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梅
經常聽到學生這樣說:“我不行,我不如你們?!边@句看似平常的一句話卻反應了一個人的自卑心理狀態。自卑是人對自己評價過低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反應,它使人產生消極的自我感覺。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自信心不強,不敢將思想向外表露,不愿與人交往,在行動上隨波逐流,毫無主見。自卑心理容易造成心理上沮喪、抑郁,使人比較敏感脆弱,經不起挫折打擊。
自卑感人人都有,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自卑的體驗。偶然的和短時間的自卑感問題還不大,若長期感到自卑,又不能克服,就會形成自卑的性格特征,表現為膽小怕事,不敢與同學交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缺乏競爭的勇氣。
在我教學生涯中有過這樣一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2002年畢業班送走之后我又新接了一個教學班,這個班級的學生是從其他四個班分過來的。其中有一個名叫小麗的女生,都說她從小行為習慣就極差,打架、罵人,拿同學的東西。分入我班學習時,她的考試成績居全班之末。一段時間過后,我看她也是整天有愁容無笑臉,雖然年齡不大但是思想負擔看似很重。作為班主任,在沒事的時候我多次找她聊天,在閑談中得知她認為自己成績差,“名聲”又不好,擔心在新的班上同樣受孤立。為此,她抬不起頭,挺不起腰,上課聽講不專心,發言不積極,整天沉默寡言。新同學中也有知道她“底細”的,為此疏遠她。她跟同學相處起來也很被動,甚至還想過輟學,她經常跟家長說:“不想再上學了!來到學校也是好煩的!”“讀書沒有興趣!”家長對此也大傷腦筋。小麗的表現,正是由于缺乏自信而帶來的自卑,她的年齡小,抗挫折的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較低,因此才會有這樣的表現。不過,她現在還處在自卑的初期,如果不及時引導,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影響她的正常生活和發展,甚至抱憾終生。為此,我對她進行了正確的引導。
首先幫助她全面地、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我和她一起分析她的長處和短處,提醒她正視自己的短處,更要看到自己的長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完人這個愿望是好的,但不可能人人如此,自己身上的缺點經過努力是會克服掉的,關鍵是你愿不愿意去做。有時世界正是因為有缺憾而更顯得多姿多彩,完全沒必要因為這些不足,就使自己遠離朋友、遠離快樂,因為這樣做太不明智了。我對她說:“雖然你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但是你心地非常善良、極負同情心,愛勞動,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處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
我鼓勵她主動與同學們交往,縮小她和同學之間的距離。讓她嘗試著和別的同學交往,觀察別的同學對她的態度。因為她的情況,我班的絕大部分同學都有同樣的認識,我想通過大家的努力,幫助她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使她能夠在班集體中快樂地生活。我還特意做了一些同學的工作,希望他們能接受她,并主動與她交往。所以,當她和別的同學接觸時,也驚喜地發現同學們并沒有像她想象的那樣瞧不起她,而是友好地接受她。逐漸地,她變得不那么孤僻了,臉上也露出了天真爛漫的笑容。平時,我有意識地把一些較容易的工作交給他做,她愛勞動,我就讓她做衛生管理員。從我讓她管理衛生的那天起,她就認真地負起責任來。每天她都早早地來到學校打掃班級的衛生,課間同學們都出去玩的時候,我發現她還在班級做值日,班級的玻璃更亮了,地也更干凈了。在她的努力帶動下,班級每雙周都被評為衛生文明班。我也適時地在班級表揚她,鼓勵她,讓她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經過一定的努力即可獲得成功。通過這樣的成功體驗,來培養其自信心,我還經常叮囑她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應有自信,堅信自己能干好,同時在具體施行中,又要考慮可能遇到的困難,要經常地告誡自己“別人行,我也能行。別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至于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導致心理失調。從而增強自己改變現狀的信心。
在學習上,由于她的基礎太差,我就經常在課上讓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當她回答正確的時候我就在同學面前及時地給予鼓勵,同學們也不斷送來掌聲,這樣,她從前不敢伸出的小手現在也高高地舉起了。她開始精力集中,作業也按時完成了。我還告訴她要注意自我激勵。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較敏感脆弱,經不起挫折的打擊。因此應當注意,要善于自我滿足,知足常樂。在學習上,目標不要定得太高。適宜的目標,可以獲得成功,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最好的激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不斷成功的激勵中,不斷增強自信心。
同時,我還和她的家長取得聯系,希望家長在家中也要配合做好學生工作,發現她有一點進步,也要及時鼓勵,并利用業余時間多帶她出去走走,開闊一下眼界,多讓她和外界接觸以利于其良好性格的形成。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努力,我發現她有了很大的變化,樂于與人交往,能很好地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做事有信心,學習成績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從這個孩子身上,我認識到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心態是素質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這一點,必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應注意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因為小麗的轉變,我也愛上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所以離開班主任崗位后,我就選擇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對它也產生無盡的興趣,慢慢地在學校也成立了心理咨詢室和教師心理健康社團。我也會經常告訴班主任們要多與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成為學生的知心人,讓學生覺得可靠、可信,敢于在你面前講真話,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達到預期的效果。讓班里所有說“我不如別人”的孩子逐漸找回信心,從而實現我們教育的真正價值。
(作者單位:鐵力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