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大同小學



如何指導學生書寫好漢字,許多學校都在教學方法上做了大量嘗試,大同小學校也在不斷實踐探索著。學校的寫字團隊教師及領導秉著小課題大研究的工作態(tài)度,研究問題、探索實踐、總結反思。在長期的書寫實踐中,教師們發(fā)現漢字的方塊結構具有一定的美學原則。一個方塊之內,筆畫與筆畫、部件與部件都要講究疏密、向背、承載、覆蓋等結構關系。漢字的筆畫組合在一個方塊中,同時通過縱向、橫向兩軸向不同方向展開,形成整個字的平面布局。我們認真總結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根據小學生的書寫能力及特點發(fā)明了一種新的書寫格式——菱形十字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運用菱形十字格教學硬筆書法的模式。
一、菱形十字格及其特點
菱形十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礎上,把橫中線和豎中線首尾連成四條斜線,把每條斜線平均分成了三等份,每處斷點都起了名字,分別叫一點、二點、三點、四點。
菱形十字格的特點是:準確而直觀地顯示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和筆畫之間的具體位置,以及偏旁搭配的位置關系。而菱形十字格的四點位,可以橫向看,也可以縱向看。橫看可以準確地掌握筆畫的寬窄;縱看,可以掌握筆畫的長短。用好菱形十字格,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漢字結構,準確地書寫筆畫的位置,解決字結構過緊或過松的問題,達到書寫正確、美觀的效果。
二、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簡介
課堂是教師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主陣地。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扎實、有效地運用菱形十字格來進行硬筆書法的學習與訓練呢?大同小學不斷完善,構建適合學情、師情和校情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推廣應用中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優(yōu)化和最大化。
大同小學運用“菱形十字格”進行硬筆書法教學的“三十二字”模式是:激趣導入,創(chuàng)境集群——讀帖感悟;指導示范——臨帖練寫;品評矯正——靜心書寫,熟練生巧。
課堂上運用“菱形十字格”進行硬筆書法教學常用的方法有:合作析字法、自創(chuàng)兒歌法、互賞互評法、以舊帶新法、自主學習法和規(guī)律總結法。
三、寫字教學模式解讀
(一) 激趣導入,創(chuàng)境集群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任何學習動機只有伴隨以興趣才能持久。在硬筆書法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才能認真練習。因此,在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就要十分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激發(fā)興趣的操作方法有:在內容上,可采用“故事激趣”“展評激趣”“競賽引趣”“體會激趣”;在形式上,或教師講,或學生說;在方法上,可語言陳述,可音像播放,可實物展示。
如教師執(zhí)教《兩只鳥蛋》一課時是這樣“激趣導入”的:
師:這節(jié)寫字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九課《兩只鳥蛋》,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寫。(板書課題。)
師:兩只鳥蛋,就是兩個小生命,就是兩只小鳥,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保護小鳥,我想會有更多的小鳥在天空飛翔。
師:你看,它們來了。(出示動畫。)
(通過小鳥的動畫出示生字:聽、唱、定、連、遠、向。)
這就是采用了教師講的形式,運用音像播放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書寫的興趣,讓他們覺得這堂課是在和小鳥們共同學習,在課的結尾處教師再用小鳥點評或激勵,相信學生們一定會興趣盎然的。
“創(chuàng)境集群”就是在激發(fā)學生情趣的基礎上,出示本課要學習書寫的漢字,學生根據字的結構將其分類,便于下一步集中學習。
還如《兩只鳥蛋》這節(jié)課,教師出示生字后,就引導學生“集群”,學生會將生字分為:“聽、唱”是左右結構;“定”是上下結構;“連、遠、向”是半包圍結構。教師再根據教學重點或學生寫字情況確定先教哪種結構的字。
(二) 讀帖感悟,指導示范
初用菱形十字格寫字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讀帖感悟”。“讀帖”就是通過觀察要學習的字在菱形十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注意在“四點位”的筆畫和在橫中線、豎中線的筆畫。具體操作程序是:一看二想三交流。即1.認真觀察范字在菱形十字格的位置;2.仔細想想哪些筆畫為這個字的重點筆畫,即決定字的寬窄、大小、長短、疏密、收放、避讓、穿插等。3.采取同桌交流、小組交流或班內交流的方式,確定筆畫的位置,為學生書寫打下基礎。
