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進金融服務“三農”中,中國農業銀行海南東方市支行(以下簡稱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因地制宜,引入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探索創新“三農”服務模式,推出“農行+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農戶聯?!狈漳J健1疚幕谶@一模式,對其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為提升農村金融機構縣域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新的標本和新的啟示,提出把因地制宜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基礎;要把廣開思路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關鍵;要把完善機制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保障;要把防控風險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目標。
關鍵詞:“三農”服務;模式創新;實證研究
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在服務“三農”工作中,因地制宜,引入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對傳統的“農戶聯?!蹦J竭M行創新,推出“農行+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農戶聯?!狈漳J?,增強了服務“三農”能力,既滿足了經營農戶的貸款需求,又較好控制了貸款風險,實現了農戶增收、農行增盈,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推進“三農”業務持續發展。截至2012年11月末,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累計發放農戶小額貸款10761筆,金額25764.4萬元;累計收回農戶小額貸款7609筆,金額17839萬元;農戶小額貸款存量客戶為3152筆, 余額為7925.4萬元,不良貸款占比僅為0.03%。
一、探索與成效
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結合實踐,勇于創新
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在運用“農戶聯保”模式服務“三農”過程中,發現僅從農戶的單向調查入手,難以全面了解農戶的信用情況,農行對農戶依然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以“農戶聯?!蹦J桨l放農戶小額貸款風險同樣存在,“服務到位,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的目標仍將難于實現。要解決農戶信息不對稱問題,暢通服務“梗阻”,提高銀行調查、審查、審批結果的準確性,防范貸款風險,還需要做大量的探索工作。為此,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在經過深入細致的調研后,認為要進一步把握農戶的信用情況,較好地解決農行對農戶依然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必須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創新,以因地制宜的作法去推進,對“農戶聯?!蹦J竭M行完善和發展,特別是要充分借助外部的力量去推進,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借鑒省外兄弟行借助農村“五老”(老支書、老村長、老黨員、老干部、老組長)評議貸款農戶信用的做法,從實際出發,在“農戶聯?!蹦J降幕A上,引入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推出“農行+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農戶聯?!狈漳J?,把建立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制度,作為農行聯系農戶的可靠“橋梁紐帶”來抓,較好地解決了農行對農戶信息采集難題,為提高服務效率、防范農戶小額貸款風險增加了新的途徑。
(二)制度先行,規范操作
為穩步推進“農行+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農戶聯?!狈辙r戶模式,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結合實際,于2009年1月14日率先在全省農行推出了《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制度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該管理辦法做到了三個明確:一是明確小額貸款推薦人的資格。要求推薦人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文化層次,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行,在當地群眾或農業專業合作社中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較高的威信。愿意授權農行登錄全國個人征信系統獲取本人的信用狀況信息,且無觸犯法律和無不良信用記錄。熟悉被推薦人和家庭成員基本情況以及生產經營情況,且推薦人愿意并能夠真實客觀地向農行提供被推薦人。二是明確推薦人推薦對象的范圍。要求推薦人向農行推薦的借款申請對象,應該是與推薦人同管區或同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成員以及推薦人的親屬等,且是道德品質好、有生產能力、有還款意愿、資產情況清楚的農戶。三是明確推薦人評價方法。對推薦人實行動態管理,主要采取按季評價的方式,通過對用信人違約的情況評價推薦人的推薦質量。凡出現在評價當季用信人出現違約本金達到推薦總余額的1%(含)的、用信人在某時點出現違約本金達到推薦總余額的1%(含)的、推薦人有惡意推薦行為等情況,立即停止推薦人資格。如在貸款管理過程中,管戶經理發現用信人有違約傾向但經過采取補救措施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以及由于用信人或與用信人有直接經濟關系的家庭成員或者用信人的生產經營遭受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件)造成違約的,則不影響推薦人的推薦資格。
(三)以點帶面,穩步推進
為確保該模式的有序推進,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采取先試點再推行的方式進行。該行根據《管理辦法》于2009年初把三家鎮嶺村農民菊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符明友和八所鎮小嶺村農民種植菊花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湯天貴認定為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兩位推薦人嚴格按照要求,分別推薦了36戶和21戶農戶,并經支行相關人員審查后,分別發放了57萬元和52.5萬元農戶小額貸款種植菊花,兩家合作社分別獲利110萬元和56萬元,社員提前歸還了全部貸款本息,實現了“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的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該行把這一模式作為服務“三農”的主要模式進行推廣。
二、啟示與建議
(一)要把因地制宜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基礎
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強化對農村市場的研究,充分把握實情,找準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大膽探索,有的放矢地引入推薦人制度,創新了服務“三農”的模式,促進農戶小額貸款業務發展。因時而變、因農戶而變、因地制宜推進服務模式創新,是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服務“三農”取得較好實效的基礎[1]。提高了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農戶通過農行現代化服務增收致富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為農行在法人資源匱乏的縣域支行開拓“藍?!笔袌觯峁┝擞幸娴奶剿骱陀行У耐緩?。
(二)要把廣開思路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關鍵
農戶小額貸款業務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商業利益較為淡薄,甚至有虧損的風險,因此,商業銀行不愿意涉足這個領域,更沒有動力開展金融服務創新。面對同樣的金融服務,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以責任擔當的精神,以開創性的思路,引入推薦人制度,推出獨具特色的農戶小額貸款模式,把推薦人、農戶、農行三者相結合,使各方面的力量相互轉化和促進,較好地解決貸款農戶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推薦人、農戶、農行多方共贏。在當前金融服務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縣域金融機構要取得發展先機,特別是要在服務“三農”、拓展縣域“藍?!笔袌錾先〉昧己玫纳鐣б婧徒洕б?,必須廣開思路,與時俱進,大膽創新。
(三)要把完善機制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保障
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是一項新生事物,它對操作性的要求較大,管理上有一定難度,在推行中需要配套建立相關的流程和機制。因此,與其相配套的運作流程、管理辦法、考核措施等方面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農行海南東方市支行在創新這一服務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摸索不斷完善相關的配套機制,使其更利于激發出其應有的生機與活力,促進農戶小額貸款可持續發展。
(四)要把防控風險作為創新“三農”服務的目標
通過引入農戶小額貸款推薦人,創新服務“三農”模式,切實掌握農戶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額貸款農戶信息獲取難的問題,并從一個角度把握經營中的風險點,更全面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推進業務可持續發展[2]。而只有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才有能力服務好“三農”,才能真正完成落實好服務“三農”的目標。
(責任編輯:張恩娟)
參考文獻:
[1]袁梅,武甲強.農村金融機構信貸規模與農村經濟發展關系實證研究[M].北京:北京金融評論,2011.
[2]項俊波.國際大型涉農金融機構成功之路[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