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經濟體,中小企業(SME)都是中堅力量。歐洲98%以上的企業是中小企業—其定義是那些雇員人數不足250人、年營業額低于5000萬歐元的企業。而這些中小企業中,絕大多數是雇員人數不到10人的小微企業。中國中小企業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0%,提供了80%的就業機會;而歐洲的相應數字略低—它們提供了58%的經濟增加值(GVA)和67%的就業崗位。簡言之,中小企業對于經濟的健康運行尤為重要,除了可以穩定提供就業機會和創造價值以外,中小企業還是創造力和創新力的主要源泉。
當然,并非所有中小企業都會成長為大型跨國公司—無論它們的產品多么富有創新性。一些中小企業將以失敗告終,但大多數企業仍將堅持選擇細分市場,服務于某個明確的市場。這些企業集中在工程、設計、建筑和高科技行業。有些企業雖然擁有世界一流的產品或服務,但并不一定就會躋身財富500強。通常而言,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更難打入國際市場。原因有很多,但關鍵的制約因素是,要開發和拓展新市場,中小企業必須投入大量的資源。而對于大企業而言,投入相似的資金和工作時間,在公司資源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
海外市場的機遇
歐盟已經認識到中小企業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其27個成員國的中小企業數量超過了2300萬家,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和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出臺了大量舉措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其中許多舉措包含在《小企業法》(Small Business Act)之中。
歐盟尋求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的舉措之一,是幫助它們拓展國際市場。目前與中國市場有業務往來的歐洲中小企業僅有25萬家左右。盡管中國并非是適合所有歐洲中小企業的市場,但我們確信,除了那些已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小企業在中國及其他國際市場有著切實的機遇。歐盟鼓勵這些中小企業探求和拓展此類機遇。中歐進一步發展國際貿易顯然是共贏之舉。
歐盟幫助中小企業國際化的方式之一,是在某些關鍵市場建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中心為歐洲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并為它們進入目標海外市場提供便利。
歐盟已在印度、中國和泰國設立了第一批中小企業中心,今后或許還會創立其他中心。中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由各國商會聯合運營,包括比利時、英國、法國、盧森堡、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再加上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和布魯塞爾的歐洲商會(Eurochambres),資金全部由歐盟提供。
設在中國的歐盟中小企業中心
設在北京的中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規模并不大,由業務發展、法律標準和技術規范、人力資源以及培訓領域的專家組成。同時,中心還有擁有本土專長和人脈的中國員工,他們的支持非常重要。
中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發揮著兩大關鍵作用。首先是為歐洲中小企業提供中國市場的相關信息,并鼓勵它們考慮進軍中國市場。一旦有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值得開拓,中心就需要為它們提供更詳細的信息,也就是中心發揮的第二個作用:產品在中國是否有市場,以及進入這個市場需要做些什么。
在與那些真正希望但目前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中小企業接觸過程中,中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的一些合作伙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了能夠涵蓋所有27個歐盟成員國,中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與不同中介機構、商會、貿易協會、各國政府機構、歐盟機構以及媒體通力合作。這些合作產生了倍增效應—歐洲有23種官方語言和2300萬家中小企業,如果沒有這些合作者,中國將不可能接觸到這些中小企業。同時,這些合作者也不僅限于傳遞信息,中心還與許多伙伴開展定期合作—諸如發表“特殊興趣”的文章,在歐洲組織培訓或為歐洲在中國的貿易代表團提供支持。
在為各中小企業提供商業支持方面,合作伙伴們也參與其中。盡管向單個企業提供詳細咨詢并不屬于歐盟中小企業中心的職責,但中小企業仍可向中心專家提出具體問題,并且這些問題通常會在7日內得到答復。不過,更全面的信息則需咨詢中心的合作伙伴、執行機構成員、其他商會或行業協會,后者通常更善于解決更重大、更復雜的問題。
為了協助中小企業做出決策,中心在歐洲和中國發表報告、準則和案例研究,舉辦研討會并組織培訓,并且這些都是中心針對中小企業的需求量身打造的。這些小企業無力耗時耗財開展研究,又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應對復雜的國際貿易法規。因此,中心的資料主要針對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可能遇到的種種挑戰。而且,中心盡可能避免使用法律術語,并提供易于操作的解決方案。
例如,中心最近推出了一套叢書,名為《進軍中國,你準備好了嗎》,旨在為有意進軍中國市場的中小企業提供有效工具,其中包括一份介紹市場準入情況的報告,和一個為企業家量身定做的在線測試,以協助企業家考核自己對于進入中國市場的準備情況。中心還為他們提供很多資料,以增加對稍欠熟諳的商業領域的了解。
為促進中小企業增加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中心提供了另外一種實際支持—在中心的辦公區域為它們提供可輪流使用的辦公桌作為臨時辦公場所。它們還可以使用開展初步市場研究所需的全部設施,包括中心的會議室。同時,它們還可以請教同處一室的專家們。
在中心的網站上,歐洲中小企業可以獲得所有文獻、工具和服務。網站上除了可以下載行業報告、實用指南和已經活躍在中國市場的歐洲中小企業的案例研究以外,還提供了大量其他相關信息。
中小企業國際化需要更多免費服務機構的支持
歐洲努力從衰退中復蘇,歐洲中小企業需用一種寬廣的視野看待眼前的機遇,進而對自身的未來做出決定。這一點十分重要。
國際化之路任重道遠。遠赴一個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的市場拓展業務,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對于一些企業而言,中國市場提供著實實在在的長期機遇。
要想有效、持續地推動中小企業國際化并加強全球經濟中這一關鍵環節,需要我們建立和推廣中國歐盟中小企業中心這樣的免費支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