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頒布《食品安全法》
中國澳門《食品安全法》于今年10月19日頒布,法案規范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風險預防、控制及應對措施,適用于食品的生產經營,以及生產過程中對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使用。食品生產經營者具有一定義務,法案對違法者有明確的罰則。業界有需要進一步了解新法的條文,共同保障澳門食品安全。
我國大城市人群維生素D普遍缺乏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發布報告指出,我國大城市人群(20歲及以上)維生素D嚴重缺乏者達21%。“牛奶·運動·曬太陽”對骨質疏松的防治有重要意義。
2013年以來,中國健骨工程對5 747名20歲以上人群隨機進行了前臂的骨密度測量。結果發現,根據WHO標準,估計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松患病率為26.3%,女性為34.4%,男性為19.6%。
我國正式啟動燕窩行業信用評價工作
為規范燕窩市場經營秩序,增強燕窩企業誠信意識和信用管理水平,今年10月份開始,燕窩行業全面開展企業信用評價工作。
該項工作由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簡稱“國燕委”)具體推動。評價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三等九級,AAA級為最高,C級為最低。2013年12月將產生首批燕窩行業信用評價A級以上企業并頒發牌證,評價結果報備商務部及國資委。
進口乳粉中文標簽不得在境內加貼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進一步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此外,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已罐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不足3個月的,不予進口。
上海特色點心節金秋閃亮開幕
2013年10月11日~24日,由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和上海豫園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上海特色點心節”在豫園商城中心廣場舉辦。
一些上海點心的代表品種,如小籠包、鍋貼、生煎、蟹殼黃、炒面等已成為上海點心的名片。這次現場展銷,重在展示上海點心制作工藝,弘揚悠久上海點心文化,吸引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現場品嘗。同時,設置點心文化展示區,展示上海點心四大金剛、線粉湯、糕團、石磨等上海傳統點心技藝。
筑牢信用基石 共建誠信上海
2013年“上海市誠信活動月”活動近日在徐匯區田林街道光啟城正式啟動。旨在為上海市各類市場主體樹立“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意識,營造“守信受益、失信懲戒、誠信自律”的良好社會氛圍。
本次誠信月首日活動,邀請了來自上海市食品協會、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上海市質量監督院、上海市食品添加劑行業協會、上海市家電行業協會等40多個協會參與,并接受市民咨詢。
上海打造全新早餐供應鏈
作為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上海早餐工程近年來大力推進中央廚房建設和網點建設,讓市民吃上質優安全的早餐。2011年和2012年,上海已支持企業建起12個中央廚房和1 165個早餐網點。今年,上海市的早餐工程實事項目為:80個早餐網點、4家中央廚房,預計11月底將如期完成,早餐工程網點將覆蓋上海全市。
滬百余家餐飲店將設自助公平秤
針對餐飲行業的消費欺詐亂象,今年11月底前,在“外婆家”、“耶里夏麗”、“豐收日”等滬上100多家名牌餐飲門店試點設置“自助式公平秤”。同時實行“先行賠付”機制。消費者如在任意一家參加試點的餐飲門店發現短斤缺兩現象,現場可要求飯店在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前予以“先行賠付”。
國際甜菊糖學會在華出席
首屆國際營養與健康大會
首屆國際營養與健康大會于2013年10月在大連舉行,國際甜菊糖學會咨詢委員會主席、美國塔夫斯大學兼職營養學教授凱西·卡碧查博士(Dr. Cathy Kapica)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強調甜菊糖能同時滿足人類的營養需求與公共健康及環境保護所必需的可持續農業需求,為全球營養及健康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呂四海鮮過江“搶灘”上海
擁有全國著名的六大中心漁港之一的呂四漁港,盛產黃魚、鯧魚、帶魚、海蝦、螃蟹、文蛤等海鮮。隨著崇啟大橋的直通,不消兩小時,漁港直通車就把天然、新鮮、美味、健康的非養殖海鮮直送上海豫園,“綠波廊”邀請呂四特色飯店——龍鼎大酒店的名師高廚來店親自掌勺。翻開“綠波廊”菜譜,除了經典的上海菜之外,還有新添的十多款呂四名菜:土燒黃魚、豉油王鯧魚、面拖梭子蟹、白煮新鮮黃泥螺等,散發著濃郁的地方氣息。
梅耶及其合作伙伴事務所
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服務
梅耶及其合作伙伴事務所是極少的取得了ISO9001-2008認證的法國工業產權事務所之一。由于其團隊在工作的實力和業務上的活躍,梅耶及其合作伙伴事務所贏得了很多企業的信任,包括各個經濟領域的本地企業和國際企業,比如在工業(汽車、制藥、農業食品等)和服務業(運輸、新聞、保健、餐飲、飯店、電信等)領域。事務所將以其近30年的經驗和專有知識為中國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