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七世紀油畫藝術大師倫勃朗是值得我們認真地深入研究和學習的,他對油畫語言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尤其值得我們不斷解讀和重新發(fā)掘,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研究倫勃朗的油畫語言體系和繪畫思想更具有非常及時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倫勃朗;油畫語言;繪畫思想;寫實油畫
倫勃朗(1606一1669)是十七世紀荷蘭繪畫黃金時代最具象征性的藝術大師。倫勃朗一生辛勤創(chuàng)作,留下約六百幅油畫,三百幅版畫及兩千張素描。倫勃朗的繪畫藝術通過強烈的明暗對照,以黑托白的藝術手法表達出深刻的人性光輝,照亮了十七世紀整個荷蘭繪畫。為西方繪畫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倫勃朗的繪畫藝術于他死后漸為世人賞識,并被稱頌為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巨匠。
倫勃朗一生創(chuàng)作即以描繪肖像、風俗與日常生活情景為主。他的油畫風格獨特新穎,大氣磅礴;他的繪畫思想自由而不失嚴謹、具有很強的個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他對繪畫的目的、作用和方法都有非常獨到的見地,對后世影響深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文章對其獨具特色的油畫語言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通過對大師油畫語言奧秘的研究,總結出倫勃朗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征。倫勃朗的油畫語言的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新而自由的構圖
倫勃朗最擅長用概括的構圖突出和表現(xiàn)主體。他的構圖多為“金字塔式”、“對角線式”或 “水平穩(wěn)定式”,也有場面稍大的“全景式”的。“藝術家應該先有構圖,然后考慮裝飾、美、雅、生動、服裝、逼真以及一切必要的合理性。”①其構圖是宏偉且富有創(chuàng)新品質的。歷史的檢驗證明《夜巡》的創(chuàng)作它在構圖上大膽的嘗試,是他的自由創(chuàng)作,他為了自己藝術的自由甘愿付出沉痛的代價。這正印證了倫勃朗的預言:“我必須有驚人之舉,干出一番大事來,讓人們看看如果他們給我自由的話,我能創(chuàng)造出什么來,這張畫會幫助我達到目的的。整個世界都會知道這幅畫的技藝。我會比以往擁有更大的自由。一切都是通過這幅畫,記住我的話,這幅畫將使人們?yōu)橹蚪驑返馈!雹?/p>
二、強烈而神秘的色彩
在色彩表現(xiàn)上,倫勃朗運用濃重的褐色與鮮亮黃色或淺紅色之間的強烈對比,來營造和烘托出人物性格、心理活動和故事情節(jié)。由光線、陰影形成的三度空間非常深遠,同時結合對背景建筑物的浪漫手法的處理,呈現(xiàn)出一定的壯觀感,給觀者造成了一種空間無限、氣氛神秘的色彩視覺體驗。
我們從他早期油畫中可以看到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被畫家作了細膩的色彩描繪,但在晚期作品中對藝術形象的描繪出現(xiàn)了粗獷而又有魄力的“大寫意”,倫勃朗善于用紅色或者黃色的光使整個畫面充滿光感和神秘特征,畫面也更加有空間感和視覺沖擊力。倫勃朗在早期的作品中多運用黃色和藍紫色的輝煌對比來表達快樂和溫馨的幸福體驗。步入后期這種對比顯得更加沉穩(wěn)和樸實,進入到一種安祥寧靜的境界。這時期的畫面色彩是樣和的、中性的、簡潔而神秘的,堅定執(zhí)著的藝術信念和藝術追求,通過這種特有的的色彩對比得以光芒萬丈無比輝煌。
三、豪放而簡約的筆觸
倫勃朗的油畫對筆觸和肌理的運用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了他嫻熟的油畫語言。從表現(xiàn)的意義上講,倫勃朗油畫中的筆觸是對畫家繪畫思想的充分釋放,他油畫中的肌理構成了多變的節(jié)奏美、層次美和獨特的質感美,是對傳統(tǒng)油畫的創(chuàng)新。他的筆觸豪放而不松散、簡約而不單調。他的筆觸既不同于魯本斯的飄逸、流動,也不同于哈爾斯的短促、顯露,他常用重疊的筆觸,使一個筆觸疊加在另一個筆之上。同一幅作品中,他經(jīng)常使用各不相同的筆觸處理,即使在透明色罩染時也非常講究用筆的方向、緩急、力度等。例如在一些油畫肖像中,肖像臉部使用塊面的筆觸塑造,而背景采用平涂法。在肌理運用上,倫勃朗主要使用淡灰的棕色底子,再用儲褐色畫出具有金色效果的素描關系。
四、強烈虛實的明暗對比
我們觀察倫勃朗油畫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時就會發(fā)現(xiàn):強烈的明暗對比,大實大虛是倫勃朗油畫的另一大特色,尤其在倫勃朗晚年的油畫作品中十分突出。倫勃朗用大面積的暗部突出重點的亮部,塑造出厚重的“半調子”效果。他不像早期文藝復興的大師們那樣去尋求事物理想的形體美,而是根據(jù)其繪畫思想自由設計光線的特征,從中尋求獨特的個性美。倫勃朗不僅研究天光,對室內光、燭光等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摸索,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其油畫作品三維空間的表現(xiàn)力。倫勃朗的用光技巧是在亮色區(qū)域中交替運用厚涂法與透明罩染法多次覆蓋,筆觸顯露,肌理多變而醒目;暗部則相對沉靜平和,視覺效果較弱,如同霧一般迷朦和神秘。由于不斷地交替使用透明畫法和厚涂法,亮部的色層就越堆越厚,像浮雕一樣,但色彩愈加和諧、明快。暗部色層和陰影中的物象透明而依稀可辨。從整體上來看仿佛籠罩在一片統(tǒng)一的光線之中。處于亮部的畫中人物和物象,由于被投射了強光而散發(fā)出燦爛的光芒,形成強烈的明暗和虛實的對比,從而使整幅作品籠罩在神秘的氛圍中。
倫勃朗身處十七世紀荷蘭繪畫藝術大變革的時期,他的油畫語言是自由、豐富、變化不定的,但又不脫離傳統(tǒng),反而是對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他的繪畫思想是深刻而富有卓見的,是對人們生存處境、精神狀況的最終關懷。他總能以創(chuàng)新的構思和嚴密的作畫程序將其繪畫思想體現(xiàn)得極致完美。在現(xiàn)代人看來是那么不可思議。這些都影響了以后的浪漫主義繪畫,甚至當代許多藝術家的繪畫觀念和創(chuàng)作,都從倫勃朗的繪畫中找到了繪畫特有的認知和激情。
注釋:
①野譯.德拉克洛瓦論美術和美術家.[M]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1981.第228頁。
②(荷蘭).房龍(原著).〔美〕H·W·房龍(改寫).俞洪亮季亞琴(譯).倫勃朗的最后歲月(J二冊)[M].海日: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出版1998(3).第133頁。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