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3月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在四川省金城鎮開業起,村鎮銀行這一新興的農村金融機構已經誕生了6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據銀監會公布數據整理,目前經批準設立村鎮銀行已達1534家。
去年12月31日,銀監會發布了《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老少邊窮地區農村金融服務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表示將支持符合條件和監管政策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老、少、邊、窮地區縣(市)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并放寬上述地區縣(市)村鎮銀行與發達縣(市)比例掛鉤政策。2013年至今,銀監會已批準設立了101家村鎮銀行,平均幾乎每天設立1家。而在近期召開的兩岸銀行業磋商會議中,銀監會還表示將支持符合條件的臺灣地區銀行在大陸發起設立村鎮銀行。
不少業內人士和媒體就此認為,村鎮銀行將于今年進入一個新的提速階段。
定位偏離
銀監會相關人士曾指出,部分村鎮銀行嚴重偏離“支農支小”的政策定位。
設立首家村鎮銀行的四川省,是全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改革試點首批的6個省之一。據四川銀監會數據表示,截至去年年末,全省村鎮銀行資產總額295.5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32.85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118.65億元,占比88.78%。
然而,這一數據卻不能在全國范圍內“適用”。
在不久前銀監會召開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銀監會相關人士指出,部分村鎮銀行嚴重偏離“支農支小”的政策定位,全國70多家村鎮銀行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不足50%。此外,銀監會還通報有60多家村鎮銀行違規辦理票據業務。
“票據貼現業務的收益主要分為手續費和利息,與發放貸款相比,手續簡單,企業拿到錢更直接,并且速度比較快。利率一般比照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年利率約在4.4%左右。”一位銀行業人士表示。
“同樣是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與農村信用社相比,其稅收政策扶持不明確,減稅金額、年限都沒有明確規定。如村鎮銀行的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率分別為5%、25%,而農信社僅為3%、12.5%。支農獎懲機制也未建立,對支農有突出貢獻的村鎮銀行并不能從中獲益。”南方某村鎮銀行人士認為,“而且目前村鎮銀行主要靠息差收入盈利,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村鎮銀行的盈利能力將面臨困境。村鎮銀行在存款不足的情況下,面臨著較大的農村資金需求缺口和旺盛的貸款需求,可貸資金明顯不足,信貸支農缺乏后勁。”
據上述村鎮銀行人士透露,他所在的村鎮銀行存款總額僅占當地存款總量的不足6%,資金來源主要以對公存款為主,穩定性較差,潛在支付風險高:月末的臨時性存款較大,而真正對存款起穩定作用的定期存款占比較小。
民資逃離
盈利能力不足和難以控股,是民資對村鎮銀行熱情消退的主要原因
邦信資產、銀達擔保、億晶光電、樂義擔保……一家家曾投資村鎮銀行的民企,在進入去年下半年以后,都悄然轉讓了自己持有的村鎮銀行股份。
曾經被民資寄予厚望的村鎮銀行領域,卻遭遇了民資的集體退出大潮。
據業內人士透露,投資村鎮銀行的年回報率約在5%左右,投資小額貸款公司的實際回報率則可能達18%以上。
2012年,無錫市4家村鎮銀行各項貸款余額在20億元左右,實現凈利潤4000萬元。但這卻僅僅相當于無錫香梅農村小額貸款公司一年的利潤,而后者的規模只有2億元。在溫州,只有樂清聯合村鎮銀行一家盈利能力超過小額貸款公司。
而據銀達擔保和億晶光電的相關人士表示,兩者在村鎮銀行投資上面臨的一大困境,均為村鎮銀行的經營盈利并不樂觀,很難達到當初入股時的預定目標,乃至從未收到過村鎮銀行的分紅。
除此之外,難以成為控股股東,也是民資對村鎮銀行熱情消退的另一原因。
2012年5月,銀監會出臺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村鎮銀行發起設立或增資擴股,將村鎮銀行主發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到15%。銀監會辦公廳副主任楊少俊對這份文件進行解讀時,曾稱:“入股村鎮銀行后若干年,銀行控制的15%與其他資本,其比例是可以調整的。根據運營和管理情況進行調整,銀行所持有的股份可以減持甚至全部退出。”
盡管主發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至15%,但考慮到成本和產出等問題,很多村鎮銀行的主發起行要求的持股比例都達到甚至超出了50%。在已開業運營的村鎮銀行中,目前尚沒有一家銀行愿意退出自己控股的村鎮銀行。開設多家村鎮銀行的浦發銀行和民生銀行都曾表示,將堅持控股權不放松。
存貸比考驗
5年內實現存貸比達標帶來的壓力很大,希望相關政策能夠有所放松
目前,央行規定商業銀行存貸比最高為75%。對于村鎮銀行,銀監會則規定其開業5年內不對存貸比進行考核。
村鎮銀行誕生6年來,很多村鎮銀行都將面臨這一考驗。如溫州的首家村鎮銀行永嘉恒升村鎮銀行,截至去年底,各項存款余額6.61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0.16億元,存貸比近154%。該行設立于2009年,將于2015年迎來首次存貸比考核。而存貸比超標的現象,在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旗下村鎮銀行中都有存在。
一位村鎮銀行人士在被問及所在行的存貸比時,避而談道:“我們村鎮銀行肯定會對存貸比進行控制。”但他同時坦言,在5年內實現存貸比達標帶來的壓力很大,希望以后的監管政策能夠放松。
據了解,一些地區已對村鎮銀行的存貸比規定有所放松。
自去年起,溫州已開始放松對村鎮銀行存貸比的考核標準,即用同業存款發放的貸款,將不計入貸款余額中。
