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之濱,包公故鄉,我們來自四面八方。竹林成蔭,梔子飄香,我們共同沐浴陽光。陽光是力量的源泉,陽光是溫暖的地方,陽光指引人生的方向,陽光點燃心中的夢想。啊!陽光校園,美在綻放;止于至善,其道大光。無論走到哪里,我們感恩陽光,我們播撒陽光!(合肥市陽光中學校歌《陽光之歌》)
一、走自己的路,做有靈魂的教育
2007年6月8日,合肥市陽光中學在城市大建設中應運而生。作為一所新建學校,用什么樣的價值觀來建立愿景、引領團隊、匡正行為、塑造形象,顯得尤為重要。
建校伊始,學校確立了“讓每一位學生沐浴陽光”的發展愿景,孜孜追尋理想中的陽光教育。2008年,筆者遠赴杭州師范大學,與當代著名教育美學專家汪劉生教授進行了交流,得到鼓勵和支持,學校提出“以美育人”的辦學思想,確立了“美的教育,美的生活,美的人生”的學校發展愿景。
2010年,筆者憑借幾十年教育積累,由學校獨特的名稱生發出陽光教育的基本內涵,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長教育。沒有生命,人生的承載何在?沒有生活,人生的依存何在?沒有生長,人生的價值何在?教育的終極關懷就是為了“讓生命更健康,讓生活更美好,讓生長更精彩”。
“陽光教育,以美育人”的辦學思想,經過學校教代會審議通過,寫進《合肥市陽光中學辦學章程》,寫進《學校宣言》……于是,以美滋養生命、以美裝扮生活、以美促進生長成為陽光中學一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
二、生命教育,像陽光那樣給生命以滋養
2010年9月1日的開學典禮上,筆者向全校師生傳遞自己對生命的理解,“生命教育,就是像陽光那樣給生命以滋養”,對生命首先要有敬畏之心,進而形成自覺意識。學校管理的每個方面都要體現對學生生命的呵護,教師教學的每個行為都要高度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
在陽光中學,封閉式軍訓是學生越過第二起跑線的第一次洗禮;進入陽光中學的每個學生都要參加一次徒步遠足,磨煉生命的意志;在這里,每一個學生都會成為升旗手;每個班級配備兩名心理委員,每天隨時關注同學的心理動態;每月進行一次生命安全主題教育;每學期進行一次緊急疏散演練,同時進行珍惜生命教育……
現在陽光中學師生共同響應學校倡導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理念,大課間和課外活動,田徑場、籃球場到處閃現教師和孩子們跑步、跳繩、投籃的美麗姿態,詮釋著生命的激情與活力。
三、生活教育,像陽光那樣照亮生活的每個角落
“一進陽光中學的校門,你會看到一棵高大的銀杏樹,這顆銀杏樹樹形獨特,杈枝環抱主干,似母子依偎,故又稱‘母子樹’,寓師生情深。銀杏樹春天吐綠,夏天繁茂,秋天金黃,冬天蕭瑟。時光飛逝,歲月流金,警示我們要珍惜美好時光。故此園為‘流金園’。”——這是陽光中學學校文化解說詞中的一段。
優美的育人環境能夠陶冶情操、啟迪智慧、走向文明。陽光中學重視學校環境建設,著手于綠化,著眼于美化,著力于教化,把學校建成“最美、最適宜讀書的地方”。
陽光中學門前建有200多米長的綠化景觀帶;校內辟有高品位的主題園區——春華園、夏蔭園、秋實園、冬蘊園、竹韻園、流金園、梔香園、點石園等;學校建筑場地以學校精神文化來命名,如三棟樓分別為“自育樓”“求真樓”和“尚美樓”,兩個場地分別為“夢想廣場”和“陽光廣場”;學校遍種芬芳樸實的校花梔子花與虛懷正直的校樹竹子。學校在樓頂建有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的1 000多平方米的“空中花園”,辟有“生命綠洲”——生物培植基地;“創藝空間”——美術寫生基地;“愛樂地帶”——音樂活動基地;陽光驛站——成長輔導基地。學校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懸掛豐富多彩的師生作品和活動照片,開辟榮譽墻、校歌墻和學校宣言墻;從清晨到校到下午放學,學校廣播定時播放中外經典音樂,讓你在不經意中得到藝術熏陶,心靈潤澤。
筆者認為,“生活教育,就是像陽光那樣照耀著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我們的教育應該基于生活,為了生活。長期以來,我們總是片面、感性地認為學校只是教師教書、學生讀書的地方。事實上,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我們的教育行為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會更為親切、自然,生發無限活力。教育要走出書本,走進生活。
