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中國而言,截至2011年底,中小企業已超過1,240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小企業創造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GDP總量的60%,納稅占國家稅收總額的50%。中小企業創造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作為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完成了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
即便在經濟發達的歐盟,中小企業占其企業總數的99%以上,是歐盟提供就業機會最多的部門,比傳統的老牌大型企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要多得多。而且,中小企業也是重要的創新來源。美國一些知名企業如蘋果、微軟、臉譜、谷歌等,都是從創業型小企業起步,逐步發展成為今天全球領先的大公司。
困局
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延續了增速逐步放緩的態勢,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其所面臨的困境也更為復雜。以融資為例,根據中國銀監會測算,銀行貸款的覆蓋面,大企業為100%,中型企業為90%,小型企業為20%,微型企業幾乎沒有。中小企業貸款的實際利率是15%左右。
1月16日至1月18日,在海南博鰲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各國與會代表從各自立場分析了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困境。他們普遍認為,當前中小企業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一、受到當前全球經濟大環境影響,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錢不像以前那樣好賺,投資風險加大,一些國家保守傾向上升,甚至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外來企業投資,造成企業訂單不足。二、稅費負擔沉重,中小企業效益大幅下降。三、大企業拖欠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持續增高。四、融資難、融資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此外,部分中小企業還面臨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市場萎縮的壓力。
辦法
各國與會代表從中小企業自身角度出發,提出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措施。
經濟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何帆認為,中小企業可以做強,但未必一定要做大,“因為做大的風險也會很大”。資金的需求雖然是中小企業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市場定位更為重要。
何帆表示,中小企業應該做好向產業鏈更高端環節延伸的準備。只有多往前后兩端走,找到從簡單、低成本、粗加工的價值鏈位置向高附加值位置延伸的途徑,產業附加值才會凸顯。企業要進行整體商業轉型,跟隨利潤率的變化在產業鏈的上游或者下游找到利潤值較大的位置,順應市場格局變化重新定向。
經濟學家給企業的建議是,抓住經濟的基本規律,進行專業化分工。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不同意中小企業多元化發展,“前幾年媒體鼓吹產業結構轉型,放棄制造業,轉向金融服務,進入自己不熟悉的產業,幾十年積累毀于一旦,弄得企業自己看不起自己”。
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莊瑞豪則建議,中小企業可以采取并購、建立聯盟或其他合作形式,促進收入多元化,以使企業具備較強的抗壓、抗風險能力。“與央企普遍存在的政策性并購不同,中國中小企業的海外發展幾乎不受政府影響,應該根據行業屬性和規模謀定而后動。目前一些歐洲企業規模不大,正好擁有中國中小企業所需要的技術,這對中小企業主是個機會。”
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建議中小企業應該“傍大款”。他認為,中小企業可通過與大企業合作,與其結伴而行,利用大企業的信譽解決融資難問題。
企業發展無疑要善于利用金融產品。從自身融資經驗出發,廈門萬杰隆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許木杰為中小企業主提出兩條融資建議。一是企業必須制訂有效規劃,對需要資金的時間節點有清醒的認識,切忌臨時抱佛腳,避免急需融資之時才開始與金融機構接觸。二是無形資產抵押貸款等新型金融產品也是有效的融資途徑。他介紹了自己的企業與招商銀行進行“知識產權抵押”來獲取發展資金的事例。
政府作為
中國政府應該逐步放開民營企業的準入門檻,這是本次論壇中小企業主及專家學者的共同呼聲。有經濟學者建議,未來經濟發展不能只讓企業自己想辦法,中國政府應該給予更多幫助。除了結構性減稅,中間政府還應逐步放開民營企業的準入門檻。經濟學者何帆判斷,服務業或許會是下一個金礦。醫院、學校、銀行等行業存在大量需求,可向民營企業甚至中小企業開放。
在國外,歐盟已經開展一系列計劃來刺激和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歐盟中小企業中心主席布萊恩·歐樂透露,歐盟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打入國際市場,進入中國的歐盟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創紀錄的2.5萬家。歐盟還在中國、印度、泰國等重要市場成立了歐盟中小企業中心,幫助企業“走出去”。目前,歐洲大約有2500萬家中小企業。在中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幫助來自歐盟的中小企業打入中國市場和尋找合作伙伴。
同樣,從2012年起,俄羅斯政府開始出臺更多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其中包括把中小企業的統一社會稅降低20%。對于俄羅斯和其他主要經濟體,政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手段是對中小企業進行政府采購。
俄羅斯原第一副總理、俄羅斯金融工業集團聯合會主席索斯科維茨·奧列格稱,“政府采購可促進中小企業對本企業的設備保持現代化,還可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生產能力的發展。”與此同時,俄政府也會為企業提供相關的無償貸款支持,并提供政府擔保,而這些資金都可被中小企業用于本企業的設備改造。
政府的政策如果過時或帶有很高的限制,將制約中小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投資貿易部常務副部長馬克·帕特森透露,從2011年開始,新南威爾士政府和企業展開密切合作,企業家組成專家小組制訂不同行業的發展計劃。專家小組成員幫助政府在關鍵的領域制定相關政策,使企業可以真正參與財富創造的過程。目前,新南威爾士政府劃定的領域包括專業服務、制造業、數字經濟、國際教育和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