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肥胖是一種常見、明顯、復雜的代謝失調癥,它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青少年體質狀況如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群體乃至國民整體的體質水平,可見肥胖己經不僅僅是影響個人形象的問題,也已成為舉世矚目的青少年健康問題。
關鍵詞:運動處方;青少年;肥胖;減肥健體
一、肥胖的基本概述
(一)肥胖的定義、分類及危害
1.肥胖的定義。以往人們對肥胖的認識僅僅只限于營養狀況的問題,并沒有把它視為一種疾病。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量肥胖疾病的出現,使人們越來越清醒的意識到肥胖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因此,一些專家將肥胖定義為一種常見的、明顯的、復雜的代謝失調癥,是一種可以影響整個機體正常功能的生理過程。這種營養障礙性疾病表現為機體脂肪組織量過多和脂肪組織與其他軟組織的比例過高。[1]
2.肥胖的分類。依據不同的形式,肥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3.肥胖對人類的危害。脂肪是保證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組成部分,人類健康需要合理的身體脂肪比例。
二、肥胖的診斷標準
目前國內外使用的肥胖判定方法有很多種,從實驗的角度看,有以下常用的方法:
1.體質指數法(BMI法):是指體重與身高平方的比值,即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這種測定方法較為簡單。因此,是用于估測不同人群肥胖發生率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但它不能反映體質分布的情況。
2.身高標準體重法:標準體重=[身高(cm)—100]*0.90 ,肥胖度=[實際體重/身高標準體重—1]*100%即可估算出體脂含量。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期,不同年齡、身高者標準體重差別明顯。因此,可采取用身高體重指數來評定是否肥胖。[2]
3.體脂%法:測定和估算體脂%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水下稱重法、生物電阻抗法、皮褶厚度估算法和體水測定法。
4.圍度法。
5.身高標準皮脂厚度和體重評價法。
三、運動減肥健體機制的研究進展
運動減肥健體機制的研究進展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說明:第一,神經內分泌機制研究: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研究主要以腦胰島素的研究為主。第二,氧化應激產熱機制研究:許多專家以游泳運動為例進行了實驗與研究,結果顯示:運動通過提高運動過程中和運動結束后恢復期的骨骼肌UCP3mRNA的表達,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也可視為運動減肥防肥機制之一。第三,運動對OB基因表達及血Leptin水平的影響:目前關于運動訓練是否影響OB mRNA表達的研究多為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運動對脂肪組織OB mRNA表達有下調趨勢。第四,運動對脂肪代謝影響的研究:運動對脂肪代謝的研究多集中在甘油三酯的轉變、成分組成及怎樣減少甘油三酯合成的研究上。
四、運動處方的概念
早在二十世紀50年代美國生理學家卡波維奇(Karpovish,1954)提出過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這個概念,1960年日本學者豬飼道夫首次使用運動處方這一術語,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采用了運動處方術語,從而在國際上得到確認。關于運動處方的概念,各學者表述不一。日本學者加賀谷熙彥.醇(1983)提出;運動處方是以個人期望的體力為目標,并以適應其體力現狀所規定的運動的質和量。
五、減肥健體運動處方的目的及制定原則
(一)減肥健體運動處方的目的
減肥健體運動處方的目的是減少體內脂肪的積累,強鍵身體,提高健康水平。
(二)制定減肥健體運動處方的原則
制定減肥健體運動處方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1)安全性:所制定的運動強度、持續時間和練習頻率應在參加者體質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安全范圍內。
(2)可接受性:運動方式應使參加者感興趣,能堅持下去,運動費用能夠承受。
(3)有效性:即通過一段時間的運動,體重特別是體脂量下降,心肺功能及體質健康程度提高。
六、運動處方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在我國,關于如何科學有效地運動及怎樣來評定運動后的效果,知之者甚少,而這正是科學健身的關鍵所在運動處方卻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10余年來,我國在運動處方方面還是取得一定的成績:我國翻譯出版了日本及美國的運動處方專著;應用運動處方治療冠心病、肥胖病、糖尿病等資料已有不少報道;在醫學院校和體育院校的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的教學中,運動處方己列為基本內容;向廣大群眾宣傳普及運動處方知識,指導群眾進行科學鍛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在國外,運動處方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在日本,一些專家經過了5年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于1975年制定出適合各年齡組的運動處方方案,并出版了《日本運動健身處方》一書。與此同時,日本學者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經過認真的探索,擬出了適合于各種運動處方的醫務監督方案。人們鍛煉前到這些專業康體醫生處測試生理機能、體能情況,在選定適合本人的運動項目,測定練習量的多少,每周幾次,同時康體醫師會告知如何飲食配合運動。
參考文獻:
[1]蘇任偉.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1998,25(2):70-71.
[2]金其貫,劉洪珍.運動處方原理與運用[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8.
(作者簡介:李 鑫(1988.12-),河南鄭州人,男,漢族,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魏然,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李亞楠,鄭東新區永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