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 王傳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菱形十字格的使用,正確書寫本課9個生字“瓶、列、姑、趕、道、迷、追、桌、互”。
過程與方法:觀察比較,探索規律;描紅臨摹,及時鞏固;多種評價,激發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具:菱形十字格的磁力板,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投影筆。
學具:學生的書寫用紙,作品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境集群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誰打碎了花瓶》,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
師:回憶一下,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這篇課文講的是列寧到姑媽家去做客,玩捉迷藏時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最后寫信承認了錯誤的事。
師:好,我們來看這封信。
師:今天要學習書寫的生字都藏在這封信里,你能讀準字音嗎?
(生讀信。)
師:紅色的字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書寫的生字 。
師:誰來領讀?
(生讀字,全班跟讀。)
師:誰能首先按照結構把生字分類?
生:“瓶、列、姑”是左右結構的字,“桌”是上下結構的字;“互”是獨體字;“趕、道、迷、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二、讀帖感悟,指導示范
(學習半包圍結構的字。)
師:半包圍的生字最多,我們就從半包圍結構的字學起。
師:先學習書寫走之旁的字。(出示:道、迷、追。)
師: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生:走之旁是我們學過的偏旁,它的書寫規律是:橫折折撇像S,平捺起筆短而平,頓筆出鋒不能忘。
師:全班一起說走之旁的書寫規律。
師:我們在書寫時還要注意哪些呢?
生:還要注意里面部分的筆畫位置。
師:同學們要注意“追”的筆順。
師:我們一起寫一遍,撇、豎、橫折、橫、橫折、橫。
師:請同學們注意紅色筆畫的位置,開始書寫。
(展示兩個學生的作品。)
師:同學們觀察這4個半包圍結構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它們都是左下包的字。
師:書寫這類字時,應注意什么呢?
師:捺要長,要舒展,目的是
生:托住里面的字,里面的字應寫小。
師:這就是左下包這類字書寫的特點。我們就運用這種書寫規律來學習“趕”字的書寫,它的偏旁是走字旁,是這節課要學習的新偏旁。首先讀帖,說字,走字作旁發生了什么變化?小組合作學習,開始!
生:我們組通過編口訣形式來記住字形的:形變窄,橫變短,捺變長。
生:走字作偏旁,三個橫的書寫收筆位置相同,撇、捺變長。
師:他們組注意到三橫的收筆位置,真了不起。
生:我們組用筆畫定位方法。橫的起筆在橫中線偏下,豎的起筆在一點,撇的起筆在三點偏上,收筆在三、四點中間穿過斜虛線,捺的起筆在三點,收筆在四點頓筆出鋒。
師:根據他說的筆畫位置來寫走字旁。
師:看老師寫這個偏旁。注意撇的起筆在三點偏上,收筆在三四點中間穿過斜虛線,捺的起筆在三點,收筆在四點頓筆出鋒。
三、臨帖練寫,品評矯正
師:請同學們描一個,寫兩個。
生:坐姿。(生齊: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注意寫字姿勢,開始書寫。
師:哪位同學愿意展示自己的書寫?
生:我認為他寫得很好,他注意到了捺要舒展,從三點寫到四點。
生:我認為他寫得很好,注意了走字旁兩個橫的距離。
師:我們來看這位同學書寫的。
生:我認為他寫得很好,他注意了橫的收筆都在豎中線。
生:我認為他寫得還有不足,捺應該頓筆出鋒。
生:第二個撇太短了,應該穿過斜虛線。
師:幫他改一下。請同學們再寫一個走字旁。
師:寫好了走字旁,下面學習“趕”的書寫。
生:走字旁是我們剛學的偏旁,它的位置不變,注意看里面那部分的筆畫位置,里面的字要寫小。
生:“干”的起筆比左橫稍高,收筆在一、二點中間,橫的起筆在中心點,豎的收筆在捺上。
師:和老師一起寫這個字,走字旁在格中的位置是不變的,注意捺從三點起筆到四點頓筆出鋒,注意干的筆畫位置。
師:請同學們描一個,寫兩個。
師:誰愿意把你寫的字展示一下?
師:看這位同學書寫得很好,只有把走字旁寫好,帶走字旁的字才能寫好。
師:寫好了趕字,你還認識其他走字旁的字嗎?
生:我認識起來的起,超越的超。
生:姓趙的趙。
生:有趣的趣。
生:趟水的趟。
師:(出示走字旁的字)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你是否發現了走字旁在菱形十字格中的書寫規律。
生:走字旁的位置是不變的,要注意上變窄,捺變長,里面的字寫小些。
師:選兩個字寫一寫。
(展示幾個學生書寫的字。)
師:沒學過的字同學們也能通過觀察把它寫好,你們可真了不起呀!接下來我們學習左右結構的字。
(學習左右結構的字。)
師:(出示“瓶、列、姑”)這3個字你們能寫好嗎?
