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強
高效課堂是每一個教師的永恒追求,這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其實就是從追求高效的教學理想轉化成實現教師高效地教和學生高效地學。如果輔助分組自學,讓學生有自己學,有能力學,會自學的本領,教育就會有成就有突破。教育改革目前是百花齊放,彰顯著勢不可擋的格局,教學狀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那些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比較僵硬死板,這是單一性教學和習慣性教學。伴隨著課改的不斷開展,學習方式、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式都在改變,學生和教師的高效雖然被人們掛在嘴邊,但是還沒有落到實處。如今,人們的思維觀念和態度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長期以來,在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高效課堂不僅僅是教師高效教學,更重要的方面是要讓學生高效會學,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為實現高效課堂邁開嶄新的一步。
一、夯實基礎,小組建設是學生彰顯自我的根據地
導學案和小組建設是高效課堂中的兩個支柱。分組學習,把學生劃分成一個個小的天空,從大到小進行了細化,在學生自主管理方面,讓效率和質量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順利激發,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態度和主人翁的意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調動,創新意識因此而增強,實踐能力有所提高,實現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小組有我必有用。比如,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小組建設尤其重要。在講授“全等三角形”一課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作業,讓他們制作全等三角形模型,上課比賽證明全等過程,學生積極動手實踐,有的量度數,有的比長短,有的搞裁剪,課堂上人人都在干,人人都能干,人人都干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格外突出,平日里死氣沉沉的課堂一去無返,代之而來的是有聲有色的互動和交流,教學效果十分理想,這種方法值得推廣和借鑒。所以說,搞好分組教學不僅能夠培養集體內的合作與交流,還能培養組員的團結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像原來的授課方式就是拔蘿卜式,現在就增加了學生參與課堂展示的機會,學生的自信心因此而增強,還實現了很多幫扶。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變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戰斗的本領游刃有余,學生就會長足發展,自由飛翔。當然,這也是一個無形的緊箍咒,時刻提醒著學生自己的存在,也能體現出小組中有自我,我心中有小組的強烈意識。
二、讓給學生主陣地,著力體現自主學習
現在數學教學不能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應該由過去的傳授知識轉化為為學生提供服務。教師的任務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為了打造高效課堂,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創造條件,學生不是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被點燃的火把,他們應該從知識教學的客體轉化為主體。學生的任務不能停留在接受知識,應該主動參與學習和創造,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獲得發展。
需要明確,學習過程中的真正主人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我要學,要學會,能學好的良好習慣。也只有讓學生自己親身參加新知識的發現,注重過程與方法,然后獨立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也要善于思考歸納整理,提煉升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開發好學生的智力,著實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否則,就失去了數學是鍛煉思維的意義。同時,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拓寬各種渠道,努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欲望。
教師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懷疑學生自學的能力,因為他們會玩智能手機,能進行QQ聊天,他們能夠尋找戰備秘籍,并且得心應手,十分執著,不能自拔。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是他們還沒有被教會,原因是多樣的,可能是無興趣,可能是工夫還不到家,也可能是需要多講幾遍。試想,教師在課堂上,對游戲很少提起,也不鼓勵學生長時間上網,發短信,但是學生還能無師自通,技巧嫻熟,這就說明學生很聰明。學生還不是成年人,也沒有人教他們騎摩托車,但是學生手腳并用,搭配和諧,本領不比大人差,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還是我們的教師。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來懷疑學生,要相信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充足的精力和發達的頭腦,有創新的精神,要敢于放飛學生,相信他們一定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相信學生足智多謀,有方法,有技巧。像游戲點卡、QQ密碼,長達十幾位,學生卻能記憶猶新,倒背如流,其實他們巧記和聯記的記憶方法正好在學習中也十分有用,要抓住要領,學生個個生龍活虎,不拘一格,同樣一道例題,他們可以多角度、多層面地解答問題。所以我們要相信學生有適合自己發展的成功之路。
總而言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一位初中數學教師一貫的追求,為了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和質量更高的人才,教師一定要更加忘我工作,鍥而不舍,付出更多的艱辛和更多的努力,讓學生個個都想學,個個都會學,個個都能學,個個還都學會。為此教師要不遺余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獨立能學的意識,最終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