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素 蔣洪
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語文教學要力求真實,還語文本來的面目,要真正地反映教學的原生態,如實的反映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可是,在眾多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特別是在觀摩課和比武課上,教師為了追求所謂的視聽效應,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教學的誤區——作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一些看似熱鬧無比的“新招”“創新”層出不窮:走馬觀花式的檢查一下字詞,絲毫沒有落到實處;“課件滿堂飛”,有用沒用地讓學生沉浸在色彩絢麗的畫面中,但卻忽略了對語言文字本身的理解和感悟;“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加上補充大量資料,把好端端的語文課上得像思想品德課;“盲人摸象,只盯一處”,容量太小,一節課只抓一兩段,密度小,效率低……“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抓訓練”似乎成了一件十分遙遠的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成為我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近一年來,我校每一位教師都積極地參與“課內比教學”這項活動之中,教師針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認真總結,深入探究,不少教師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校有位教師執教的《淺水洼里的小魚》,令我受益匪淺,這堂課不僅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扎實、樸實,更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性。
教師用樸實的語言精心預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讓學生融入故事情境中去感悟,正如常言所說的入情入境,這樣才能稱之為學習情境。這位教師打破了常規,把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為教學重點極度渲染,也正是因為文中成百上千條小魚困在水洼里,生命危在旦夕,就是在這危急的情況下,小男孩挺身而出,援救那些小魚,正是有了這種特定的情境,小男孩的行為才更讓我們震驚,令我們感動。所以這位教師對教材的大膽處理非常高明,令人耳目一新。
課堂上,教師不必進行過多的講解,而是通過教師引領學生自讀課文,在難點處教師范讀引領,讓學生讀課文,品語句,悟情感,放手讓學生真正去領悟、理解課文內涵。在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省略號所表達的意思這一內容時,教師通過學生試讀,教師范讀,再讓學生反復自讀等方式,讓學生理解了省略號這一難點內容。
眾所周知,要體現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達到理想的效果,上到最佳狀態,必須體現一個“實”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讀”占鰲頭。通過這些,我總結出了一點:一切從真實中來。因為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雖然他們的個性不同,但是只要教師的引導得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眼光放長遠一點,讓“本色語文”回歸課堂。要想讓課堂優質高效,真實就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單位 湖北省利川市汪營鎮民族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