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在女大學生創業方面的優勢,探索性別化的創業教育,將社會性別意識納入創業教育的全過程,明確女大學生創業教育目標、優化創業教育內容和課程體系、革新創業教育方式、培養女大學生創業教育導師,從而構建起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女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體系,應成為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著力點。
關鍵詞: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培養;創業意識
所謂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受教育者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教育,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進行從事、創辦企業或事業的規劃、活動、過程的教育;二是進行事業心、進取心、探索精神、冒險精神等創業心理品質的教育。創業精神是人人具有的個性特征,教育的作用正是在挖掘和強化這種潛力與品質,這不僅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國內社會經濟發展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客觀要求。
一、高職院校女生創業意識的特點
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的特殊層次,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的創業問題,展現了許多不同于其他教育層次女大學生的特點。為了分析研究這些特點,筆者通過對九江市的三所高職院校三年級的300名女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小結出以下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創業特點:
(一)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創業意識中的積極因素
1.創業興趣比較高。在問卷調查中,當被問到“大學生創業”意愿這個問題,72%的女生表示自己感興趣。僅8%的女生表示不感興趣。由此可見,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大多數女大學生有著創業的夢想和激情。但是在問到“你對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有什么了解?”這個問題時,回答了解的只占3%,回答不太了解占57%,回答不了解的占了40%。說明她們對創業政策和創業管理知識的了解十分有限。
2.創業動機更加務實。在問卷調查中,當問及“為何選擇創業”這一選項時,為了“實現理想和自我價值”的占38%,而為了改變命運,實現賺錢的高達62%,與此相比較的是普通高校女大學生兩個選項分別是48%和28%。通過數據不難看出,高職院校的女生比其他院校女大學生更容易因為生計問題而去創業。
3.挫折忍受力較高。由于身為女性的角色,再加上高考分數低,上的是高職院校,使得地方高職院校的女生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女生在就業中更加處于劣勢地位。然而正是這些不利的因素,使得高職院校的女生學會了堅韌,學會了自尊、自愛和自強。比其他高校女生甚至比男生更能忍受生活的壓力,挫折忍受力更高。
(二)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創業意識中的消積因素
1.缺乏創業的積極性。高職院校女生創業整體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據調查表明,68%的女生只會在合適的工作難于找到的情況,才會選擇去創業,如果有較好的單位可供就業,很少有女生考慮去自我創業。
2.創業的自信心不足。盡管高職院校大多數女生有著強烈的創業意識,一方面她們渴望嘗試創業,快速發財,急功近利。但在如何評價自己的創業能力時,回答“很有信心”的只占5.3%,而回答信心不足的占了48%。表明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缺乏創業經驗和對自己的創業能力表現的不大自信。
3.創業教育的缺失。在對九江市的三所高職院校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沒有一所學校成立學生創業指導中心,也沒有一所學校開設大學生創業指導課程。有的高職院校即使將創業教育引入校園,也只停留在第二課堂活動層面,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才會涉及,比如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或者是就業專題講座中介紹一點有關創業的內容。對于專門為女生開設性別創業指導就更是微乎其微,有創業理論又有創業經驗的指導教師是少之又少。這些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地方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缺失。
二、高職院校女生的創業意識培養的主要途徑
第一, 轉變教育觀念,培養新型創業人才。我國高職院校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才出現,因此不僅社會上對高職教育缺乏清晰的認識,而且高職院校本身對自己教育目標和模式也模糊不清,大多數高職院校仍然還停留在傳統的就業教育,致使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因此,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職業院校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從就業教育轉向創業教育上來,大力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心理、創業能力和創業技能,使他們走上創業之路。
第二,改革課程整體設計,加強對學生的創業素質教育。高職院校要把培育具有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創業技能的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第三,為女生提供創業指導。職院校要針對女大學生的特點,對其就業創業觀念、創業技能和創業心態進行培訓,要為女大學生配備專門的創業指導老師,給學生提供更適合的、專業性更強的指導,有助于女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的成長。對于那些已經選擇了自主創業的女大學生,指導老師應該進行跟蹤支持和指導服務,不僅要把她們“扶上馬”,還要“送上一程”。
第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比如:實行教師企業脫產實踐制度,這樣有利于教師了解相關崗位對能力的需求并提高其職業能力;學校和政府部門還可以制定政策或制度來鼓勵老師帶領學生創業,也會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學校還可以采用聘請一些既有實際管理和創業工作經驗的企業家、創業投資家等擔任學校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師,以強化創業能力培養的師資力量。
參考文獻:
[1]貽谷.高等教育若干問題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2]樸雪濤“.制度創新視野中的中國研究型大學建設”[J].高等教育.(人大復印資料),2005.
[3]鄒華玲.淺議高職創業實訓基地的建設[J].法制與經濟,2009(4).
(作者簡介:鄧東波(1973.9-),女,漢族,本科,講師,畢業于江西師大,就職于九江職業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