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穎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80~8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理解三角形的定義和特征,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畫三角形的高。
2.通過實驗,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經歷觀察、比較、分析和操作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
難點:三角形高的確定及畫法。
教學方法:觀察比較、猜測驗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種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
教學準備:三角形和四邊形框架、三角板、練習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都認識過哪些平面圖形?想一想,和同桌說一說。誰來說說?
生: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師:我們以前已初步認識了三角形,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有關三角形的知識。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二、探究三角形的特征及概念
1.畫三角形,發現三角形的特征。
師: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可你們會畫三角形嗎?
師:好!那我們來進行一場畫三角形比賽,看誰畫的三角形標準?
師:通過畫三角形,你發現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師板書: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師: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出示媒體解釋三角形的邊、角、頂點。)
2.描述驗證,探究三角形的概念。
師:我們對三角形又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你能根據畫三角形的經驗,用語言描述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嗎?
生1:由三條邊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生2:由三條邊連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生3:由三條邊擺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
師:用語言告訴別人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別人根據這句話畫三角形,畫出的一定是三角形,不會畫出別的圖形。如果畫出別的圖形,說明這句話概括得不準確,是有問題的。根據同學上面的描述,在小組內先畫一畫三角形,也可以用3支筆擺一擺三角形,看畫出或擺出的圖形是否一定是三角形。
師:我們交流交流好嗎?
生1:由三條邊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這句話有問題,因為根據這句話,除了畫出三角形外,還能畫出不同的圖形。
生2:由三條邊擺成的圖形也不行,也能擺出其他圖形。
師:看來,根據這幾句話都能畫出不同的圖形,說明我們的概括還不嚴密。數學書中是怎樣概括三角形定義的呢?你認為定義中哪個詞最重要?小組內先交流再匯報。
生1:“三條線段”很重要,說明三角形的三條邊都是線段。
生2:“圍成”很重要,因為用三條線段組成圖形有好多種方法,而“圍成”這個詞用得很形象,概括出了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生3: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三條線段說清了三角形三條邊的特征,圍成說清了畫三角形的方法。
師:根據三角形的定義,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三角形。
…………
3.明確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師:孩子們,為了便于區別三角形,我們給三角形取個名字,好嗎?
師:我們把三角形的3個頂點分別用3個大寫字母來表示,比如ABC,這個三角形就讀作三角形ABC,寫作△ABC。
師:好!現在請大家坐端正,看黑板上的三角形,這條邊我們叫它AB邊或BA邊,那其他兩條邊就叫做什么邊呢?這個頂點叫頂點A,那這兩個頂點就叫做……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頂點A所對的邊是哪條邊?頂點B和頂點C所對的邊是哪條邊?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一說?
三、小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高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了平行四邊形,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高以及高的畫法,和同桌說一說。
師:從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它的對邊畫垂線,這一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師: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么畫三角形的高?
師:現在請大家帶著這幾個問題,4人為一小組互相討論一下。
(1)畫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從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它的對邊畫垂線,那么畫三角形的高時這一點在哪兒?這個點的對邊是哪條邊?
(2)畫三角形的高用什么學習工具?
(3)怎樣畫三角形的高?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匯報本小組的討論結果。)
生1:我們小組認為,畫三角形的高應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開始,并且找到它的對邊。
生2:我們小組認為,畫三角形的高可以用三角板,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對準底邊,然后移動三角板對準頂點就可以了。
師:大家先拿出三角板,找到它的兩條直角邊,注意直角邊其實就是組成直角的兩條邊。好!找到兩條直角邊指給老師看。(學生和老師一起指著兩條直角邊。)
師:先用一條直角邊和頂點的對邊重合,然后用另一條直角邊和這個頂點對齊,最后從頂點向對邊畫垂線。頂點A的對邊就是三角形的底(板書:底),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三角形的底邊BC的高(板書:高)。
師:注意,一般用虛線表示高,用直角符號表示出垂足。
師:現在大家打開書81頁讀一讀三角形高和底的定義,并用筆畫一畫。
師:孩子們,我們已經對三角形的高有了一定的認識,請大家把作業紙上三角形的高畫出來,比比看誰畫的高最標準!
(教師展示學生畫的高。)
師:咦!這是哪個同學畫的,怎么與其他同學畫的不同呢?你能說說是怎么想的嗎?
師:也就是說從三角形的每個頂點都能畫出它底邊上的高,三角形有3個頂點,每個頂點都有它對應的底邊,所以三角形就有幾條高呢?
師:真棒!孩子們,老師為你們驕傲,你們不但會畫三角形的高,而且知道了三角形有3條高,真了不起!
練習1:你能找出哪幅圖上的紅色線段是底邊BC的高嗎?
練習2:
師:畫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
師:在媒體上展示學生的作品,重點指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
四、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師:孩子們,我們已經了解了三角形的意義以及高的知識,其實三角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性質,你們想不想知道?
師:先不要著急,讓我們先來欣賞幾張圖片,你能從中找到三角形嗎?
師:為什么這些物體中的有些部分做成三角形了呢?
師:大家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讓我們先一起做個實驗看看。
師:請拿出四邊形和三角形框架拉一拉,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動手實驗。)
師:誰能說說你的發現?
師:三角形框架不變形,說明三角形具有怎樣的特性呢?
生:穩定性。
(教師板書:特性 穩定性。)
師:正是因為三角形的穩定性,所以以上這些物體的某些部分才做成了三角形,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
師:我們知道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你能利用這種特性讓這個四邊形框架也不易變形嗎?
師:真不錯,大家都會學以致用了,可這個同學遇到了麻煩,你能幫幫他嗎?
師:那今后我們遇到類似問題就可以自己解決了,是嗎?
五、鞏固拓展
師:我們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意義以及高,我想考考大家,你們有沒有信心?
(媒體出示: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
(2)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
(3)三角形有一條高。( )
(4)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具有穩定性。( )
六、總結延伸
孩子們,今天我們走近了三角形,你對三角形有了哪些進一步的認識呀?
孩子們,難道三角形的知識僅僅只有這些嗎?對!這就還需要我們大家課下繼續去探索。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保國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