生:我覺得“列”和“姑”這兩個字我能寫好,因為立刀旁和女字旁是我們學過的偏旁,但我覺得“瓶”這個字不好寫。
師:誰來說說“瓶”這個字書寫時應該注意的筆畫?
生:起筆在一、二點中間,撇的收筆穿過三、四點中間,豎的收筆略短。右邊起筆比左橫高,豎提的收筆在豎中線,橫折彎鉤收筆穿過三、四點中間。
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寫。(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學生臨帖書寫。)
展示作品,同學互評。
(學習上下結構的字和獨體的字。)
師:接下來,到了你們最喜歡的環節了,誰愿意當小老師指導同學們書寫這個字?
(出示:桌。)
生:同學們請看,桌是上下結構的字,起筆在一點,收筆在二點,日的收筆在橫中線,長橫從左二點到右二點。請同學們看我書寫。
“小老師”范寫,其他學生臨寫。
生:同學們請看,“互”是獨體字。起筆在一、二點中間,豎折到橫中線偏下折筆,橫收筆在四點偏上。
生:同學們,我指導得好嗎?那你也寫一寫吧!
四、靜心書寫,熟練生巧
師:同學們要聽小老師的話,把剩下格里的字也都補滿吧!
(生寫完就放到投影上展示。)
師:透過這一個個的字,老師看到了認真、努力與自信,最后我們來靜心書寫一幅小作品吧。
評課:
這堂課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了文字的魅力、寫字的興趣和習字的靜心嚴謹。寫字是學生們在學習階段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們在學習階段除了要認識字外,還必須會寫它,把它寫好,能靈活地應用。所謂把字寫好,就是要寫規范、寫端正、寫整潔,但怎樣教學生把字寫好卻是教學的難點。我們可喜地看到很多老師和學校做了大量的嘗試,大同小學菱形十字格的研發和實踐就是一種很有創意的嘗試。
姜萍老師執教的這堂寫字指導課體現了這么幾個特點:
一、結構緊湊,字格建功
課堂上,老師采用菱形十字格展示生字,學生通過“讀帖感悟”,運用筆畫定位法分析字形及結構。我們能夠看到:學生確定筆畫位置準確,起筆和收筆能找準點,所以字寫得大小勻稱,筆畫準確,結構合理。菱形十字格的四條斜虛線和四個點為學生寫字又提供了參照點,這是菱形格的實用之處。同時,菱形格還能夠幫助孩子把字的中宮收緊,使字的結構更加緊湊,大小適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交流合作,層層遞進
整堂課教師的教學分為三部分:半包圍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和上下結構的字及獨體字。
走字旁的字是本堂課的重點,姜老師采用“以舊帶新,舉一反三,發現規律”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讀帖感悟”思考分析半包圍字的特點,這個環節突出老師的指導。在強調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這堂課中體現的實效性也很強,學生們通過合作交流創編寫字歌謠,雖然是二年級的學生,可他們創編的兒歌卻完全能體現字的特點,有些還頗有韻味,這又體現了老師的點撥引導。左右結構的字有“列、姑、瓶”,這三個字中學生認為難寫的是“瓶”,于是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需要,通過“指導示范”進行學習?!白馈焙汀盎ァ钡膶W習,教師則完全放手,由小老師來指導同學們學習,此時教師的教學是“放手式”的。三個環節呈梯度上升式,學生在一堂課中表達能力、寫字能力、觀察能力均得到了鍛煉,而這又是緣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
三、練評結合,訓練扎實
這堂課,教師并沒有僅僅局限于用菱形十字格教,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寫字練習,讓學生有獨立的大段的時間練習書寫,提示學生潛心觀字,靜心寫字,把訓練落到實處。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在寫字課上把練字與評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使學生的體力、精神得到調節,消除疲勞感;同時也是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鼓勵,促進提高習字水平的有效方法。菱形十字格的特點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有效評價,學生在菱形十字格中寫字可以快速地掌握生字的結構和筆畫特點,借助字格,學生對筆畫的位置、字的結構可以更為準確地進行評價,使評價更有實效。
一點兒建議。習字是有著濃濃文化味兒的事情,同時又是一件重復枯燥的事情。這既要求我們的老師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還要具有激發學生興趣、授課方式靈活多樣的策略。姜萍老師寫的字是有一定功底的,字很漂亮。然而,課堂上還缺少些文化味兒,同時,老師的教態略顯生硬,與低年級孩子的交流還不夠自然。當然,瑕不掩瑜,相信大同小學的菱形十字格研究一定會越來越成熟,為我們的寫字教學蓬勃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