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在持續實際負利率以及銀根收緊的影響下,中國市場金融脫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現象日益顯露,企業從銀行融資難度越來越大,而中小企業則成為脫離銀行體系、采用其他方式投融資的主力軍,客觀上也成為金融脫媒的先行者。
我們所面臨的是結構性改變,而非周期性變化。這種改變不僅來自于中國金融市場自身已在進行著的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資本管制加強等進程,不僅來自于技術進步與數字時代發展帶來的技術脫媒與第三方支付的挑戰,更來自于經濟結構變化帶來的社會階層變動與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
銀行業必須對自身的運行模式進行深刻變革,以期建立更有效的信貸資產配置機制和更多元的市場化業務。這種變革,應把銀行從傳統業務模式變身為數據分析者、集成服務商、撮合交易者和財富管理者。在這種變革中,那些轉型堅決、客戶粘合度高、專業能力強、客戶數據使用高效、渠道直達的銀行才能勝出。
小微企業金融支持:銀行業的挑戰與探索
中國政府近年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對小微企業進行支持,積極落實各項措施、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并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彰顯了中央對小微企業的重視。
面對國家政策對銀行業的要求,以及嚴峻的小微企業融資現狀,銀行業又該如何面對挑戰?如何作為?如何建立為小微企業創造良好金融發展環境的長效機制?如何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優質小微客戶資源、提升自身的盈利空間,獲得更長遠的穩健發展?
首先,銀行業著力于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減輕大企業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擠出。同時,從主要服務于制造業轉向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并重,促進產業轉型。
其次,發展和健全小微金融服務體系,為小微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全面服務。銀行在已建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向下延伸服務網點,切實做到單獨統計和調控,完善評審機制,使專營機構充分發揮作用,實現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針對性服務。同時,銀行要把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支持中小企業、私人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作為工作重點,努力打造自身“服務中小企業”的品牌。充分發揮銀行各分行網點的地緣優勢,挖掘企業信用信息,為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門檻創造良好環境。建立穩定的專業團隊,以適應小微企業特點為標準,探索提供延伸服務,較好滿足小微企業的特殊金融服務需求。
最后,銀行要繼續改進對小微企業的信貸管理模式,制定區別于大中型企業的信貸評審機制。對小微企業設立獨立的信貸準入和審批標準,壓縮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流程,切實提升貸款審批效率。降低貸款定價和管理成本,建立不同類型的業務模塊和專業化的經營團隊。
小微企業貸款市場探究:“紅海”還是“藍海”
目前業內有一種說法:小微企業貸款市場已經成為“紅海”,銀行間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非常激烈。其實不然,目前的小微金融市場應該是“藍海”,而非“紅海”。
何為“紅海”?“紅海”是成熟的、競爭激烈的市場,產品和服務布滿了整個市場空間,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蛋糕”已瓜分殆盡。而“藍海”恰恰相反,是未知的、不成熟的、充滿潛力的市場,產品和服務嚴重缺乏,市場空間尚未開墾或開墾不完全,市場需求與利潤高速增長機會旺盛。
基于小微企業嚴重的“融資難”問題,一方面證明市場的需求十分旺盛,有明顯的獲取利潤增長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說明市場上明顯缺乏符合小微企業利益和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進而說明缺乏必要的市場競爭。
所以,面對小微金融這片廣闊“藍海”,銀行應努力挖掘、開拓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市場潛力,不僅要推陳出新,完善和強化小微貸款產品線,提供滿足小微企業不同融資需求、契合小微企業利益的產品與服務。更重要的,是拓展和延伸更加全面的小微金融服務,加強銀行與小微企業間的親密合作,圍繞小微客戶的企業與家庭提供專業的、可信賴的服務,促進企業穩健發展與家庭富足,從而建立起長久的信任合作關系,進而促進銀行自身的發展,為獲取小微金融市場份額、提高行業間競爭力、提升盈利空間奠定扎實的基礎。
光大銀行小微金融發展特色
