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珠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活動,在新課改及創新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由于小學語文教學還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使得教學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例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加強、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等。這些弊端影響著小學語文課堂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在此,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素質教育做了淺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素質教育;教學思考
當前,各地學校正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很多語文教師都關注的問題。素質教育是依據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一、轉變觀念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提
轉變教育觀念是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小學語文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處于基礎地位,是兒童發展過程的啟蒙階段。教師要想在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實現教學從“應試教育”逐漸轉變成“素質教育”。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中,增加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常規教學思維,明確教師只是知識上的引導者,而知識的轉化過程要通過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在課堂中放下師道尊嚴,把課堂真正地交給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溝通,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保持一顆“童稚”的心,與學生拉近距離,可以通過游戲、歌曲、歌謠、故事和對話表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現素質教育教學,推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教會學生主動學習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主動學習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要教會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故事教學、多媒體展示、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讓學生在對科學認知中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發出來,并且讓這種思維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從而推動學生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活動。另外,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還能夠使學生在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后又產生新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繼續探究和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教會學生系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
三、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要在語文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教師必須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教師要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躍的閱讀空間,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品味其中的意義,感受生活,內化從閱讀中汲取到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通過閱讀不斷地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也讓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思考的過程中得到升華。(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注重去除功利性的思想,而注重知識的積累。教會學生在閱讀中汲取知識,并將其內化,不注重閱讀量的多少,而注重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并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而增進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3)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閱讀心智。將閱讀的中心放在學生的感知想象力和思考創造力上,教會學生在閱讀中講究一定的閱讀方法,更關注學生能力和心智的培養。特別是要教會學生利用創造性思維進行閱讀,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培養心智,對閱讀有所感悟,培養學生領悟式的閱讀。
四、激情飽滿的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在課堂上,推進素質教育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激情飽滿的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教師要在教學中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一個教師如果將不好的情緒帶到課堂中來,就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情飽滿,富有激情的語言更具有感染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另外,教師要善于表達,盡量適時地使用詼諧的語言,這樣的教學語言可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緩解學習壓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等。還應該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這樣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通過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對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語文教師要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推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余庭海.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六種關系”[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6).
[2]何拴來.淺析小學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實行素質教育[J].科技信息,2011(11).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