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伏夏之后,秋燥帶來的不適會愈加明顯,不同程度地感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干燥感,甚至出現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咽喉干痛、疲乏無力以及大便干結的癥狀,連帶著情緒也會變得煩躁不安。傳統醫學認為,秋令干燥,燥邪傷肺,導致肺陰不足,肺津虧損。
《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狈涿坌晕陡?、平,能補中潤燥、滋陰通便?,F代醫學也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輔助作用。因此,在深秋常食用蜂蜜,可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即便蜂蜜是對付秋燥的利器,消費者在秋季食蜜時也應有所講究,首先建議選擇“大眾蜜”,市場上有些新鮮的蜜種,如金銀花蜜、蘆薈蜜,可能是經過調配的,因為這些作物很少有大規模種植的,可以買槐花蜜、棗花蜜等大眾化的蜜,不要迷信功能性蜂蜜;其次建議早晨食用蜂蜜,不僅滋陰潤燥,還可快速補充體能,最好在早飯前1~1.5小時或早飯后2~3小時食用,可以避免刺激腸胃。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的人不要空腹喝蜂蜜,可將蜂蜜抹在面包或者饅頭上吃。
蜂蜜潤燥,該怎么吃?下面介紹幾種蜂蜜潤燥食法。
蜂蜜雪梨水
取雪梨1/2個,削皮去核切塊,放入燉盅內,加少許水,用文火隔水燉約1小時,取出待涼后,加入2勺蜂蜜,攪勻即可。喝水吃梨肉,可緩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干等癥。
蜜奶飲
取蜂蜜50毫升,牛奶50毫升,黑芝麻25克。黑芝麻搗爛,同蜂蜜、牛奶調和,早晨空腹溫開水沖服。適宜于緩解腸燥便秘、面色萎黃、皮膚不潤等。
香蕉蜂蜜粥
大米50~100克,香蕉200克,蜂蜜適量。將大米熬粥后,加入切成小段的香蕉,待涼后加入蜂蜜食用,可潤腸通便、滋陰養顏。
民間盛傳,由于花期的緣故,秋蜜比起其他季節更易混入有毒蜜源,因此不要生吃,將其熬熟才能解毒。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首先,有毒的花品種極少,少數山區才有,蜂農會根據環境選擇蜂場,毒蜜很難流入市場,其次,高溫加熱無法消除毒性,反而會讓蜂蜜營養大大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