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政策出臺一個多月來,人民銀行寶雞市中心支行對轄區6個縣區(風翔縣、麟游縣、岐山縣、千陽縣、隴縣、陳倉區)7個地方法人金融機構(6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1個村鎮銀行)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總體看欠發達地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風險管理尚處于初級階段,對利率風險認識不足,對利率變動不敏感,沒有明確的利率風險管理戰略、政策和程序,缺乏利率風險管理經驗、辦法和技術,也缺乏科學的利率定價機制,更談不上建立模型化的利率風險計量系統以及實施利率風險的內部控制和外部審計。這種狀況亟需改變。
一、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的預期與評價
(一)市場競爭將加劇。被調查金融機構認為,欠發過地區在信貸有效需求不足的“買方市場”背景下,大客戶、優質客戶、收益敏感型客戶將對主辦行議價能力提升,會進一步提出下浮貸款利率要求,銀行對優質客戶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以岐山聯社為例:目前貸款基準利率累計比調整前下調了0.56個百分點,下降區間擴大到基準利率的0.7倍。
(二)銀行利差空間將縮小。服務“三農”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應對利率市場化中采取的策略通常為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這樣使其融資成本上升,利潤空間被擠壓。以岐山聯社為例,為防止客戶流失,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全部上浮1.1倍。而轄區國有商業銀行僅將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1.08倍。按調整后的利率計算,金額10萬元的兩年、三年、五年定期存款,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支付利息比國有商業銀行多750元、1275元、2375元,增加了資金成本,縮小了利差空間。
(三)資產質量面臨挑戰。取消貸款上限將會使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對貸款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和農業企業的貸款利率進一步提高,有利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按照收益覆蓋風險的原則自主定價,增強了放貸的激勵,但貸款風險會大大增加。如果利率管制進一步放松,銀行間的激烈競爭也將驅使銀行機構從事更多高風險、高收益的業務,可能在一定時期內帶來銀行資產質量的惡化。
二、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適應能力分析
(一)利率風險認識不足。調查顯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普遍認為利率放開后對業務的發展有一定的挑戰,但對資金價格和利率管理的認識僅停留在傳統意義的管理上,被動應對利率市場化,對利率變動不敏感。
(二)利率風險管理經驗缺乏。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尚未完成,利率風險管理未列入其日常經營管理重點,缺少利率風險基本原理和控制技術的專業知識。目前貸款利率尚未完全按照市場利率定價辦法執行,僅僅綜合了借款人的資信等級、借款對象的種類、貸款期限、擔保方式等因素建立起的固定利率定價機制,其定價水平僅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借款客戶的承受能力基本吻合,但與市場化仍有較大差距。在管理理念上沒有切實轉移到利率定價機制的建立和利率風險防范上。
(三)利率定價能力普遍較弱。目前地方性金融機構定價模式普遍缺乏科學、系統依據。貸款定價依據僅僅是人民銀行的基準利率、規定的浮動區間、貸款對象的收益水平和經營效益。沒有依據信貸資金綜合成本和各個相關因素。在利率風險管理的方法、手段、人才等方面依然欠缺,特別缺少利率風險定價的機制、經驗和手段,缺少懂核算、業務精的管理人才。
三、對策建議
(一)增強利率自主定價能力。建立利率定價體系、風險防范內控體系、利率風險預警機制和與利率風險相關的責權制度,制定明確的利率風險管理及監控程序,合理判斷利率市場發展趨勢。盡快將資金成本和目標利潤等指標納入定價體系,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企業承受能力和自身效益推出新的定價模式,確保執行利率水平與當地客戶承受能力相適應。逐步建立精細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合理確定貸款“基價”,最終形成依據SHIBOR的浮動貸款利率定價機制。
(二)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和中間業務拓展力度。發揮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點多面廣優勢,加強與其他機構的合作,在為客戶提供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占比。探索開展資金市場業務,不斷提高富余資金收益率,緩釋存貸利差減小帶來的壓力。
(三)加強利率市場化軟硬件建設。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要加快業務電子化、網絡化建設,建立科學的利率定價信息收集、風險計量和監測系統,提高利率的科學定價水平。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通過招聘、進修、選拔等方式培養人才,使之具備足夠專業知識,強化利率風險意識,提高利率定價能力。加強與高等金融院校的人才培養合作,積極引進高素質,打造專業化的優秀人才,增加同業競爭力。
(四)基層央行要加強對利率定價工作的指導監管。利率市場化并不意味著中央銀行完全放棄對利率的管理,針對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普遍自主定價能力較弱,基層央地應加強跟蹤和監測,關注金融市場變化,指導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利率市場化應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