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菊芝
人們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的確如此。今天的大富商,昨天的小地攤;今天的發(fā)明家,昨天的搗蛋鬼;今天的大領(lǐng)導,昨天的基層工作者。學生是教學的命脈,學生是老師的貨源。在這三尺講臺上站了十多年的我親眼目睹了這樣的局面:學生人數(shù)越來越減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老師的任務(wù)開始“復雜”化,幾乎成了“唱獨角戲”(家校老師管)。在教學商場上想把好教學的命脈,就必須從學生抓起。那么,怎樣抓呢?我認為應(yīng)從中差這部分學生抓起。他們是教學的奠基石,在村校要抓好中差這部分學生,對老師來說是個燙手的山芋。此時就要看老師的教學實力,如果學生喜歡聽你的課,樂意接受你的教育,證明你的教學生意做得好。要做紅教學這門生意,就必須以“愛”為首,愛學生的一切。
一、接納后進生,他是基石中最牢實的一塊
古往今來,任何教師都喜歡成績好的學生,每個家長都喜歡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雖然平時在書本上和發(fā)言上都說我們要愛所有的學生,但實際上并沒有多少人能做到,尤其是后進生,很不受歡迎。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一些孩子由于家長打工的遷徙而轉(zhuǎn)學,有一些孩子由于在當?shù)爻煽兒懿罨蛘{(diào)皮惹事屢教不改被老師拒之門外而轉(zhuǎn)學。這兩種學生轉(zhuǎn)學后幾乎都要面臨一次測試,若不會做最基本的題目,又只好像皮球一樣“滾”到另一所學校去尋找自己的求學之“路”。每次聽到或看到這樣的事,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們能保證自己的孩子成績很好嗎?我們能保證自己各方面都很行嗎?不能允許孩子一時的差或者錯嗎?
美國的愛迪生曾在學校讀三個月的書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后來他卻成了發(fā)明電燈、電話、電報等的科學家;瑞士的歐拉在孩提時代一點也不討老師喜歡,他是一個被學校除了名的小學生,后來卻成了大數(shù)學家;德國的貝·多芬小時候琴藝進展不快,經(jīng)常被老師責備。鋼琴老師對他說:“你沒有音樂的天賦,你只是一個能扒鋼琴彈出聲音的人,不可以成為演奏家。”后來他卻成了作曲家、鋼琴家。我國的王羲之小時候呆頭呆腦,天天練字,卻被老師衛(wèi)夫人稱作是死字,后來卻成了大書法家……在茫茫人海中,在學習上受到挫折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在挫折中拔類超群的人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一些后進生也許會像沉睡的雄獅一樣,一旦醒來精神大振,大吼起來會驚天動地。我們作為老師是無法料定今天的后進生日后的進展,目前我們的任務(wù)是以一個寬廣的胸懷去接納這類的學生。
二、允許學生犯錯誤,尤其是后進生
學生時代是最幼稚、最好奇。什么事都想得那么簡單,有些事想都沒想就去做了,大都先做了再說。他們沒有像大人那樣三思而后行。甚至有些事大人越說不能做,他們越覺得神秘,越想去弄個究竟,于是犯錯誤的概率就高。當學生做錯事時不僅得不到正確的引導,甚至還火上澆油。如:對學生的錯追根問底;學生小錯老師大事化,非得讓家長來參與處理。若這樣,在學生心里只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從而適得其反。
我親自轉(zhuǎn)化了這樣一個后進生,這個學生曾經(jīng)是一個油鹽不進的大金剛。在這之前該生無事不做,在學校里可是出了“名”的人物。多次進行批評教育無效,只好通知家長到學校來進行“告狀”。日子長了,學生就有了破罐破摔的想法。我接任他們的課后,背著他跟家長聯(lián)系,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現(xiàn)。同時提醒家長在家里教育孩子要以鼓勵為主,從他的做“人”方面去抓,孩子犯大錯就帶著他一起去處理,犯小錯最好不要批評。平時多和孩子溝通,常和孩子聊身邊的大小事,讓他受到教育。班上的學生排斥他,說他成績差,我就對學生們說:“我們這個班集體是由44個同學組成,缺一不可。我們班每次取得的成績中也少不了他付出的一份力呀,你們要團結(jié)他,幫助他。”同學們聽了個個點頭稱是。我在他身上采用了“大聲表揚,小聲批評”的教育方法。……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他在思想上和學習上有了大變樣。學校里沒有聽到點他的大名了,班上的同學沒有排斥他了,勞動積極了,成績進步了。所以,做錯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人非圣賢,人人都有錯,只要沒有錯到傷及人的生命,都有可以挽回的余地,何況是一個學生呢?
三、主動接近學生,和學生建立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后進生在心理上長期受到冷落和歧視,他們對別人有戒備,疑心重,有對立情緒和對抗態(tài)度,要轉(zhuǎn)化這種態(tài)度,教師要懷著深厚的愛親近他們,使他們置身于愛的氣氛中和具有感情色彩的教育環(huán)境中。真誠的愛會成為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當學生把你當作知心人,流著淚對你說內(nèi)心的困惑時,你會感到莫大的欣慰。愛是一種力量,可以融洽師生的關(guān)系;愛又是一種溝通,可以啟動師生間的感情。只有用愛才能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一杯開水,幾粒藥丸,可以讓學生感動不已;一個微笑,一個眼神,可以讓學生回味良久;一次鼓勵,一次表揚,可以震動學生的心靈。所以,老師要用愛去與學生交心,了解他們的想法、看法,找出他們思想中的病根,及時進行內(nèi)心的教育和引導,切記粗暴。只有讓他們敞開心扉從心靈深處接納你,教育工作才收到春風化雨的效果。
總之,一個班,一個學校,如果說服了后進生,中等生也有壓力了,知道背后有人在追趕,也就不敢怠慢了。從而,也給了上等生的警告:不能停步,不能驕傲,后面有追兵。這樣,整個學校就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教界如商界,教學如商場,欲要做紅生意,就得學會挖掘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