如學生在學習“之”這個字時,在讀帖后學生會這樣進行交流匯報:“之”,獨體字,點畫起筆在一點,收筆在豎中線,橫撇靠近橫中線,起筆右上傾斜到二點,撇到三點斜虛線上,平捺三點起筆與撇收筆重合,右下行筆,到四點偏上頓筆出鋒。
學生通過這樣的讀帖,不僅訓練了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對生字在菱形十字格中的位置已經了然于胸了。此時教師再通過關鍵字的范寫,引導學生觀察臨寫。學生可以從教師的引導中直接領悟書寫要領,注意事項。教師要讓學生對起筆、運筆、收筆、提筆、按筆的過程及所在格位歷歷在目,目識心記,既糾正自己盲目、錯誤的書寫方法,又激發(fā)學生練好字的興趣和信心。教師示范引導,要做到整體導學、分步訓練、導練結合,既要求學生把每一個字作為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整體進行描仿入體,記的是字,而非被拆分的筆畫。
(三)臨帖練寫,品評矯正
學生在讀帖的基礎上,就可以進入臨帖練寫環(huán)節(jié)了,這便是“意在筆先”。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把經過想、說、看內化后記住的那個定位在腦中的字的表象外化出來,“搬”到紙上。操作中要求學生臨帖不可草率,要筆筆到位,心手并用,描的過程就是對范字特點及書寫規(guī)律深入體會的過程。臨寫前,要對范字作整體觀察,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才能落筆。臨寫每一個字都要一氣呵成,切忌看一筆寫一筆,那樣容易把字寫得松散無神,影響對字形的整體把握。每臨完一個字,要與范字進行比較,查找差距,然后再臨下一個。
大同小學還有學生專用的菱形十字格“習字帖”,字帖中有字頭字,描紅字,低年級以描紅、臨帖為主,中年級以獨立臨帖為主,步入高年級(也必須有一定的基礎)就可以逐步脫帖了。
在學生仿寫時,教師要注意隨時矯正學生的書寫姿勢、握筆方法、運筆情況、字的結構搭配等。對于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在評價時要集體矯正;而個別問題應個別輔導,不能輕易放過。
“評”是為寫服務的,以促進學生寫好為主的評價才是有效的。評可以分為:
1.自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最好是在學生仿寫的過程中。當寫好一個字后,隨時和范字對照,找出不足之處,以便在寫下一個字前加以改進。當然自評也可以是在小組互評時,看著其他學生寫的字,跟他們的作品對照,面對面地展開自評。這樣可以增強學生敢于發(fā)現自己缺點和不足的勇氣,培養(yǎng)其誠實的品格,陶冶其情操。
2.互評。在仿寫后,積極組織學生互相評議,或選取幾份作為例子,集體評議。評議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評價的標準及評價原則。如“書寫是否正確,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的筆畫是否突出,運筆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潔,要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等”。當學生有了評價的準繩之后。評價就能有的放矢。同時,在互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學習借鑒,以便改進。通過互評不僅能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觀察分析能力,也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們不驕不躁,能正確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
3.點評。在點評過程中,教師的點評往往起到關鍵作用。有時教師的一句點評可以增強學生寫好字的信念。這就要求教師的點評要恰當準確,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寫得不足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指出,幫助其改進。
通過評字,學生對字從整體結構到部件、筆畫,有了初步的感知,強化了形象記憶,提高了書寫的準確性。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錯誤自我糾正,自我改錯,實現自我提高。
(四)靜心書寫,熟練生巧
書法教學的最終落腳點是學生書寫水平和書寫技藝的提高。實現這一目標的直接手段就是學生的書寫訓練。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是學生自己。教師的課堂教學即使再有效,如果沒有學生的書寫練習,其結果也會是無效的。因此,在課堂最后一定要留有一段給學生靜心書寫的時間,讓學生把本課的生字反復書寫,鞏固練習,并且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養(yǎng)成嚴謹的書寫習慣。通過練習,達到“靜觀默然,爛熟于心,熟能生巧”的目的。
