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館免費開放,是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都能夠充分享有文化權益的具體體現,政府免費開放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眾多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中重要部分的組成,讓群眾充分享受文化的實惠,讓群眾文化鏈接,那就要做到:基本文化享有充滿活力,多元化的需求充滿魅力,這必將為物質社會帶來一股清新空氣。
關鍵詞: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品牌;建設
一、構建文化館服務品牌的必要性
(一)公共文化服務全面升級需要加強服務品牌建設
在當今社會,文化并進是必然的,凝聚服務團隊,開門接納群眾,對群眾的需求,提供務實服務,隨著國家政策的所向,也是民生民權所向,給公共文化服務部門提出更高的要求,已經成為成為社會發展所趨。
(二)根據自身屬性需要加強服務品牌建筑
為了更加有利于文化服務的有效供給,有利于群眾的充分聚集,有利于優勢文化資源集中共有,在免費開放過程中,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這些文化館,這些特點也會增加難度和不確定性,還會給群眾服務、服務地方,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項目增加一定的難度,因此,群眾文化館需要呈現相對應的運作地點、內容、時間等非模性式。讓人民群眾培養成積極生活、愉悅身心,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活方式。為了更能加強服務品牌,我們應該對農民工子女實習免費開放了舞蹈、書法等門類輔導項目,組織農民工子女參加社會活動,如去演出,寫春聯去慰問現場和光榮院等等。
(三)根據群眾需求需要加強服務品牌建設
文化館免費開放的能力和資源是有限的。為了能夠提升文化館服務能力,建立良性互動的文化品牌,這樣才會產生相對的輻射消費,才能更好的把有限的資源做到最大限度。文化館能否開放不是無限服務,只能是基本文化服務。可當今的社會,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投入,比如城市與城鄉之間都存在于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有的基礎場地設施硬件不硬、要件匱乏等等,人才隊伍的結構和素質都有受制,特別是群眾文化部門,它會制約服務能力、服務項目和服務水準。再次,政府的投入是有一個的界定,即使財力雄厚的地方,經費保障的力度之間直接就影響著免費開放的力度,我們不能讓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免費”這個大餐規模和質量,所以文化館等公共場所一定要加強做到“無障礙,零門檻”,打開大門,真正做到讓廣大群眾進的來。
二、文化館品牌建設的著重點
文化館的美好愿景和免費開放如何能做到跟其它場館不同,一定要有個性化的特點,文化館品牌建設的著力點主要在三個方面。首先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服務提升全方面的要求,文化館應集中打造文化館服務品牌,以集中著力優勢的資源和有限的能力,以品牌凝聚效益、凝聚人才、凝聚群眾、凝聚智慧。其次要克制有限服務的同時做到放大服務效應,建設起服務人性化、規范化、常態化和標準化,最后加強服務隊伍、服務項目和硬件建設。
(一)建立個性服務品牌,讓多元文化服務于社會與群眾
文化館可根據各行業、各方面文化訴求開展系列文化共建活動,如企業機關文化、校園文化、文化共建、社區文化等,免費開放后,要充分的考慮服務的主體和項目是否達到群眾對文化訴求,服務的主體和局部是否跟群眾達到良性的互動和心靈的共振等等。群眾文化服務項目需要把握以下三點:一是要有明確的服務主體,二是要有很好的服務主題,三是要借助活動推動服務主辦方與服務主體受眾間的有效互動。要建立群眾文化的建立和社會充分的鏈接,才能產生有文化、文化視覺、文化溝通等沖擊力和影響力,達到真正的影響與教化,娛人和育人的目的。
(二)建立有效傳播平臺,撐起群文服務的長效品牌
為了讓群眾站得高,看的更遠,可以做三個方面的嘗試:一是攜手電視平臺打造品牌欄目,主動和電視媒體接軌,使公共文化的服務品牌和強有力的傳播平臺有機會充分碰撞。切記不要有“偽娘”賣唱、“鳳姐”發狂、“犀利哥”走場這些具有充斥眼球的節目,理應積極謀劃,善于策劃,主動打開文人的思路,在現有的體制下讓精品藝術和群眾文化融入主流的潮流,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一切文化積極因素和積極力量。二打造群眾文化系統聯動平臺。開展建立一個互動的群文大型品牌活動,可以通過資源有限共享、系統文件傳輸和網絡建立連接等等措施,培養和強化系統意識。三,對已有的平臺外,可以在廣場、公園等其他重要的公共場所擴展固定的戶外文化平臺,打造一定規模戶外宣傳文化積極迎合群眾。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行社會,在電視和網絡等傳媒手段當代的信息時代,公共文化服務免費開放項目一般可以通過廣場健身、講臺展示、培訓展示、展館展示、舞臺展演等系列平臺來呈現出傳媒,讓文化館免費和服務品牌相互結合。無論怎樣,文化館免費開放對于我們文化工作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必將迎來文化事業的又一個嶄新的春天,也許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會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機制,使得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正可以惠及廣大百姓。
參考文獻:
[1]李其惠.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如何發揮文化館的作用[J].四川戲劇,2009(01).
[2]劉波.淺談如何提高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J].學周刊,2011(09).
[3]陳政和.完善服務體系 彰顯公益特色——文化館在構建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J].文化月刊,2009(06).
[4]李雙.文化館(藝術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C].2008.
(作者單位:遼寧省營口市西市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