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數碼相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娛樂工具。相機除了能夠記錄人們生活點點滴滴之外,還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修養。因此,探討如何在人民群眾文化活動中普及攝影藝術,對于豐富群眾的娛樂生活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文章分析了攝影藝術在人民群眾文化活動中普及的意義,并從四個方面,就如何在群眾中普及攝影藝術,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攝影藝術
攝影作為現代藝術體系的一個分支,它與傳統意義上的藝術表現形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它能夠對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加以刻畫,更加真實、生動、具體的展現在人們面前,給人們的感觀刺激也更加直接。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數碼相機日益普及,攝影技術更加人性化,操作更加簡便。攝影日益成為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將攝影藝術在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中普及,從微觀層面上講,能夠陶冶情操,提升人民群眾的藝術修養;從宏觀層面上講,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著重大意義。
一、攝影藝術在人民群眾文化活動中普及的意義
攝影藝術作為一種高雅的行為活動,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修養,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它能夠將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而那些記錄下普通人物的工作、生活場景的照片,不但能夠給人們帶來歡樂,同時也能夠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情,引發人們對于生活的思考。人民群眾的攝影藝術帶有群眾性、娛樂性、普及性以及藝術等特性。攝影藝術所記錄下的永恒瞬間,擁有著巨大的說服力,帶來人們心靈上的震撼也更加直接。而照片的本身還具有傳播知識、拓展視野的效用,它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著特殊的貢獻。
二、在群眾中普及攝影藝術的途徑
(一)加強攝影知識、技能培訓。在群眾中普及攝影藝術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文化工作者自身擁有專業的攝影知識,過硬的攝影技能。試想一名對攝影知識一知半解的文化工作者,如何指導一名攝影愛好者,使之更加熱愛這項藝術呢?因此,必須要加強文化工作者關于攝影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各文化站可以定期、不定期的舉行攝影培訓班,邀請知名攝影家到文化站講學,交流經驗,同時組織攝影骨干去高校、集團內部學習,以期提高攝影水平。還可以組織他們深入生活,走進社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自身的創作水平。
(二)構建網絡體系。對每一位群眾宣講攝影藝術,對于一名文化工作者來說是很難完成的,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想要在群眾中普及攝影藝術,首先要積極構建群眾文化網絡體系,比如在街道、社區組建“攝影俱樂部”,將愛好攝影藝術的群眾組織在一起,并且保持與他們的聯系。各個街道的文化站要定期召開會議,了解各地區的攝影活動開展的狀態,交流各地區“影友”的實際需求。或者舉辦社區的群眾攝影展,結束后組織攝影愛好者在一起交流、學習,對于想要加入的新“影友”面對面的進行藝術、技術上的輔導。因此,只有先構建一個由共同愛好為基礎的網絡體系,才有利于攝影藝術的普及。
(三)合理利用景觀資源。這里的景觀資源包括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文化工作者可以定期組織人員到這些景觀所在地進行創作活動。人文景觀不受時間限制,可以隨時進行,而自然景觀可以選擇特定的時間進行,比如春季,可以創作出大地回春、生機盎然的作品;夏季創作百花怒放、生機勃勃的作品;秋季則是金浪滾滾、飽滿富足的作品;冬季創作出萬物寂靜、肅殺荒涼的作品。當然,文化工作者在組織人員進行自然景觀拍攝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問題,攝影的地點必須要選擇妥當。完成創作之后,再進行攝影比賽、創作展覽等活動,使參加這次活動人員的技能、藝術水平都得到提高,對于優秀的攝影作品還可以向報刊投稿,以期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攝影藝術的熱情。
(四)提高文化工作者自身的素質。作為一個專門從事攝影的文化工作者,一是要熱愛攝影藝術,二是要有一種甘于奉獻的精神,這樣才能夠感染身邊的攝影愛好者,使他們投入到攝影創作之中。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將提高自身素質作為一項永恒的活動貫徹始終。提高自身素質的方式可以是自主學習攝影、書法、繪畫等相關知識,也可以參加各種學習交流會,汲取別人的經驗,學習的方式非常多樣。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攝影藝術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現階段,數碼相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娛樂工具。而攝影藝術也成為提高人民群眾的藝術修養,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重要活動。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可以從加強攝影知識、技能培訓;構建網絡體系;合理利用景觀資源;提高文化工作者自身的素質等方面入手,加強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普及程度。
參考文獻:
[1]袁丁月,婁世民.攝影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內涵和關系[J].大眾文藝,2011(22).
[2]嚴昊.新世紀市場下的商業攝影教育[J].考試周刊,2011(57).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