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是中國烹飪菜肴的靈魂,哪家廚房沒醬油?你要做中式菜肴,尤其是做經典的紅燒肉、紅燒魚等濃油赤醬的家常菜,醬油是萬萬少不得的調味佳品,現在市場上的醬油品種有幾十種之多,名稱五花八門,什么宴會醬油、原曬醬油、草菇老抽、紅燒醬油、補鐵醬油……買醬油時不能打開瓶蓋直接品嘗,還得從醬油的標簽和外觀上看其特有的指標和標識。要買質量好的醬油應對標簽進行“五看”。
一看“氨基酸態氮”
醬油的鮮味取決于氨基酸態氮含量的高低,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等級就越高,味道越鮮美。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將醬油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四個等級,氨基酸態氮含量≥0.8克/100毫升為特級;≥0.7/100毫升為一級;大于等于0.55/100毫升為二級;≥0.4/100毫升為三級。
二看“釀造醬油”還是“配制醬油”
不過,配制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也很高,所以還要看醬油標簽上寫明是“釀造醬油”還是“配制醬油”。有的醬油很鮮,氨基酸態氮含量比特級醬油還高,這時就要看配料表中是否有“肌苷酸、鳥苷酸”,因為加入這些鮮味劑也會增加氨基酸態氮的含量。質量好的釀造醬油是不需要加任何鮮味劑的,發酵后自然產生的氨基酸態氮含量已足夠高。
三看“高鹽稀態發酵醬油”還是“低鹽固態發酵醬油”
用低鹽固態發酵法釀造醬油投資少,生產周期短,但存在是風味單薄的缺點;高鹽稀態發酵法釀造的醬油更具醇香味和醬香味。
四看“烹調醬油”還是“餐桌醬油”
“烹調醬油”和“餐桌醬油”的衛生要求是不同的,烹調醬油一般不能用來生吃,只在烹調時加入,所以在合格的烹調醬油里仍然帶有少量細菌,需要加熱才能食用。而餐桌醬油的微生物指標要求更為嚴格,所以它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烹調加工,蘸食、涼拌都不會危害健康。
五看“生抽”和“老抽”
醬油國家標準中沒有“生抽”和“老抽”的分類,但許多醬油標簽上有這些標注,這其實是沿用了廣東地區的習慣性稱呼。生抽和老抽一般都是釀造醬油,它們的差別在于:生抽是以黃豆和面粉為原料,經發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而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色,經特別工藝制成的濃色醬油,適合用于紅燒類菜肴以增色。生抽呈紅褐色,味較鮮咸,老抽呈棕褐色,味較鮮甜。
搖一搖:優質醬油搖晃后會產生很多泡沫,而且不易散去;醬油仍澄清,無沉淀,無浮沫,比較黏稠;劣質醬油搖晃后只有少量泡沫,容易散去。
倒一倒:把醬油瓶倒置,觀察醬油沿瓶壁流下的速度快慢。優質醬油因黏稠度較高,流動稍慢,劣質醬油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