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進一步放開民資申辦銀行的話題成為金融市場的焦點。各地民間企業都紛紛振臂高呼,希望政策盡早落地,希望能搶得“頭啖湯”。
在民間金融試點最前沿的廣東,已經有企業迫不及待遞交過發起組建民營銀行的申請。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政策呼聲非常高,但至少從目前情況來看,年內政策出臺的可能性非常小。
廣東:已有企業提出申請意向
今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中,明確提出探索設立民資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隨后,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當月末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再次重申上述政策取向。
本月,國務院辦公廳在下發的《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明確“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并由銀監會牽頭,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法制辦等參加具體落實?!兑庖姟访鞔_,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
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務院“金十條”出臺后,不少企業積極表態有意向參與發起各地的“首家”民營銀行。廣東地區多家民營企業老板也開始摩拳擦掌,靜待政策開閘,其中包括曾提出要建設“南華銀行”的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李興浩。
而作為民間資本最集中地溫州,早就有企業乘去年溫州綜合金融改革試驗區設立之機遞交過相關申請。當地銀監分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溫州市轄內地方法人銀行已累計吸收民間資本投資總額達97.13億元。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透露,盼望著這次的政策春風,能促成成立溫州首家由民資發起控股的銀行。
浙江:發起村鎮銀行欲率先破題
去年,浙江省政府隨后發布了《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在這份報告中,一條重要的核心內容便是支持民間資金參與地方金融機構改革,鼓勵民間資金根據有關規定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
在屢屢設立民營銀行的申請得不到相關批復后,參股銀行和作為聯合發起人成立銀行村鎮成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的重要渠道。然而,“到目前還沒有成功轉制案例?!焙釉匆淮彐傘y行的控股股東張國權密切關注這一政策,但最后卻難免有點失望。據了解,曾經有意愿轉成村鎮銀行的小貸公司很多,但政策限制導致不少此前躍躍欲試的小貸公司紛紛退縮。
《村鎮銀行管理條例》規定,小額貸款公司要轉為村鎮銀行,發起人和最大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持股比例不能低于2096,除此之外,單個自然人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股東,在村鎮銀行的持股比例都不能超過1096?!案鶕F有政策,小額貸款公司改制成村鎮銀行需由國有銀行控股,這就意味著公司治理、經營等方面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自由?!毕嚓P民企負責人表示,有機遇,卻食之無味,這種局面使民營金融類企業發展得非常艱難。
政策:風險控制是關鍵障礙
“現在監管層并沒有進入執行階段,在政策出臺前,需要界定怎樣的民營企業能夠作為發起人,制定風險控制標準、對民營資本量的要求等一系列的問題。目前具體政策并沒有出臺,而在這些政策出臺之前,是不可能接受企業申請,突破試點口的。今年已經剩下沒幾個月了,估計年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某接近監管層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近日也提到了民間資本發起銀行的風險問題。楊家才指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金融機構。之所以強調投資者要自擔風險,主要是為了防范道德風險,防止金融機構經營失敗的風險外溢。
“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對于動員社會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促進金融機構股權結構多元化,激發金融機構市場活力具有重要意義?!睏罴也耪f,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強調投資者要自擔風險,既符合投資收益和風險承擔相一致的市場原則,也避免在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出現風險處置真空,或者演化成依賴國家信用提供隱性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