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FMG還是西澳大利亞一家不起眼的礦業公司,但有著大膽的愿景,下定決心要改變三大跨國礦業巨頭把持鐵礦石行業的局面。通過釋放澳大利亞皮爾巴拉(Pilbara)地區的潛能,FMG成為全球最大的海運鐵礦石礦商之一,同時成為向中國及亞洲其他經濟體獨立供應鐵礦石的關鍵礦業公司。皮爾巴拉是全球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向亞洲迅速發展的海運鐵礦石市場供應鐵礦石最具競爭力的地區。
2008年,FMG的第一船鐵礦石運往寶鋼。自那以后,FMG累計向中國供應了逾2.2億噸鐵礦石,以幫助和滿足二、三線城市迅速發展的需求。這些礦石不僅及時滿足了中國鋼廠的旺盛需求,而且還在降低鐵礦石價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迄今為止,隨著擴大在皮爾巴拉的業務,開發新的礦山,建設鐵路和港口泊位,FMG也在大舉購買中國設備。為鞏固自身作為中國最大鐵礦石供應商之一的地位,預計到2013年底,FMG將產能增至每年1.55億噸。
公司新開發的所羅門(Solomon)項目將在2013年3月底完成第一階段建設,屆時Firetail鐵礦的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而到年底Kings鐵礦的年產量將達到近6000萬噸。 所羅門項目的完工將宣告 FMG迎來新的時代:它將在皮爾巴拉開采三座礦山,同時擁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其中包括5處鐵礦石處理設施,620公里的重型貨運鐵路以及一個包含4個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1.55億噸的港口。
地理位置鄰近亞洲是澳大利亞的優勢。除中國以外,亞洲其他國家的鋼鐵行業增長也非常迅猛。目前,全球十大鋼鐵生產國有半數位于亞洲。東北亞、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正在建設、或計劃建設更多新的鋼鐵廠。2012年,全球粗鋼產量達到15.1億噸,其中9.83億噸產自亞洲國家,占比高達65%。FMG在皮爾巴拉擁有8.5萬平方公里探礦領地,是其他兩大礦商總和的四倍。過去5年,公司的鐵礦石資源每年增加15億噸。FMG通過積極的勘探,已經發現120億噸的鐵礦石資源,公司有信心在未來很多年充當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最富競爭力、最可靠、最值得信賴、也最為友好的優質鐵礦石供應商。
中國對FMG產品的需求也推動了后者在過去十年來的非凡增長,澳中兩國關系對FMG的未來至關重要。
澳中40年的外交關系,為確保兩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雙邊貿易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1億美元增至逾1000億美元。雙方需要共同努力,確保今后40年仍然充滿著同樣的增長機遇。為助力增加兩國間對話渠道、開發潛在機遇,FMG在2012年與中國商業朋友發起了中澳商業領袖論壇(Sino-Australian Business Leadership Forum)。這種合作使澳中商界領袖可定期會晤討論一系列問題,包括雙邊關系、地緣政治、文化以及慈善事業。
希望不斷深化澳中關系的不僅僅是澳大利亞商界領袖,澳大利亞政府在2012年發表的《亞洲世紀中的澳大利亞》白皮書中,提升了有關澳大利亞與亞洲交往的討論層級,包括在每所學校教授一門亞洲國家的語言。
中澳論壇和白皮書突顯出促進對華關系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性。FMG以身作則,與中國客戶和投資者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并將繼續與中國伙伴通力合作,力爭成為全球最偉大的資源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