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平
摘 要:導語是教師精心準備的在講授新課之前使用的語言,課堂導語也叫“課引子”“開場白”。成功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教師必須在導入新課時,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英語課堂導入的效用進行了探討,以期在上課時能得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導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合理并有情境的導語的運用,不但能反映一位教師駕馭英語課堂的能力,而且還能反映一位英語教師英語水平及其綜合素質的高低,更是發展學生健康人格,出色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關鍵。
導語是全課堂的開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課是一種藝術,學生和教師內心都得到升華。精彩的導語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和探索熱情。它像磁石,牢牢地吸引學生;它像發動機,啟動學生的思維;它又像橋梁,引導學生走入未知的世界。相反,沒有導語或沒有邏輯相關性,無情境,學生一節課都感到茫然,不知所云,云里霧里。
這些目標的實現,毫無疑問,要靠教師每節課的教學語言來完成,這些目標完成得是否出色,不但與教學的分析引導有關,而且與教學導語的感染力有關。如此看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如何使一節英語課的導語產生最大作用呢?
一、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習
大家都知道,“學到老,活到老。”更何況是一名教師,更應該學習。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成為一名主導者,信心百倍,就必須在課堂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能夠不急不躁。“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教師的心中必須是活水。”這些都表明了學習的重要性。英語教師一定不要停留在已有的知識水平上,墨守成規。
例如,以前學習的是美式英語,而現在我們學習的是英式英語。兩者是有明顯的區別。
而且教師還要不斷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靈活頭腦,教材才能運用嫻熟,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更有趣味情境的導語,把學生領進知識的殿堂。
二、英語教師上課要有激情
激情是點燃學生熱情的火炬。是激發學生情趣的酵母,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激情是教師工作的催化劑,是教師工作成績的獎賞,是教師永遠年輕的標志。同樣,在英語課堂上,如果教師沒有激情,也就失去了教學的原動力。在組織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欲望,釋放出內心的激情,讓他們獨立地、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主動積極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輕松愉快地學習。而這一切是否能夠順利做到,和教師運用自身的熱情來調動學生是有很大關系的。
激情是火,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潤學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風,可以吹皺學生平靜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震醒學生懵懂的迷夢。讓我們激情飛揚、締造輝煌!當我們走進英語課堂,我們的生命將充滿激情;當學生走出英語課堂,他們的人生將更加輝煌!
三、要重視英語課導入的藝術化
導入對學生有著領航的作用,我們必須重視英語課導入的藝術化,從而更好地引導他們走進課堂,完成教學任務。應用各種技巧導入課堂,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教師要喜愛學生
試想你若不喜歡一件事情,你會全力去做嗎?教育事業是一項愛心事業。英語教學是復雜的,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還有中西方國家之間的差異。有了這樣的認識,教師心里就有了準備,教師的精神和行為都圍繞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展開。在上課的時候,不但非常注重英語教學過程的研究,而且還注重導語的設計,這就具備了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力量,學生是教育勞動的對象,教育勞動過程是師生之間雙向聯系的過程。師生關系是否協調,直接關系到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和教育目的的實現,而協調好師生關系的關鍵是教師要喜愛自己的學生。誰喜歡孩子,孩子就喜歡誰。只有喜歡孩子的人,他才能夠教育好孩子。實踐表明,教師喜愛學生會帶來師生關系的和諧,心理相融,情感相通,樂于互相交往,伴隨這樣的氣氛,教育的影響就如涓涓細流進入學生的心里,教育就會發生作用,這是教育教學最佳效果的奧秘所在。
總之,一則好的導語能打開學生的思維大門,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洛川槐柏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