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
摘要:動畫產業是二十一世紀新經濟的領軍產業之一,我國政府已將動畫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且其正在逐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我國動畫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分別從課程的設置、學生的實踐與創新、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性等較多對動畫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動畫;教學;模式
一、前言
隨著中國動畫市場的不斷開發和中國動畫形勢的發展,必然大量需求藝術創新型的動畫人才。因此,文章對我國動畫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分別從課程的設置、學生的實踐與創新、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性等較多對動畫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提升動畫專業教學模式的建議
目前,我國動畫專業在教學方面,存在著教育規模小、結構不合理、理念存在偏差、研究基地數量不足、未形成完整的分層教育體系等,在這種情形下對我國動畫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具體如下:
(一)課程的全面學習與提升
1.科學設置專業門類。動畫專業的設置,要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論證,并結合學校所在地的社會、管理和教學等地域性資源全面進行分析。開設這門專業,需要各類資源的同時具備,一些院校的資源能力不具備時,應不予考慮。
2.實現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結合。動畫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脫節,在高校動畫設計專業中普遍存在。要根據動畫專業的特性,改變課程模式,讓基礎課與專業課相互穿插,在其中相互強化,貫穿始終,構建起基礎與專業相互連接互動的結構模式,在相互融合中凸顯優勢。
3.鼓勵學生全面學習。動畫專業的學生,要廣泛吸取相關知識,應該從不同方向的學科中學習,在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電影理論,哲學,美學等方面的書籍和歷史中不斷提高本身的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
(二)加強學生的實踐與創新
1.注重實踐教學。學校也可以利用假期開展假期課堂。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假期來進行專業學習和社會實踐,并完成相應的社會實踐總結,通過這個過程調整學習認知。假期課堂可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以充分發揮。
2.理論與實踐課程比例安排得當。在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安捧上一定要比例得當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動畫。將動畫制作中常見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的分設為幾個主題。由淺入深。軟件硬件的學習(技術)與畫面語言、角色設定等的應用(藝術)在每個主題創作的過程都要涉及到。
3.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從編劇、造型、場景設計到臺本制作、原畫設計、合成特效、音樂、配音等等各個工作環節要不斷地把豐富的想象力貫穿其中,在電影電視中,也要把演員的角色演繹好。
4.充分利用先進技術進行教學。現如今,平面的紙介質出版物同網絡、光盤、影視等多種媒體結合的越來越密切。在動畫教育中,不僅要只有紙介質教材,還要同時借助多媒體光盤、網絡遠程教育和網上互動學習的相關功能,利用網絡互動逐漸形成一種多介質的綜合學習模式。
(三)增強對于社會的適應性
1.注重人才的市場化培養。在培養動畫人才的方式上,應注重實用性,課程和教學大綱也應經常根據市場的反饋進行調整。把實踐環節和市場聯系起來,并能和一些大型動畫制作公司保持合作關系,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教學和實習的基地,有些課堂作業可以和公司的制作項目結合完成。
2.實現校企合作。學校辦學的一大特色是實現學生與企業的接軌。校企合作教育有其完整的教育體系,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過程的始終,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只有雙方達成共識,防止這兩方面的矛盾制約教學與產業的結合,才能保障教學質量、實現就業渠道暢通。
3.全面提高教師素質。首先,可以通過到老牌動畫院校學習進修,學習他們的先進教學水平,管理方式,或者通過將老牌動畫院校的畢業生充實到自己的教學隊伍當中,提高在職教師的自身的業務水平。其次,廣泛聚集社會上的動畫人才來校講學、兼課,來保證動畫教育的師資問題。
三、結論
目前,我國的政府也已經將動畫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且正在逐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本論文分別從課程的設置、學生的實踐與創新、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性等三個方面對如何提升動畫專業教學模式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1)課程的全面學習與提升:科學設置專業門類;實現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結合;鼓勵學生全面學習;
(2)加強學生的實踐與創新:注重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課程比例安排得當;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充分利用先進技術進行教學;
(3)增強對于社會的適應性:注重人才的市場化培養;實現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總之,是重視專業基礎教學訓練學生扎實的繪畫基本功,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在社會相關企業的適應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金輔堂.動畫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0).
[2]曹祥芹.語文教學能力論[M].河南:河南出版社,1987.
[3]萬古蟾.我的自述[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4]王保青.淺談中國高校教育[J].科技咨詢導報,2007,11(04).
[5]吳垚瑤.定格動畫藝術語言與動畫教學之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9,(2).
[6]吳乃群,史耀軍.動畫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闡釋[J].科學時代,2010,(9):221-222.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