四、運用菱形十字格寫字教學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順利實現學生從有格到無格的過渡
“一、二年級是基礎,三年級是關鍵,形成能力是根本。”也就是說:一、二年級重點訓練好學生在菱形十字格中寫字,力求把字寫得端正、緊湊;三年級是由鉛筆向鋼筆過渡的重要學年,往往也是字體形成并影響學生一生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仍然要求學生用菱形十字格,做好“換筆訓練”。四年級讓學生明白“格”的演變規(guī)律:知道“菱形十字格”去掉四條斜線就是“田字格”,“田字格”去掉橫中線和豎中線就是“方格”,“方格”去掉左右兩條豎邊線就是“橫格”,“橫格”去掉上下兩條邊線就是“無格”。從四年級開始,逐漸向無格過渡。學生在這樣扎實有效的長期訓練中,形成寫字能力,終身受益。
(二)菱形十字格的硬筆書法教學為軟筆書寫打下了基礎
在軟筆書法教學中,字形結構的掌握同樣是一個重點。在課堂上,我校書法教師發(fā)現運用菱形十字格習練硬筆書法的學生,在書法課上對合體字的結構安排掌握得比較到位。書寫一些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字,他們也能得心應手地安排好部件之間的關系。經過研究老師們發(fā)現,在使用菱形十字格習字的過程中,菱形十字格起到了一個提示“統一”的效果。低段學生在學習合體字時,常為了把部件寫清楚,比如“貓”,為了把兩部分都達到所謂的“到位”讓幾個部分各自為政,分了家。而菱形十字格的菱形則讓學生在寫字前就意識到字的“內宮”結構要在菱形的中間位置,把合起來的幾個部分安排好比例。“內緊外松”“內密外疏”“內實外虛”等結構特征,通過菱形十字格的界定也更加清楚。
學生通過菱形識字格的菱形初步認知了字“外宮”的范圍,也促使字的字形特點更加明晰。但是寫好字僅僅安排好字的字形是遠遠不夠的,內部筆畫的長短比例也是寫好字的關鍵。如學生書寫“三”字,雖然僅僅三畫,但只有掌握了三個橫畫排列的平衡比例,字才和諧。那么,怎么掌握這三個橫的長短呢?用過菱形十字格的學生給出了答案。他們通過菱形十字格量化了筆畫的長短,理解了筆畫之間相互的呼應關系,讓菱形十字格成了學習字形結構的另一個“隱形教師”。
(三)字立人生——扎實推進寫字訓練對學生品格的影響
“字立人生”是大同小學提出的書法教學理念,“讓每一個孩子寫一手好字”是大同人共同的愿景。大同小學以硬筆書法教學為突破口,注重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和品格的形成。
“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中小學生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yǎng)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免除這些毛病。”郭沫若先生的話肯定了寫字對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個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這些非智力因素對于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將來的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事實證明,要想寫好字必須持之以恒地進行苦練,學生的韌勁與耐力,正可以從漢字的一筆一畫的書寫練習中來獲得,從而培養(yǎng)出契而不舍、精力專注、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優(yōu)良品格。
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實踐始終是課堂教學模式運用的最佳方式。模式需要執(zhí)教者通過實踐的檢驗,也需要執(zhí)教者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盡管模式的生成一直致力于追求完美,但沒有一種模式不存在先天的局限,所以模式只是為教學服務的,一切以學生的有效學習為出發(fā)點、有利于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大同小學的教學模式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附:大同小學某學生一、二年級書寫作業(yè)對比
這是某新生入學兩個月后的書寫作業(yè),孩子觀察能力、手控能力、臨帖能力較弱,書寫筆畫不定位,筆畫又顯生疏和幼稚。而這樣的書寫,在一年級學生中比比皆是。
這是該生在一年級下學期開學一個月后的書寫作業(yè),通過菱形十字格的定位及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能將字寫得大小一致,筆畫定位較好。
這是該生在二年級下學期開學一個月后的作業(yè),經過一年半運用菱形十字格的書法練習,以及在大同校每天“習字一刻鐘”的書寫活動中堅持不懈地習字,取得明顯的進步。筆畫流暢,字結構合理,書寫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