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摘 要: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準確模仿的習慣以及大膽開口的習慣,還要養成勤于積累、敢于實踐的習慣。
關鍵詞:英語教師;學習習慣;培養學生
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英語學科感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我是通過以下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注重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我們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愛好和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表情、口頭語言、體態語等向學生傳遞一份關愛、一份信任和一份期望等信息。以情激趣、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讓學生勇于嘗試和冒險,通過成功的體驗,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情境和語言學習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主要以口語教學為主,重在交際,在聽、說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課前,任課教師首先應該認真鉆研教材,吃透重點,在突破難點上下工夫,努力將每個步驟安排得井然有序。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創設語言學習情景。可采用sing,chant,draw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真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把課堂還原給學生。
通過學習,我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的目標,作為教師我們應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善于發現、善于積累、善于研究小學英語教學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應該堅持寫好“教學后記”,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在總結中不斷進步。在新課程的引領下,我們要為學生創造愉快的教學而努力,在積淀中成長,在反思中創新,在研究中奮進。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結合新課程的精神,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鉆研符合學生發展的英語教學法,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得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的世界,從而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語言的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帶動下,我會轉變教育教學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在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的同時,也為今后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克斯縣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