作為小微金融服務的先行者,光大銀行大力發展小微金融業務。這不僅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貫徹和響應,實際上也是著眼于金融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不僅是順應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更是在業務結構上面向未來的戰略性布局。
光大銀行全力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并對小微金融業務進行全新認識、全面啟動、全力發展,形成自己的小微金融發展特色。
以金陽光俱樂部建設為代表的 “小微非草根”定位是光大銀行開展業務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在光大銀行的觀念中,“小微企業主”上升為光大銀行重要的戰略客戶,是光大銀行必須積極主動爭取的客戶源。面對小微企業主,光大銀行必須全力以赴,報以更加飽滿的服務熱忱和積極主動的服務行為。小微客戶要像“高端客戶”一樣對待、提供優質服務,是光大銀行小微金融業務區別于同業的最大差異。
“金陽光俱樂部”是光大銀行著力打造的以“小微企業主”人群為核心客戶的綜合性高端金融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光大銀行能夠為“小微企業主”提供所需的家庭財富管理、企業經營與發展、證券投資、海外投資和另類投資五大投融資解決方案,力爭為小微客戶提供更多指導和幫助,全面提升“小微企業主”的財富及生活品質。
以陽光“助業貸”為品牌,實施“兩圈兩鏈一特色”模式化經營。陽光“助業貸”是中國光大銀行為小微客戶量身打造的集貸款、結算、理財服務于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具有用途廣泛、節省利息、貸款快捷、增值服務多樣等特點。
光大銀行遵循“兩圈兩鏈一特色”的市場定位,由單一客戶向群體客戶、粗放經營向專業化經營、單一合作向為客戶創造價值轉變,堅定不移地走模式化項目經營道路。在該模式下,光大銀行發揮自身資金、產品、服務優勢,創新金融產品,致力于建立貫通產業鏈上下游、適合商圈發展需求的融資模式,建立商圈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融資服務環境。
以“陽光企業家”現金管理平臺跨行資金歸集等特色結算服務產品,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陽光企業家”是光大銀行專門為廣大小微企業客戶量身設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涵蓋了MISPOS、個人網銀、B2B管理平臺、MIS數據服務平臺、陽光助業卡和支付易六類現金管理工具和服務。“陽光企業家”不僅打通了個人業務、商戶管理與企業業務之間的界限,還實現了小微客戶資產、負債、結算、經營等業務的網上全程辦理,提供客戶隨時歸集分散在他行資金的功能,以手動和自動兩種扣款模式提高客戶的資金使用效率。為小微客戶提供貸款、結算、理財于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為企業、家庭的每一個成長和發展階段提供專業、快捷、專屬的資金支持和財富規劃。
以便民金融服務網點和專業支行的建設體現的組織結構下沉。光大銀行便民金融服務能夠幫助小微客戶輕松辦理繳費、還款、充值、付款等日常金融業務。便民金融服務在便利客戶的同時,有效緩解了銀行柜臺的壓力,有利于節約資金流動的成本,幫助整個支付體系逐步提升效率。通過小微專業支行的建設,加大對小微客戶的專屬服務,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以網上融資通、掌上營業廳、線上融資為代表的小微電子化建設,向信貸工廠轉變。光大銀行網上融資通,可通過iPad作業平臺,把小微貸款一部分審批流程、客戶一部分理財流程及其識別流程放入其中,便于小微企業方便了解自身財務狀況。同時,通過掌上營業廳、線上融資等網上方式使金融產品落地,方便光大銀行和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結成伙伴關系,聯系更加緊密。
努力做好小微企業生態調研報告是光大銀行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大力支持發展小微企業是光大銀行的戰略發展重點之一,為更好地服務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優化投融資環境,了解當前小微金融發展現狀,光大銀行與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博鰲觀察》雜志社共同開展“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課題項目,并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發布。
2012年,光大銀行共服務小微客戶47萬戶,其中貸款客戶42萬戶,有效地改善了小微客戶的融資需求,為他們的生活、生產、創業、創富提供了高質量服務。同時,光大銀行通過自身的發展改善了結構,提高了效益,履行了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在國民經濟發展重點的民生行業里,光大銀行對衣、食、住、行等消費行業進行重點扶持,以支持國民經濟發展,活躍經濟。2012年,光大銀行小微貸款余額新增超過300億元,規模突破1100億元。
2013年,光大銀行小微金融業務將會繼續向縱深發展,作為小微企業主和家庭的服務供應商,切實履行“小微貸動大未來”的理念,與小微客戶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