河北銀監局去年12月也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在村鎮銀行開業后5年內存貸比逐步達標政策不變的基礎上,對開業已滿5年,上年末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在90%以上、監管評級3級及以上的村鎮銀行,下一年度可繼續放寬存貸比限制。同時,使用支農再貸款、同業存放資金發放的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可不計入村鎮銀行存貸比。
銀監會繼續控制平臺貸總量 對新增貸款投向更明晰
近日,銀監會出臺了《關于加強2013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不得新增融資平臺貸款規模,持續收緊平臺貸款。
差異化監管
銀監會表示,要從嚴控制平臺貸款,監管及監測兩類平臺貸款合并計算,余額只降不增,重點壓縮縣及縣以下平臺貸款
從2010年開始,銀監會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加強監管,逐步收緊貸款規模。目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規模為9.3萬億元,兩年只增長了2%,總量規模得到了控制。
從各地方銀監局公布的信息來看,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監管政策奏效了。根據陜西銀監局銅川分局的報告顯示,去年,銅川轄區內收回平臺公司貸款1400萬元,平臺貸款余額下降了17.45%。
盡管如此,平臺貸款仍占到銀行業貸款余額的13.8%,其中35%的平臺貸款將在2012-2014年內集中到期。“集中到期容易誘發系統性風險。”一位銀行業內部人士認為,這是銀監會不放松平臺貸款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的指導意見延續了往年“保在建、壓重建、控新建”的基本要求,對平臺貸款繼續堅持總量控制的目標。不同的是,對于新增貸款的投向更加明晰。
指導意見要求,新增貸款應主要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融資平臺、保障性住房和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對于現金流覆蓋率低于100%或資產負債率高于80%的融資平臺,各銀行要確保其貸款占本行全部平臺貸款的比例不高于上年水平,并采取措施逐步減少貸款發放,加大貸款清收力度。
此次的指導意見適用于各銀行、各省級農信聯社等,觸及范圍較廣。相比較而言,在早些時候,銀監會對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平臺貸款則專門提出了具體的監管要求。
3月8日,銀監會出臺的《2013年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工作要點》,其中明確要求,從嚴控制平臺貸款,監管及監測兩類平臺貸款合并計算,余額只降不增,重點壓縮縣及縣以下平臺貸款。除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外,不得發放新的平臺貸款。
根據一份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末,全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平臺貸款規模不到1500億元,但其中的79.6%為風險級別最高的縣(市)級平臺,超過1096的無現金流覆蓋。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工作要點出臺后,《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對多家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進行了采訪,有幾家縣市級農商行的負責人均表示目前都沒有平臺貸款。
“銀監部門管得緊,本來風險也大。”其中一家農商行的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政府平臺貸款中免不了有一些政府官員為了政績上工程,導致貸款回收困難,風險隱患較多。同時,由于當地的政府也沒有強力推行,所以該行并沒有發放平臺貸款。
平臺債受限
銀監會對平臺債券的收緊,與國家發改委公開表示“不會因為城鎮化而大規模放行城投債”相符。
審慎持有融資平臺債券,是此次指導意見的另一大亮點。同時,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各銀行不得為融資平臺發行債券提供擔保。
指導意見中要求,各銀行應該將購買持有融資平臺發行債券的審批權限上手至總行,并參照新增融資平臺貸款條件,制定相應的融資平臺債券管理制度,實行總行統一授信、全口徑監控和逐筆審批。
平臺債券的受限制,對城投債造成的影響最受關注。
目前,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公眾很是關心,資金從何而來、是否會利用政府平臺進行債券融資?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曾公開表示,不會因為城鎮化而大規模放行城投債。銀監會對平臺債券的收緊,與其相符。
中信銀行資金資本市場部債券分析師龐愛華則表示,對于一些資質比較好的城投債來說,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龐愛華認為,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資金需求量巨大,基礎設施的建設量也很大,更加適合城投債發展需要。在進一步加強風險防范的基礎上,保證市場融資需求。
對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2013年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工作要點》則要求,除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外,不得通過購買平臺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信托產品等方式向平臺提供融資。
業內人士認為,包括農信社在內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是以服務“三農”、小微企業為主,投資平臺公司債券等并不是主要任務。
“此項規定可以將平臺的融資風險從銀行間市場轉移出去,避免過多風險累積于農信社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上述債券交易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