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文物的正史作用、借鑒作用、教育作用談起,結合鶴慶縣文管所文物保護工作實際,對我縣文物保護中出現的問題及措施作簡要論述。
關鍵詞:文物保護; 作用;問題;措施
一、文物的作用
1.文物的正史作用。中國古代文獻是中國的文化寶庫。而豐富多彩的文物,對古文獻記載的證實,不僅增加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可靠性與珍貴性,而且又增加了實物資料,成為文獻記載的真實見證。從另一個角度講,文物可以證明文獻記載的歷史將文獻和文物密切結合,相互印證,這對社會歷史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文物的借鑒作用。文物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該時期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發展水平的見證。古代文物可為發展科學技術和物質文明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文物中有大量文物本身就是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蘊藏著當時的科學信息。對這一類文物的深入研究,特別是用現代技術進行分析研究,會為發展今天的科學技術提供信息和資料。
3.文物的教育作用。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用聰明才智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蘊含著和體現著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思想感情和共同的心理素質。運用文物對人們進行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地,深刻地影響和培養人們的愛國主義感情,成為團結全民族人民的凝聚力。
二、我縣文物保護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十一五”期間,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我縣的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各項保護工作均順利有序的開展,但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壞,保護管理經費不足,科學監控和安全防范滯后等原因,困難和問題依然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鶴慶縣文物管理所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設施設備缺乏。鶴慶縣文物管理所現有工作人員2人,很多工作都無法正常開展,只能請求文化主管部門協助完成。文化管所現在的辦公地點在云鶴樓(擬申報第七批國保單位),沒有獨立的辦公地點,文物庫房的安全保障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2.很多不可移動文物有待維修,但因缺乏資金,無法進行必要的維修和保護工作。如:文廟、云鶴樓、菩提寺、李宗黃故居、文筆塔、富貴巷白族民居建筑群(含文化館)、鶴慶武廟、朝霞寺、李百萬故居等一大批文物急需維修,以及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現的很多文物,如大登魁閣、象吉魁閣、象眠山古道等都有待維修保護,但因缺乏資金,現在無法開展維修工作。
3.因缺乏資金,很多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沒有完成,特別是四至范圍難以劃定,說明碑和標志碑無法立制。
4.因缺乏資金,很多流散在民間的可移動文物無法征集。縣文物管理所現收藏的字畫、拓片等無法進行裝裱保護。
三、加強文物保護的措施
1.積極開展文物保護法規的宣傳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文物保護參與意識。每年從縣財政文物專項經費中列支2000元用于文物法規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各種宣傳媒體宣傳文物保護精神和信息。在縣城醒目地點懸掛宣傳標語,在云鶴樓下開展專題宣傳活動,播放文物保護音像資料,發放文物保護宣傳材料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宣傳資料,五年共計發放15000千多份,同時邀請鶴慶電視臺和鶴慶通訊社進行報道,通過活動,大大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營造了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良好氛圍。
2.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文物庫房堅持日夜值班守護制度,每月定期檢查文物庫房,檢修防護報警設備。積極開展“五防”工作,確保文物安全。每年都聯合縣消防大隊,對縣內的23個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定期消防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整改。每年都要投入專項資金,購置滅火器材發放到古建筑文物保護單位。
3.文物調查研究工作全面開展。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鶴慶金墩象眠山火葬墓群的保護性發掘和整理工作,發掘面積共計3650平方米,清理墓葬2678座,其中火葬墓2400余座,出土文物十分豐富。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一、第二階段的工作,共投入專項資金14.5萬元,深入全縣7鎮2鄉112個村委會2個街道辦事處,共登計復查文物對象23個,新發現文物對象156個,消失文物8個,全面掌握全縣的文物分布狀況,摸清了家底。
4.加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力度。2003年,鶴慶縣人民政府公布了鶴慶縣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項;2004年,大理州人民政府將菩提寺公布為大理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擬將鶴慶文廟、云鶴樓、菩提寺、象眠山古道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正在進行中。
5.多方籌集資金,及時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2005年至2007年,爭取到省、州、縣專項資金300萬元,對鶴慶文廟進行了整體維修,完成了大成殿、尊經閣的彩繪和屋面維修工程,恢復了欞星門、太和元氣坊、天子臺、孔子像等建筑。2007年,爭取到省財政資金3萬元,縣財政資金6000元,動員群眾自籌1萬元,完成了朝霞寺大殿門、窗子、卷棚、地面的維修工程,對北廂房進行了排危和維修;籌集資金60萬元,完成了松桂國公廟的全面維修工程;縣財政投入專款8000元,對松桂紅軍墓進行了整體維修。2008年,多方籌集資金40萬元,對華藏洞進行了修復。文筆塔因遭雷擊而受損,縣文體局積極爭取到縣財政專款5萬元,對文筆塔進行了整體維修。同時爭取縣財政補助2000元,籌集資金3萬元,對新華文昌宮進行了整體維修。2008年至2009年,州、縣兩級財政共投入專款18萬元,對菩提寺進行整體維修,重點對大殿、東樓進行了維修和彩畫。2009年,縣財政投入專款10萬元,對李宗黃故居進行了整體維修。籌集資金1萬元,對新華古戲臺進行了粉刷、彩畫。縣財政投入專款5000元,對云鶴樓電路進行了全面檢修,更換了全部開關。爭取縣財政補助2000元,籌集資金3萬元,對柏樹廟戲臺進行了全面維修,后因資金不足,沒有進行彩畫。五年來,經過積極爭取和多方籌集資金,共投入400多萬元用于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維修工作。
6.積極征集各類文物,不斷豐富館藏文物。2005年,縣財政投入專款2000元,征集了六合彝族地區明代、清代、民國時期的地契90張。2006年,收藏了象眠山火葬墓地出土的文物火葬罐90個,隨葬品100余件。2007年,收藏了明、清、民國時期的家俱20余件。2008年,縣財政投入專款2000元,征集了鶴慶西山吹吹腔臉譜8冊。2008年,縣財政投入專款2000元,裝裱了一批書畫收藏品。
參考文獻:
[1]鄭南.淺談文物保護策略[J].赤子,2012(6).
(作者單位:鶴慶縣文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