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都是要與時代相適應的,脫離了時代,該藝術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了,所以任何時代藝術都是要以自己時代為基礎的。當今世界,現代文化,都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這一方向卻又強烈的沖擊著中國油畫的發展,但是現在的一些非主流文化和頹廢粗淺文化的滲透,這讓中國油畫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惑。然而,中國油畫要想在這個多元文化充斥的今天取得很高的成就,就必須要把我們中華民族精神融入到其中,并將其創作永遠植入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中,與此同時,也把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傳播出去。
關鍵詞:油畫;創作;民族精神融合
早在幾百年前,油畫就已經從西方國家傳入到了中國,就在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過程中,油畫就在中國不斷的向前發展。中國的油畫家在對西方油畫的學習和借鑒中,為了創作出更符合中國本土人民審美情趣的作品,在不斷地探索著。隨著社會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中國的油畫也逐漸走向成熟。然而,由于西方國家利用自己強勢的經濟推行著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所以中國油畫家不得不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就在這激烈的沖擊與碰撞中,中國的油畫藝術家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迷惘與彷徨。在這非常時期,中國油畫的發展方向成了倍受矚目的問題,隨著研究廣度和深度的不斷地加深,大多數人認為,中國油畫應該以民族精神為基點,融合西方藝術為一體,這樣來尋求中國油畫的發展之路,這也是比較現實的道路。在其發展的道路上,學習和借鑒西方油畫的技巧和材料,并且在其中融入中華民族的精髓,使其更具中國文化特色,這樣能夠開辟出屬于中國油畫藝術的獨特道路。[1]
一、當代中國油畫發展狀況分析
自從油畫傳入中國后,就在許多油畫家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探索下,油畫發展成為適合中國文化語境的語言,逐漸的,油畫就成了中國繪畫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世人所認可,并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然而,在當今社會全球化不斷推進下,西方的經濟實力不斷強大的影響下,文化觀和價值觀也在逐漸的推行,致使中國油畫過度的現代化,這樣就出現了派別之爭、地域之爭、觀念之爭等矛盾成為中國油畫發展道路中的絆腳石,成為了內在阻力。
當然,不得不承認的是,就在中國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中,這也給不同派別、不同地域、不同觀念的油畫家,提供了更廣闊、自由的發展空間,這也切實促進了中國油畫的多元化發展,但與此同時,這也沖擊到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價值和語言價值的判斷。當面對中國油畫的發展道路上的問題時,走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也就成了中國油畫發展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說,在油畫創作過程中融入中華民族精神,是這個舶來畫種具有濃厚的中國氣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油畫才能得到長遠發展,并有長久的立足之地。[2]
二、當代中國油畫創作與民族精神融合的原則
我們民族性的特點是多民族,多區域。這樣的特點也為中國油畫民族精神的融入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然而,將中華民族的精神融入其中,并不是簡單的、機械的相加,而是要在其繪畫過程中巧妙的,和諧的將內容和形式融入其中,讓人看不出破綻,感覺很和諧,使其想互融合、滲透,相互促進。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立足于傳統文化,創造性地融入民族精神
立足于傳統文化,創造性地融入中華民族精神。自從油畫引入中國后,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但是,西方文化與此同時也是在時刻影響著和沖擊著中華文化。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一些油畫家,特別是年輕的油畫家,熱衷于西方的文化和繪畫藝術,并且盲目的照搬、抄襲、模仿西方的油畫,所以造成了中國油畫在內涵上的膚淺、空洞,缺乏自己的繪畫風格。所以,創作油畫要有自己的風格的,自己的特點,要自覺的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使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并由此來傳播中華文化,使中國油畫具有不朽的魅力。
(二)需要借鑒外來文化,靈活的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
藝術是沒有國界的,繪畫當然也就沒有國界,油畫是從西方引進的畫種,畫家要不斷的吸收其精髓部分,并認真領會其繪畫的內涵。這種學習不是盲目的跟從,模仿,而是需要學習其繪畫技巧,在吸收外來文化精髓的同時創造出自己的繪畫的風格。由于中西坊文化的差異,西方注重寫實,中方注重寫意,而這兩種風格是相互對立的,但是,當你深入探索之后,會發現這兩種風格是相互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畫家應該吸收和借鑒外國油畫的精髓,科學取舍,使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并具有民族性。[3]
三、當代中國油畫創作融入民族精神的具體措施
深厚的人文背景必定承載著一種藝術語言體系,人可以自由的把握宇宙,反之,宇宙也可以把握人類。自然和人情的相融合,給人一種無窮的韻味,從中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在此升華。
天人合一,是以詩意的情懷去體會人生自然的結果。人與自然是一體的,是相互依存的,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隸,也不是自然的主宰,在自然被嚴重破壞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然的偉大與無窮的力量,所以,這便是繼承“天人合一”的意義所在,這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靈紅.當代中國油畫創作與民族精神[J].科技信息,2009(18).
[2]許江.中國油畫的歷史使命[J].美術,2011(01).
[3]李宏偉.近現代油畫創作的中國元素研究[J].藝術百家,2011(S2).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