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登州和萊州地處膠東半島的前沿,自古以來就是山東沿海重鎮。憑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港區條件的優越性,登萊兩州的海運功能在明代的重要軍事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國海運事業的發展譜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關鍵詞:明代;登州;萊州;海運;貢獻
登州和萊州的海運地位在明代相當重要。它們是元末明初抗元餉遼的重要輸送站,是明朝中期援朝御倭的重要前線,是明末援遼抗金的主要物資輸送基地和海上運輸通道。登萊海運是明代海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明朝的軍事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推動了明朝海運事業的發展,延緩了明朝的滅亡。
一、登萊海運在元末明初抗元餉遼中的作用
元末明初,遼東的永平、撫寧、山海三衛和大寧都司、遼東都司常與故元舊將納哈出、完者不花、乃爾不花等發生戰爭,而遼東地區由于連年戰火,百姓多逃難遷移,土地大片荒蕪,糧食生產嚴重不足,經濟上多依賴山東,于是,山東諸海港擔負起了戰略物資和人員裝備北上運輸的職責。遼東抗元明軍所需的遼餉、布花、糧食常常由山東登萊兩地通過海道運往遼東,以供軍需。因此,登萊兩地成為海運遼東的重要始發口岸,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戰略價值。
《明史》記載:“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命湯和造海舟,餉北征士卒。天下既定,募水工運萊州洋海滄粟以給永平”。[1]隨后,山東行省全力以赴,集中糧舶,發“萊州洋海倉餉永平衛”,自此以后海運餉北平、遼東成為定制。洪武年間,登州“海運之船經涉海道……運送軍事等物及軍事家屬過?!保琜2]保障了遼東戰場的物資供應?!皣跖f制,山東、遼東原系一省,山東糧餉、布花命鎮海侯吳禎總丹師萬人,由海度遼,以給軍需。至永樂四年,平江伯陳暄督餉,由登萊至旅順口,歲以為常。” [3]由此可見,從登州、萊州經渤海海峽海運物資到達遼東旅順口,在明初已成為常例。大量的糧食、布花通過海運至遼,不僅保障了遼東戰場的物資供應,取得了抗元戰爭的勝利,最重要的是鞏固了剛建立的明政權,維護了明朝的統治。
二、登萊海運在明朝中期援朝抗倭中的作用
明萬歷中期,明政府為援助朝鮮與日本發生了“壬辰之戰”,戰爭持續了七年之久,登州和萊州一直是明政府支援前線兵源和物資的后方基地和運輸港口,為援朝軍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成為援朝抗倭的堅強后盾。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二月,明神宗敕逾東征將士:“已令所司亟發銀十五萬兩,赍赴軍前,從宜犒賞優恤。仍一面行山東等處召商糴粟,方舟而下?!?還敕諭戶工二部:“所有合用糧草,戶部一面或從山東海道召商高價糴買,或就近輸遠,務使東征四五萬人可夠半年之用?!?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三月,朝鮮國王上疏明朝,請求明政府派兵支援,并乞求明廷求給予筋角、硝黃等軍事材料,以備戰用。明神宗下旨:“救援兵將,立限催發。遲延以逗留論罪。兵行糧從,勢不可緩……再從便發糧,由山東海運接濟,毋得臨期推諉誤事。”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五月,戶部言:“遼東所積米豆及朝鮮見報糧數止二十余石,恐經用不足。請行山東發公帑三萬金,委官買糴運至登萊???,令淮船運至旅順,遼船運至朝鮮。又借臨、徳二倉米各二萬石,運至登萊轉運。得旨:事關軍機,不許延誤。” [3]戶部“請行山東發公帑”,賣糧運至登州、萊州海口,再由淮船運至旅順,由遼船運至朝鮮,說明了登萊一帶沿海對海運軍糧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登萊海運在明末援遼抗金中的作用
明朝末年,登萊海運在明與后金的戰爭中也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是一次規模浩大的海運之舉,基本滿足了抗擊后金明軍的糧秣需要。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東北建立后金政權,開始統一全國。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后金進攻葉赫部。葉赫向明政府告急,明廷派楊鎬為遼東經略,調集軍隊9萬人,并邀朝鮮出兵,欲從四面伐金。大軍云集,糧秣必備。而此時遼東已經幾面受敵,連年用兵,屯田難興,加上不時發生水旱災害,軍民早已困頓,怎能承擔起如此大宗的糧草供應呢?于是,登萊餉遼的呼聲日漸高漲。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閏四月(二十二日),遼東督臣請“借發遼餉數萬兩,同登萊府佐一員,雇船糴谷給遼”。同年五月上旬,河南道御使唐世濟奏稱“用兵宜先議餉”,“吃緊尤在糧運”,因此,五月中旬,朝廷即調山東驛傳道陶朗先為登萊道副使,總理海運餉遼事務。
天啟元年三月,后金攻陷沈陽,明將毛文龍退守朝鮮皮島,大量的糧餉軍火由山東半島輸入,登萊海港成為海運的重要基地?!皻q餉八十萬,皆從登州到達皮島中,而遼地一切參貂之屬潛市中土者,亦由登地內輸”。天啟二年(1622年)十月,登州通判王一寧奏:“委領海兵三千解餉金五萬,渡海接濟毛文龍。”天啟五年(1625年),明熹宗命登州巡撫“刻期以運糧朝鮮,量行救振,以資屯牧”。大量的山東糧餉運往朝鮮,不僅滿足了駐扎在朝鮮的明軍所需,也幫助了朝鮮軍隊。
綜上所述,通過登州和萊州的海運至朝鮮的糧米為明軍提供了充足的戰爭給養,其后勤支援成為中朝聯合抗金,駕馭戰爭勝負的關鍵,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后金的進攻,暫時鞏固了明朝的統治,延緩了明朝的滅亡。
四、結語
膠東半島的登州和萊州因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海運便利的交通優勢,對中朝關系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在幫助遼東抗擊元朝殘余勢力、援朝抗倭和援遼助朝抗金的軍事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登萊的海運交通在今天在將來也必定會為中朝人民的世代友好與和平交往作出新的偉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明太祖實錄[M].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
[3]明神宗實錄[M].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
(作者簡介:馬國妮,女,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0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