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靜 王瑩瑩
摘要:
通過分析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廣告設計專業工作室的運作情況,提出了如何構建和完善高職廣告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從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概念、教學組織模式、管理方式以及師資配備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改革平面專業課程體系。
關鍵詞:形態;仿生;產品設計
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廣告設計專業一直以來非常注重實踐性教學,在開設專業起就建立了廣告實訓室并成立了博藝工作室,擁有寫真機、覆膜機、刻板機、攝像攝影機等操作器材。工作室自成立以來一直有專門的教師和學生負責,承接校內業務的同時,對外也承接各種設計制作業務,對學生的實踐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問題,這種實踐教學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只是部分設計優秀或是負責后期制作的同學參與組織工作室的日常業務,大部分同學并沒有從中受益。因此,工作室教學仍然是實踐教學的補充,依然處于輔助教學的位置。
一、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理念
20世紀初期的包豪斯設計學院最早采用了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強調學校教育要同社會生產進行有機結合,要求學生既要有理論素養,也要有動手實踐能力。這種新式的教學方法在當時引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教育革命,給當今的藝術教育也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以工作室為載體,將課程、教室和生產實踐融為一體,將傳統的學校封閉式教學變為面向生產實際的開放式教學,以課程知識為基礎,以專業技術的應用為核心,以專業教師為主導,以承接技術項目為主要任務,將生產與教學緊密結合,由教師帶領學生在承接和完成生產技術項目的過程中完成綜合專業技術的訓練。[1]其突出的特點是融理論于實踐中,融專業于行業中,融教學于企業中。
二、廣告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根據就業崗位確定工作室的種類
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實施“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基礎。在經過充分調查分析、學習兄弟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我校確定了廣告設計專業培養目標——具備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與較全面的藝術修養,具備較好的設計思維和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型、專業型廣告設計人才。就業崗位包括:廣告設計師、網頁美工師、數碼影像設計師、企事業單位美工、活動策劃人員等。因此,根據專業崗位,可成立“廣告工作室”,“網頁與動畫工作室”和“攝影攝像工作室”,將學生課程大體進行如下安排:學生在大一時以學習專業基礎課為主;在大二時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專長,進入相應的工作室學習,自主選擇就業方向;大三時對學生進行專業綜合能力和職業拓展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樣,以班為單位的傳統的教學方式變為以工作室為基礎的新的教學模式。
(二)工作室的教學組織形式
1.項目式教學為主。工作室教學主要以案例教學、項目式教學為主。教師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帶領學生參與項目運作,在無項目的情況下也可以模擬運行。以項目為主要內容,其特點在于實踐性強、針對性強、教學互動強。而且項目涉及的專業面較廣,它可以是課程內容的擴展、延伸和深化,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對于教師而言,可以強化教師的主導能動作用,提高責任感和專業鉆研能力。
2.兼顧第二課堂。工作室作為固定的教學場所,不僅可以承擔三年的專業教學任務,還可以兼顧學生的第二課堂、參加競賽、舉辦講座等,使課程內容更充實,完備。我校博藝工作室把教學內容與各類技能競賽、職業資格考核結合起來,教師經常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設計比賽,不同的學習項目根據所需的時間動態安排穿插。這樣,既節約了教學資源,又遵循了藝術設計教學的特殊性。
三、工作室的教學管理與教學評價
(一)教學管理
工作室管理上可以實行院系領導下, 教學團隊具體負責的相對自主的管理方式。工作室導師負責教學工作組織安排和總體規劃管理等, 對工作室成員實行二級管理。[2]教學團隊具體負責教學科研任務、項目開展、校企合作等工作,而且要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指導, 提高教育教學服務質量。
(二)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方面,主要包括對學生學的評價和對教師教的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重點以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主,如完成實訓項目的態度(占40%)、數量(占30%)、質量(占20%)、效益(占10%)相結合,這種評價既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又遵循了能力的形成規律。[3]而對于教師“教”的評價,應從實現教學任務的質量、校企合作的效果、工作室的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四、工作室的師資隊伍
建立一只“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是工作室教學的首要問題。每個工作室可以安排一名負責導師,兩名專職教師,多名兼職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兼職導師以企業行業專家和高年級學生擔任。聘請行業專家、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可以架起高職院校與社會溝通的橋梁,準確地了解社會人才需求狀況,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同時,兼職教師也為工作室引進項目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對于專任教師而言,要從原先的擔任1-2門課程轉向全面負責或協助指導設計課題與實踐課題,這對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專業教師不斷拓展視野,學習專業技能,參加一些技術培訓和相關的學術交流等。
五、結語
工作室的建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實踐操作平臺,把教師、學生、企業三者結合在一起,培養了學生的個性、創新和創業能力,同時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很好的體現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育理念,這無疑是一種創新而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胡文.高職高專平面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 [J].青年文學家,2011(12)
[2]林芳.高職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與職業, 2010(11)
[3]劉愛清.中職平面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實踐——以佛山市華材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廣東教育:職教,2011(07)
【作者單位:山東商務職業學院信息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