好習慣成就一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塑造美的人生”是陽光中學著力打造的生活美育品牌。學校成立學生“美育小分隊”,維護學校一草一木,還把幾十個窨井蓋改造成藝術品;學校環保社團,走進社區,活躍在大街小巷;學生和教師自己動手裝扮教室和辦公室,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級、辦公室文化;學校聘請20多位“美育導師”,隨時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贊賞或糾正;學校設有誠信考場,在無人監考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一年一度的畢業活動課程激發陽光學子感恩陽光,播撒陽光。2008年4月3日,陽光中學教育資源在全市率先對社區開放,以實際行動踐行讓教育的文明之光照亮社區的教育理念;社區老年藝術團也來到學校指導孩子們學習樂器;2008年10月,學校與甘肅中寨中學結成友好學校,讓師生從西部貧困地區的對比中,珍視擁有的幸福生活……
四、生長教育,像陽光那樣促進萬物生長
每周三下午,陽光中學的學生都會提著、背著各種不同樂器,走進校園,引人關注。原來學校開展“每生自學一樣樂器,提高藝術素養”活動,引來很多人參觀學習。學校還建立了合唱、健美操、器樂、籃球、生物、環保、信息學等20多個社團組織。
筆者認為“生長教育,就是像陽光那樣促進萬物生長”。生長就是發展,是教育應有之義。既要重視全面發展,也要重視個性發展,要關注每個人發展的起點(最近發展區)和發展能力取向(多元智能)是不同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學有所長。
陽光中學堅持以美開啟學生的心靈智慧,要求教師不斷挖掘各學科所蘊含的知識美;通過“自育自學”教育教學實驗,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美;學校踐行“讓每一位學生沐浴陽光”的理念,重視后進生的教育,以愛育愛,以美滋潤他們的心田……沐浴在美麗的陽光下,學生的思想行為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涌現出一大批健康、向上、智慧、尚美的陽光美少年,他們美若星辰,裝點著陽光中學的燦爛星空。
簡彥澤,一個陽光、美麗的女孩子,2011年4月23日不幸遭遇車禍,為了能參加中考,她付出了人們難以想象的痛苦努力,經過學校多方奔走呼吁協調,終于在爸爸的攙扶下走進了“一個人的考場”,在躺椅上答題,以優異成績考上理想高中。她的事跡感人至深,被譽為“堅強妹”在網絡流傳。
一天放學路上,陽光中學七年級六班金熠、七班丁雪、周慶鳳三位同學在一小區附近拾到上萬元現金,他們在原地等了近一小時后無人認領,于是步行數公里到派出所報案,將拾到的現金如數交給了警察。
……
陽光學子感人事跡不勝枚舉,他們以美的行為詮釋美的人生。
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但關鍵是教師的發展。
陽光中學重視教師精神塑造和專業發展,每學年開展野外團隊拓展訓練,每學期開展“感動陽光人物評選”,每周開展教師舒緩壓力心理輔導;對教師培訓不遺余力,為每個教師訂閱一本教學雜志,提供高品位的教職工休閑書屋;學校成立名師工作室,實施“青藍工程”;關注教師身體健康,定期開展體檢,開展各種慰問活動;陽光中學每個老師都會領養幾條魚,培養對生命的關注和愛心,老師們稱之為“魚缸文化”……
美是一種追求,也是一種力量,不斷催生著智慧種子的萌芽,推動著學校教育質量邁入合肥市前列。2009年學校被評為“包河區特色學校”,2010年被評為“合肥市綠色學校”,2011年通過“合肥市特色學校”評估,獲得“包河區教學質量突出獎”,2012年通過“合肥市語言規范化示范校”評估。包河區督導室主任曾專門撰文盛贊道:陽光中學是合肥市33所住宅小區配套學校花叢中一株開得最艷麗的花朵。
現在,合肥市陽光中學與北京師范大學學校文化建設項目組合作,挖掘、提煉和豐富“美麗陽光教育”的內涵,進一步提出“讓每一位師生都綻放美麗陽光”的學校愿景。陽光潤澤,星光燦爛,我們對陽光中學的未來充滿期待!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陽光中學)
(責任編輯:馬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