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力
“黃宇老師上音樂課很有激情,聽過她上課的學生和老師都會被她上課的激情所感染。”這是玉林市玉州區第一實驗小學(以下簡稱玉州區實小)校長唐秀年對黃宇的評價。1998年至今,黃宇在玉州區實小擔任音樂教師已有15年。在這些年里,黃宇一直堅持用激情帶領學生敲開藝術大門的教學理念,用心、細心、專心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備課時用心思考
備課對于黃宇來說,是構思藍圖的一個過程。在備課環節,黃宇會思考很多問題。例如,《龜兔賽跑》是二年級的音樂劇欣賞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讓學生能聽辨不同的音樂場景及兔子、烏龜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二是在表演中讓學生體驗快樂,懂得“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黃宇在充分領會新課標理念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實際,設計教學時將一節課分為“初聽全曲—分段賞析—參與表演”3個環節。然而,這個音樂童話是帶有文字解說的音樂故事,時間長達11分鐘,如果要求二年級的學生一開始就完整地聆聽樂曲,學生的注意力很難持久集中。
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實現教學目標?經過觀察和思考,黃宇發現,在以往單純的傾聽式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太容易產生真正持久、主動欣賞音樂的熱情。原因在于音樂感知活動不只是一種聽覺感知活動,還是多種感知通道協同活動的感知活動。為了解決學生注意力難以持久集中的問題,黃宇上網搜索了與音樂作品有關的flash動畫,做到視與聽相結合,在短時間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融入音樂的情境中,較快與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是因為人在感知特定對象時,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對特定對象的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確,越豐富,越深刻。
《龜兔賽跑》音樂劇欣賞課放的是管弦樂曲,假如以文字來介紹,既難以講清楚,又無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各種樂器的音色。現在借助多媒體視聽設備,學生能輕松直觀地感受樂器的發音特點和產生的效果,進一步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感,這樣就可以順利地突破教學難點。黃宇決定利用“音樂動畫城”大臉藍皮貓的身份,把有活力、有創意、求知欲強、情感豐富的學生帶入所創設的音樂意境中,激發學生參與藝術實踐的興致。
因為學生喜歡動物,所以在最后的綜合表現環節,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挑選自己喜愛的動物角色,參與龜兔賽跑的表演活動,學生積極的表現也將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一系列的情境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既使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又實現了教學目標。
上課時細心引導
黃宇堅持“基于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展開新知教學”的理念,在課程設計上,她側重思考如何從傳統的“我教你學”轉變為學生的“我要學”,讓學生在高雅的藝術中、在豐富的活動中樂學、好學。因此,在學習內容上,黃宇會選擇多元化的教學素材,通過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習內容變得更鮮活、更充實。在教學方式上,黃宇由偏重教師為主導的知識技能的傳授轉向教學中“雙主體”的互動關系,注重學生的體驗、探究和反思。
黃宇說:“學生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們愛發現,愛思考,愛創新。小腦瓜里迸發出來的創新火花時常給課堂帶來精彩,也給我們帶來驚喜。因此,我會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創新的空間,培養他們善于思考、樂于創新的好習慣。”
2011年,黃宇參加玉林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比賽,執教《健康歌》。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難點在于引導學生理解《健康歌》歌詞的內容,感受其跳蕩的律動,學生能夠隨音樂唱歌曲,通過親身體驗運動的快樂,加深對健康的認識。由于當時大部分學生在課余時間已經聽過這首歌曲,對歌曲的內容及韻律均能粗略把握,因此黃宇在備課時側重考慮三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爭強好勝、喜歡唱歌、樂于表演,且模仿能力強等特點,把重點放在了如何使學生從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中獲取新知上。
于是在設計教學時,黃宇以“健康”貫穿教學始終,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巧妙地滲透情感教學目標。
開始上課,黃宇充滿激情地說:“同學們,生命在于運動,生命因為健康而美麗!同學們,站起來,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吧!”此時,《健康歌》的音樂響起,師生一起舞動起來。由“律動”導入教學,創設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運動過后,學生的情緒放開了,黃宇趁熱打鐵,問學生:“現在大家的心情怎么樣呀?”學生回答:“很開心、很興奮。”“老師的心情和你們一樣,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這就是《健康歌》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健康歌》,感受健康帶給我們的快樂。”
“下面請同學們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再聽一遍歌曲,想一想從歌曲中你都聽到了什么?比一比誰聽得最仔細。”黃宇繼續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歌曲,在歌曲播放結束后,請幾位同學回答問題。學生的回答都很到位。“同學們真棒!你們看(指課本插圖)這爺孫倆可真愛運動!你們愛不愛運動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愛!”
