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福
[摘 要]高考保持穩定、穩中求變的命題精神決定了高考考試大綱基本要求對高三復習尤其是二輪復習的重要指導意義。高三歷史二輪復習要圍繞考試大綱基本要求中的五大考核目標和三大學科素養,采取科學策略,高效進行。
[關鍵詞]考試大綱;基本要求;二輪復習
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簡稱“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主要依據,從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等方面具體規范了高考試題的要求。從2010至2013年歷史高考《考試大綱》的縱向比較看,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命題要求及試卷結構等方面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體現了高考命題繼續保持穩定、穩中求變的精神。所以,認真研究和把握一直穩定不變的《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對做好高三歷史二輪復習有重要意義。
一、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
從近幾年考試大綱看,基本要求明確而穩定。在2013年歷史高考考試大綱“考試內容”中明確規定了歷史學科的考查內容——“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指明了歷史教學與復習的五大目標——基本歷史知識、學科素養、科學歷史觀、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
而在考試大綱的考核目標與要求中,又具體闡明了歷史學科的三大素養:史學思想素養——科學歷史觀,專業知識素養——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學科能力素養——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闡釋歷史事物的能力及論證探討歷史問題的能力。
二輪復習應針對這五大目標和三大素養,圍繞講知識、重能力、提素養三大核心環節,采取科學方法與策略,有效組織教學,提高復習效益。
二、高三歷史二輪復習方略
針對考試大綱基本要求,結合教學實際,高三歷史二輪復習應切實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講清講透歷史主干知識
由于是文科綜合形式,歷史試題題量有限,決定了高考試題覆蓋的知識點也是有限的。因此,考查的知識點也主要集中在歷史基礎知識尤其是主干知識中。在二輪復習中進一步講清講透主干知識,突出教學思路,避繁就簡,對提高復習效果大有裨益。
首先要理清歷史發展的背景思路,在理清總體思路中有機貫徹科學歷史觀。如理清經濟成長背景思路,可綜合運用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生活史觀、唯物史觀等,對影響經濟成長的自然地理因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因素、交流聯系因素、因果關系因素等進行全面剖析。
其次要理清歷史過程的思路。一是通過歷史分期,將復雜知識簡單化、系統化,讓學生把握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二是通過分類,突出過程,抓規律找特點;三是通過定性,準確把握歷史概念,如對中國近代五類工礦企業的準確定性;四是通過對特殊知識的剖析,深化理解,如全面分析明清時期中國在衰落中走向“活躍”;五要提高抽象要點與論據支撐的結合。
(二)科學拓展歷史知識
由于教材版本問題及能力考查的要求,高考命題不會拘于教材,只能通過材料來考查知識能力、方法過程與情感態度價值觀。高考試題的選材與教材的關系是——“托”(依托教材)、 “脫”(脫離教材)和“拓”(拓展教材)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在二輪復習中必須科學合理地拓展歷史知識。主要拓展方式有:1.學科內引申性拓展。如拓展分析農業起源的意義等。2.學科內補充性拓展。如分析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意義,是“為民主革命的轉變提供社會基礎”等。3.學科內對比性拓展。如分析康乾盛世時的東西方世界。4.橫向聯系性拓展。5.結合時政延伸性拓展,或稱時代性拓展。如分析中國夢在歷史上的體現等。6.小切口專題歸納性拓展(又稱綜合性拓展)。如對“關中地區是中國古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拓展分析。
(三)適當滲透熱點問題
學歷史就是為了古為今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高考突出這一理念,二輪復習更要體現這一理念。熱點問題滲透的方式主要有:1.體現歷史知識的生活化趨勢。生活史觀正在高考中不斷體現與加強。2.時事政治的滲透。如“島嶼之爭”就是當今世界全球性的突出熱點。3.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如英國政府的現代經濟理念,包括創辦大型產業公司,吸納海外資金形成金融中心等。
(四)全面挖掘歷史材料
高考特別強調學生對史料的理解與運用,這也是高考答題的前提。要在全面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礎上,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尊重史料及史料高于教材的原則,針對問題提取有效信息,通過判斷、比較、歸納、借鑒、定性、批判等學科方法,科學運用史料信息進行答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剖析材料所蘊含的各項歷史信息,提高學生全面挖掘歷史材料信息(包括隱性信息——如作者的立場態度、真實意圖等)和辨別信息、科學運用信息的能力。
責任編輯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