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端
【摘 要】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地理教學獨具魅力,讓地理課堂煥發異彩,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同時使學生輕松掌握、輕松學習呢?這就需要地理老師探索出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樂學地理、愛學物理。
【關鍵詞】興趣;地圖;自信心
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老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的掌握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學生的掌握能力跟教學質量有這直接的關系,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方法很重要。
一、利用自然風土、奧妙激發學生興趣
地理學科雖然也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是在教學方法上,卻有許多提高學習興趣的方法。比如高中地理教育以介紹世界范圍內的自然風土和奧秘為主,這些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土和奧秘對于很少出國的學生來說,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是大部分學生興趣的傾向所在,最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在尊重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多介紹一些風土人情等知識,尤其是一些自然之謎,既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如果調動起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那么地理學科將不再是學生的負擔,反而成為學生認知世界的窗口,還能從中獲得學習的快樂,對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終生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
二、在教學中用好地理地圖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地圖,也是考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標準。地圖以無聲的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材內容,以生動、形象、鮮明的視覺感官來反映地理事物的特點,且往往會提供比文字描述更為豐富的地理信息。比如我們在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要對一些地理名稱進行記憶,在這個記憶過程放到地圖上,就再好不過了。將地圖在大腦中進行展現,來解決問題,將這些知識點與地圖儲存在大腦中,在運用時,將其提取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樣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維,形成一種無圖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
三、提高學生自信心,活躍課堂氣氛
在日常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地理課堂也不例外。地理教學中有很多的重要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是比較抽象的,無形的,老師很難說,學生理解很困難,整堂課下來,老師口干舌燥,學生不理解,缺乏動力、缺乏興趣,沒有一點興趣,這樣的課堂何談效率。所以老師應充分利用教具直觀和“小”的特點,對學生的地理范圍,事物或現象的視覺外觀的形成,形成促進空間想象能力。
例如:在地理教學中,有很對學生反應說對于“時區”和“區時”的感念和算法感到難學,很模糊。特別是在課文中“鐘點不變的情況下,自東十二區向東進入西十二區,日期要減去一天,從西向東越過日界線,日期要減去一天,自西十二區向西進入東十二區,日期要增加一天,從東向西越過日界線,日期要增加一天。”這幾句話的理解感到特別困難。應對這種情況,我的辦法是和學生一起制造直觀教具,讓學生清楚的“看到”時區和區時的不同。我將書本分開,裝訂線表示本初子午線,封面表示東十二個時區,封底表示西十二個時區,將書本合為圓柱,合攏的交界處的經度就是180,即理想日界線。將合攏的部分面對學生,在這樣直觀的教具面前,學生能夠很快理解時區等問題的差異和定義,再也不會被這個問題弄得頭昏腦脹,分不清東南西北了。進而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信心大增,還能活躍課堂氣氛。
四、講練結合法
新課程強調發展學生創新,重視研究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此,地理教學強調知識發現的過程中創造性的培養,而不是簡單地展示教學結果。在地理教學中和實踐中,應該處理好強度和適度的關系,讓學生訓練思維和總結經驗,從而真正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
我們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一些典型的例題,來進行思維方法的提煉歸納和總結,從而得出一些切實可行又高效的思維方法:①問題的歸類。首先應仔細的閱讀該題的試題要求,以明確該題的考點和問題的意圖,比如該題是考查的工業區位還是其它區位的問題;②區位的展示。比如該題考查的是工業區位問題,那么我們則要充分的展示出工業區位的諸多因素,如原材料、動力、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等等;③進行綜合分析。應根據試題的要求,我們要進行全面而又客觀的分析、評價,還應結合著具體區域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來進一步深層次的分析,提煉出關鍵的信息、突出主導的因素、掌握動態的因素。逐漸通過這種有意識的思維方式與答題方法的歸納總結。不僅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鞏固自身掌握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就為學生今后能夠充分運用這種思維方法靈活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的確是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高中地理的過程中,不僅教師應該積極的地引導學生,學生自身也應養成具備高效的思維方法進行學習,師生共同努力,從而能很好的促進學生學習不斷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任玉波.《談地理教學新思路》
[2]李光才.《新課程改革下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的眼光對待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