“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猜猜猜的游戲,我請一位同學用動作來比劃自己最喜歡的一項運動,誰來試一試?”學生的表演欲被激發出來,齊刷刷地舉起了小手。黃宇接著布置任務:“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猜一猜他表演的是什么運動項目?”臺上的學生表演了一個打太極的動作,逗得全班哈哈大笑,同學們很快猜到了。
黃宇順勢導入事先設計好的“我健康、我快樂”游戲環節,采取“猜猜運動項目”的方法導入新課,使學生以愉悅的心情開始新課的學習。
為了鼓勵學生勇于創新,黃宇在“律動”環節選擇了不示范,而是融入學生群體,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地演,勇敢地跳。在這個環節,黃宇還引導學生將自己設計的運動項目的動作詞句填入《健康歌》的曲,“創作”了一首首新的“健康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黃宇盡量減少講解、分析等環節,讓學生充分地聆聽和感受歌曲蘊含的情感,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表現機會,確保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黃宇說:“我不是以教會一首歌曲為目的,而是采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感知、欣賞、表現、創造與合作的能力。”
學習促進專業的提升
工作至今,黃宇從未停止過學習,不斷接觸教學新理念,獲取新知識,這讓她在教學的道路上快速成長。
一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剛剛從以游戲為主的學前教育進入到以學習為主的小學階段教育,學生的行為規范都必須由教師慢慢調整。因為教學成績優秀,黃宇幾乎每年都要教一年級。“教一年級,趣味性的調控很重要。在剛剛接手一年級時,我也常常感到焦頭爛額,‘安靜是我在上課時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可是面對一群聰明可愛、活蹦亂跳的學生,要他們乖乖地上好一節課,實在是太難了。”這是黃宇經常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開展藝術教學活動時,課堂常常是亂哄哄的。就在黃宇一籌莫展之時,她參加了玉林市玉州區EEPO有效教育的培訓,學習培訓讓黃宇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許多在教學中碰到的難題迎刃而解。
培訓的收獲加上自己的思考,黃宇找到了課堂調控的辦法,那就是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約定”。黃宇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來設計“約定”。如同桌討論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黃宇有節奏地拍掌,學生聽到掌聲后,一邊拍掌,一邊快速地安靜下來,采用“約定”的辦法收效很好。但是在接下來的培訓中,黃宇發現,課堂上師生間“約定”的形式還可以多樣化,可以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需要自行設計。
于是黃宇嘗試通過有趣的節奏和歌曲來增添“約定”的色彩。在課堂上,黃宇唱“一閃一閃亮晶晶”,學生就會接唱“滿天都是小星星”。這樣的“約定”都是學生熟悉的兒童歌曲,簡單易學。黃宇還會根據教學需要,通過歌曲節奏的快慢變化來訓練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并隨著歌曲節奏的快慢變化舞動起來。
不同的歌曲用于不同的“約定”,一節課下來,學生也不會覺得乏味。小組間交流活動回到座位的“約定”,黃宇采用這樣一句歌詞:(師)大鼓的聲音咚咚,(生)小鼓的聲音嗵嗵,學生邊唱邊跳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有了這樣有趣的“約定”,黃宇和學生之間越來越默契,課堂不再亂哄哄了。
在教學中,教師怎樣快速地知道學生是否做好了學習的準備,怎樣檢測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了呢?對此,黃宇設計了只有她和學生才懂的手勢,比如,做好了上課或開展活動的準備,就用右手打“OK”的手勢來表示;明白了活動要求的就舉起右手掌的正面來表示,不明白的就舉起右手掌的反面來表示。
黃宇將在學習培訓中獲得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中,解決了教學中遇到的難題,課堂上再也不用大喊“安靜”了,因為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連通黃宇與學生之間的心。黃宇說:“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地用心上好每一節課,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人物小檔案:黃宇,現任玉林市玉州區第一實驗小學音樂教師,玉林市首批21世紀100名B類園丁工程培養對象,2006年獲廣西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指導老師獎,2012年獲玉林市玉州區“優秀教師”“十佳教師”稱號。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