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玲
[摘 要]新課改理念強調情感教育,將其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初中數學課堂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會使師生之間形成更加融洽的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好地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中學數學;情感教育;意義
新課改理念強調情感教育,將其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初中數學課堂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會使師生之間形成更加融洽的關系,激發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好地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意義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所擔負的教育任務是多方面的,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技能、數學素養,等等。因此,學生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較為豐富的活動,它不是簡單地對知識形成自己的認知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還有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學生的情感產生、情感的調控等。由于初中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自己的情感還不能很好地控制。比如,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自身知識水平的不足、經驗的欠缺等,產生學習的消極情緒,而對于感興趣的問題,又會產生滿懷的激情,變得思維活躍、頭腦敏銳。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的探究以及對老師發自內心的愛慕,都會產生積極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注情感的滲透,創造一個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緒,從而實現提升教學實效的目標。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1.教師言傳身教,激發積極情感。心理學研究認為,初中時期的學生觀察、記憶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發展很快,隨著思維的日漸成熟和自我意識的提升,他們的情感指向也越來越廣泛,其中有社會的情感,同時也有自我認知的態度體驗。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動學生,以自身的正能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產生探究知識的動力。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為學生樹立一個充滿激情,和藹可親、知識淵博的形象,讓學生喜歡與教師接近,愿意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教師要發自內心地愛每一個學生,熱愛數學教學,將滿腔的熱情播撒在數學課堂。用快樂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受聽數學教師上課是非常快樂的事。在這種積極情感的激發中,學生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就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了。
2.善于挖掘教材,運用情感素材。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包含著許許多多的情感教育素材,如“三角函數”“勾股定理”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對教材的認真研讀,挖掘出其中情感教育的素材,更好地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筆者認為,情感教育的素材要從數學的美學因素、數學史及生活實例等方面入手。
在教學中通過對這些情感素材的挖掘和運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情感教育的滲透下,學生眼中的數學開始變得充滿活力、充滿神奇,它蘊涵著美,蘊涵著祖先的智慧,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強烈的喜愛之情,充分調動了它們探究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3.運用多種方法,促進情感發展。總的來說,初中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都處在心理的發展期,它們在學習過程中,會發生這樣那樣的情感問題。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為學生解除阻礙學習的負面情緒,促進積極情感的健康發展。
(1)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積極情感的發展。在大多數學生看來,數學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就會改變學生的這種看法。比如,在教學中結合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創設情境,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相應的數學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具體、生動,學生不僅容易接受,而且還激發出了積極探究知識的情感,提升了學習的效率。
(2)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去做實踐練習,動手操作等,使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獨有的趣味感,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應用性,促進了數學情感的發展。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