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寫作水平;寫作興趣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往往提起作文就會望而生畏,要么覺得無素材可用,千篇一律,要么文章內容不具體,干巴巴的,索然無味,要么語言不生動,缺乏想象力,難以表達真情實感。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就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寫作興趣
激發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最善于培養學生興趣的人。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普遍認為作文很困難,談“文”色變,從而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如果老師不及時醫好這塊“心病”,那么寫作教學將事倍功半。學生厭惡作文,最直接的原因是對于寫作缺乏興趣,不知道應該寫什么,如何寫,所以教師必須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多種有效手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在命題作文《一次活動》之前,教師可以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如:參觀工廠、游覽名勝古跡,舉行跳繩或者拔河比賽等。作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在班上進行口頭訓練,然后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把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講出來。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這樣就可以達到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最后,教師讓學生進行書面訓練。學生始終處于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寫作興趣被大大激發起來,作文也就能夠順利完成。再如,寫“記一次有趣的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做 “貼鼻子”游戲。學生看到同學被蒙著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樣子,笑得前仰后合。在這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教師順勢啟發學生:你們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呢?在老師的鼓勵,學生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寫作,而且多數學生的作文得都很真實、生動、富有情趣。
二、培養觀察能力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過不停?!边@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關系。觀察是說和寫的基礎,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留心生活。學生生活主要包括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驕傲是要指導學生分清主次、有順序地進行觀察。其次是要引導學生對觀察的材料加以分析和思考,做好記錄,積累寫作素材。通過不斷的積累,學生在寫作中就能夠不斷抓住事物的特點,有選擇地有組織材料。如此,學生在寫作時才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在農村,美麗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態的動植物,農村的風景優美,鄉土氣息濃厚,這既是作文教學的直觀教具,又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使他們“見景生情”,這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寫家養的雞。寫作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觀察雞吃食、雞打架、雞下蛋等等活動,幫他們列出觀察項目,學生就會進行有目的的觀察。有了細致的觀察,寫作時當然也就不會無話可說了。此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回憶發生的事,說一說、議一議,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學會了怎樣去觀察生活,怎樣去積累素材。
三、寫出真情實感
“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寫作是對自己的積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而真情實感是才是文章的精髓,只有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自己的真情、深情、純情(如對師長的敬愛,對同學的友愛,對弱者的同情,對壞人的憎惡等等)融入文章,文章才會自然流暢。真摯的情感來自生活,教師要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生活,保持對生活的激情,悉心體味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這樣,寫山就能情滿于山,寫海就能意溢于海。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帶著真實的情感進行寫作,就可以寫出充滿感情的作品。
四、重視修改講評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更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在過去的作文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批改作文,學生看評語。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變“替學生改作文”為“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币ㄟ^經常性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認真閱讀自己的習作,并進行自我修改;然后讓學生分小組互換作品,相互品讀,然后互評互改,讓學生將對方習作中認為比較成功的語句在小組內分享,并選出小組內認為最好的幾個作品。最后,將這些作品在全部分享,并讓大家指出其優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師適時進行點評。通過這種修改講評活動,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不管是應試教育的昨天,還是要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學習的重點始終是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只有把作文訓練的各個要素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實現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作者單位:張家口市高新區姚家房鎮東房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