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玲
摘 要: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要從寫字、握姿勢方面進行指導,并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并對寫字成果及時評價鼓勵。
關鍵詞:寫字姿勢;握筆姿勢;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著名作家郭沫若也曾說過: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但要把字寫得規范、端正、干凈、漂亮。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把字寫好?我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
正確的寫字姿勢是寫好字的前提,也是預防駝背、近視的關鍵。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編順口溜、抓典范等做法,對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提出具體要求,并在平時的寫字教學中反復落實。如,寫字歌:手離筆尖一寸遠,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邊一拳遠。握筆口訣:兩點靠、兩指捏、掌心空、立掌寫、筆拿高、一關節。抓典范:在學生書寫作業時善于抓典范,如:看,xx同學,他的寫字姿勢就特別標準,老師很喜歡。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和技巧
1.掌握字的筆畫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每節寫字課我都會跟學生一起書寫基本筆畫,了解各個筆畫的起筆、運筆與收筆,寫字時,還要提醒學生觀察生字中發生變化的筆畫。如,“微”字中間下部分的“幾”書寫時筆畫就發生了變化。因為每一個字都是由基本的筆畫構成的,因此,想寫好一個字,就要先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
2.認識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平時要善于提醒學生觀察生字做偏旁時筆畫的變化,如,“足”做部首時變成了“■”,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有這些偏旁的字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得更好。
3.把握字的結構
學習生字之前,我會提前在黑板上畫好田字格,對于難寫的、容易寫錯的字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它們的間架結構是左窄右寬、上小下大、還是左高右低等,再觀察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最后學生描摹、臨寫。
三、培養學生一心一意寫字的習慣
許多學生寫不好字,往往是因為沒有專心寫而造成的。每次寫字我都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因此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我盡量為學生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輕易打擾他們,但我一定會巡視,發現寫得好的我會對著他豎一個大拇指,寫得不好的告訴他哪里不好,并在他的作業本上范寫一個,指導學生寫字還要注重個別指導。
四、評價學生的書寫要及時和多鼓勵
指導寫字,除了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正確的筆畫,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外,面批、展示、展覽等方式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1.面批
我會利用課間當面批改學生的作業,遇到工整的,我會問一句:這么好,誰的?旁邊的學生齊刷刷地喊出他的名字,報過大名的學生美滋滋地把作業本接過去,圍觀待批的學生便豎起大拇指,既夸他人也給自己樹立一個榜樣,并迫不及待地要老師給他批改。當面批改,報上大名,全班表揚,給了學生一個正面信息。而對于書寫不工整的學生,盡量從里面找一兩個稍工整的給予肯定,并在他在本子上范寫一個,學生感到了老師的關心,下次的作業就工整許多。
2.課堂展示
在每節寫字課結束后,我會把寫得認真、規范或跟之前相比較有進步的學生的作業本拿到班上展示,同時指出哪些字寫得特別好,這是用典范去激勵更多的學生,并告訴學生:你認真寫,也一樣能寫得這么漂亮,下次展示的作業本就一定是你的。
3.作業展覽
定期舉行作業展覽,將書寫工整的作品貼在教室的宣傳欄,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寫字的興趣,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寫字氛圍。
4.利用校迅通發表揚信
平時利用校迅通多跟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配合,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還能提高書寫質量。如,書寫工整的,告訴家長孩子的作業書寫非常工整,給學生樹立了榜樣,謝謝家長的配合指導,望家長繼續關注。書寫較潦草的,提醒家長多讓孩子練練字并養成專心致志的書寫習慣,當孩子稍有進步馬上告訴家長,讓家長更有信心、更積極地配合老師。
總之,良好的寫字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靠教師耐心指導,持之以恒,良好的寫字習慣的養成也不是在學生的某個學習階段所能完成的,習慣是有延續性的。讓我們抓好寫字啟蒙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寫一手漂亮的字!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清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