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寶力格
【摘 要】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后備軍,在校大學生的教育水平與質量直接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發展,然而社會上侵犯大學生權益的事情屢屢發生,本文通過對當前社會現實的分析,提出了個人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大學生;侵權;法律維護
一、大學生權益的侵害
1.教學質量上對大學生權益的侵害
近幾年來,高校規模急劇膨脹,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加。盡管近幾年高校專任教師的人數也不斷地增加,但很多高校還是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招生規模擴大的需要,師資嚴重缺乏。另一方面,隨著高校擴招,教學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教學設施匱乏。基本的教學經費得不到保障,教學儀器設備、教學基本設施差,甚至一些基本的教學輔助設施也滿足不了學生的要求,這既傷害了大學生們對學校的情感,也影響了學生各種技能素質的提高,損害了學生的基本權益。
2.虛假的宣傳廣告對大學生權益的侵害
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招生宣傳已成為各個學校的重要工作,各種各樣的宣傳廣告、宣傳材料充斥各種媒體。具體包括:
(1)學校宣傳內容的失實。對自己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設施和條件、學生生活條件、學科建設以及畢業生的質量和就業狀況等進行夸大、虛假、欺騙性的宣傳,宣傳內容嚴重失實。
(2)承諾性的宣傳政策無法兌現。有些學校為了吸引學生報考,在招生宣傳時做出這樣或那樣的承諾,如入學后可重新選擇專業,對家庭困難學生可減免學費,設有高額獎學金等誘人政策,等到學生報到后,才發現很多承諾根本無法兌現。
(3)利用措詞技巧模糊語意,故意使學生或家長誤解。虛假的學校宣傳廣告把虛假的、欺騙性的信息傳遞給社會,對學生與家長進行欺騙性的宣傳,其最終結果是既損害了高等學校自身的社會形象和聲譽,也侵害了大學生的利益。
(4)教育管理行為對大學生權益的侵害。教育管理行為對大學生權益的侵害主要是指不合理、不合法的規章制度,不良的教育管理行為對大學生利益造成的侵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管理制度往往比較注重它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而對其合法性及對學生合法權益的保護有所忽視,甚至與我國現行的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政策存在沖突或背離;不合法的教育管理行為造成的侵權,如學校有關部門或有關教育管理人員在沒有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捜査學生的宿舍,或非法限制學生的人生自由等,都是對學生財產權和人身權的侵害等等。
二、大學生權益侵害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1.高校性質轉化過程中,權力定位的相應變化與現行法律的相對滯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繳費上學,尤其是以各類民辦學校、二級民辦學校平均每年1.5萬學費的普遍標準來計算,雖然已經超過國家規定的一個大學生的培養成本,學校公益性已經日趨弱化。教育消費作為一種特殊消費,在拉動經濟起飛的同時也賦予作為消費主體的大學生相應權責。
2.大學生對權利內容的具體要求與現行法律的模糊規定
現行法律對學生的權利規定較為模糊,對學生具體權利,包括公民權利在教育學生中的細化內容沒有明確的表示,而對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教育法對學生權利的具體內容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成分,學生的知情權、隱私權等具體權利在教育管理中表現都沒有明確的表示。至于“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并公開收費項目”,高校高達4位數甚至5位數的費用,僅以學費、住宿費、水電費等大類公布,卻沒有關于各種支出的明確賬目,事實上學生對每年高額學費的具體去向并不了解,甚至是一無所知。而學生對校方的處分不服時擁有申訴權的法律條文在目前實際操作過程中仍難以實行。
三、大學生的權益保障措施
1.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學校立法
首先,高校教師和管理工作者轉變思想觀念,加強法律意識,要依法從教。要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和要求,加強教育經費投入,定期向學生公布學校教學經費投入情況;要重視公共教學設施的建設,保證有足夠的公共教育設施供學生免費使用;要加強對教師品德的培訓和提高,培養教師的進取精神和敬業精神等。
其次,學校在制定各種規章和條例時,必須用法律的眼光加以審視,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教育政策,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同時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做到充分保護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尤其要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真正體現法的價值取向。
最后,要依法對教師、管理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業務水平和工作實績進行考核,嚴格執行高等學校的教師、管理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應當以教學和培養人才為中心做好本職工作的規定。這里特別強調的是要加強對教師課題教學的管理,包括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學效果的監督和評估,而且要形成一種制度。
2.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學生申訴制度
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既不是普通的民事關系,也不是普通的行政關系,而是一種結構十分復雜的法律關系。從高校是一種服務機構來看,高校與學生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兩者的權利與義務教育法規定的比較清楚;從高校是一種組織系統來看,高校與學生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關系;從高校是一種服務結構來看,高校與學生是一種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買賣契約關系,這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普通的民事法律關系。尤其是隨著高校繳費上學制度的實施,大學畢業生“雙向選擇”的就業方式的推行,這種契約關系或者合同關系體現得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