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感受,思考,提煉生活,培養孩子的敏銳的感受力。有必要是我們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對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來彌補孩子表達能力的滯后性,畢竟孩子學習語言還是從模仿開始的。
3.回歸生活
(1)把生活的感受寫進作文。人在社會活動中有著豐富的心理感受和體驗:興奮、緊張、刺激、妒忌、頹廢、失望、向往、歡喜、驚訝等,而這些感受、體驗隨著生活情境的不斷變化稍縱即逝。而恰恰正是這些東西才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可以讓自己追溯感受的由來,同時還可以把這種感受傳遞給讀者,成為文章的亮點!所以《課標》非常強調小學生作文要有真情實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這種捕捉能力應該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作文訓練之中。
(2)從寫作的視角觀察生活。一個會寫文章的人,應該是一個條理清楚、善于觀察的人。因生活不會主動的告訴你哪些將是你寫作的最好素材。因此,用一顆敏銳的心去觀察生活,是一個人寫作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會觀察、會思考的人,往往能夠比別人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源。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將毫無疑問成為培養孩子習作能力的基點。
(3)寫作本身應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寫作本身應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是因為寫作是生活的需要(主要針對寫作的交際功能),更重要的是寫作本身應該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來培養!所以小學語文教材中安排了日記的訓練,讓學生及時記錄生活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和感受。樂于書面表達是《課標》提出的重要目標,它是關乎到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比掌握一些技巧的東西更為重要。
二、讀寫結合 有的放矢
在總結習作成功經驗的時候,往往離不開“多讀多寫”這四個字,毫無疑問,多讀多寫是孩子寫作獲得成功的秘訣甚至是唯一秘訣,而多讀多寫的核心則是讀寫結合!那是因為:
1.閱讀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積累
《新課標》指出:要讓孩子成為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而這些“語言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都是通過閱讀來提供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和孩子將作文的寫法,而忽略了語言材料的積累,孩子是永遠也學不會寫作的。這就如只教給孩子砌房子的方法,而不提供材料、磚瓦一樣,孩子寫作給孩子必備的材料,再加以適當的指導,孩子或許會構建起姿態各異、別致新穎的建筑。
2.閱讀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寫作資源
閱讀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同時,閱讀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習作資源。把閱讀的理解、感受通過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是我們常用的方法。教學環節中小練筆的設置,不僅能夠提供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同時也是深化對文章理解的一種有效途徑,從而使得讀寫相長!
讀寫結合的方法還應該是建立在學生需要基礎之上的。當學生的語言出現匱乏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適當的補充;(如學生無法用語言表達對春天的感受,我們可以補充更多的描寫春天古詩詞和現當代的一些名家名篇。)當學生缺少合適的表達方法的時候,我們要提供相應的范文。
三、寫作“含寫字” 能力的培養
新課標規定“小學生以寫記敘文為主,也要學寫常用的應用文。對小學生寫字提出的要求是會寫鉛筆字和鋼筆字,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了培養學生寫好記敘文,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養成“勤觀察、多思考、隨時記”的良好學習習慣。注意引導學生對不同季節,不同環境的觀察,并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的順序。例如:書信的寫作方法,要讓學生掌握“稱呼、正文、結尾、署名、日期”五項內容的書寫位置。其它應用文要讓學生掌握“題目、內容、署名、日期”四部分的書寫位置。
總之,讀寫結合是一種方法,也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我們期望通過積累與表達,讓語言在孩子的身體內走一個來回,疏通孩子的語言通道,讓孩子不再害怕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