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德·科斯
就我所知,在中國向著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經濟學家所扮演的角色較為有限。隨著中國不斷進步并完善自身的市場經濟,中國經濟學家很可能將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作為企業家,你們認為經濟學家應該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有哪些?你們對于中國經濟學家有何建議
張躍
每個時代面臨不同的問題,現在中國經濟學家應該將關注點由“發展”轉向“質量”:環境質量(水、食物和氣候)和生活質量(自由及安居樂業)。
劉積仁
經濟學名家之間的觀點經常是不一致的。我認為對企業家最大的受益和啟示就是他們觀點的不一致性,他們看問題角度的不一樣,以及他們對問題看法的分歧。因為這會令我們警覺,敏感那些不確定性的因素。通過若干的經濟學家給我們相對確定的分析,可以確定那些不確定的因素在什么地方。所以多聽他們不同的聲音,比我們僅接受我們自己的觀點更安全。他們的分析能成為我們決策的基礎,我想這是經濟學家的作用。
任志強
我認為中國的經濟學一定要解決制度問題。中國的企業家和經濟學家要解決經濟上存在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制度上的問題,不解決制度上的問題,這些經濟上的問題永遠無法得到解決,包括未來的城鎮化。中國城鎮化是一個物理形態的城鎮化,而不是一個實體上的城鎮化:人的權利沒有隨著人走,只有房子沒有人。人的權利沒有移動怎么叫城鎮化?有人提出我們的財稅制度最后要隨著人移動。比如教育經費,現在是隨著戶口移動,根據你的戶籍撥付。人走了,教育經費帶不走,醫藥經費帶不走,類似的東西都帶不走。如果最終不從制度上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是無解的。
孫子強
中國經濟學家面臨的重要問題是中國應該采取什么“經濟制度”。這樣的問題更需要政府的“政治”決策。在過去20年的市場經濟實踐中,中國經歷了多次關于“經濟制度”的爭論。這樣的爭論到現在仍伴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正是這樣的爭論,就沒有辦法出現“主流”的經濟學家,中國的經濟學家角色也難以發揮重要作用。
在經濟運行領域,經濟學家需要解決分配體系的問題。中國生產能力的釋放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取決于分配體系的完善。
經濟學家的作用受到限制,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原始數據存在問題。數據不準確,自然會影響研究結果。除此之外,經濟學家還需要提高自身的獨立性。中國學者的經費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國家課題或上級撥款,這會影響他們研究成果的客觀性。因此經濟學家隨大流、人云亦云的現象也比較突出,甚至存在個別“偽專家”。
武克剛
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吳敬璉老師被稱為“吳市場”,現在他提出市場前面要加“自由“二字。如果沒有自由,這個市場比沒有市場還要可怕,這就是經濟學家做出的理論思考的重大結果。他從10年前提出權貴資本主義到今天提出沒有自由的市場比計劃經濟更可怕。這就是經濟學家的價值體現:有的時候只要一兩句話,他梳理的理論就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