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的重要性出發,著重分析了當前湖南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關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標準的建議。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 建設標準
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的重要性
在當今科技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網絡已成為人們進行社會交流的一個平臺,而湖南省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的出現,無疑是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創新,因此加強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包括:
1.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當今幾乎所有的高職大學生都在通過不同的方式接觸互聯網,這是因為互聯網縮短了時空的距離,使不同城市、不同學校之間學生的快速交流成為現實,為高職大學生進行人際交際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他們在網上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對信息進行選擇、判斷和整合,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很容易導致高職學生對西方社會的生活方式、政治觀點由欣賞走向趨同,從而沖淡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果,這對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雖然高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從我國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高職學生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表現為:傳統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內容陳舊,更新不及時,與學生現實結合不緊密,參與師生人數少,網站點擊率并不高,并沒有達到對廣大高職學生進行網絡思政教育預期的效果。因此,尋找新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媒體是非常緊迫而重要的。湖南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的開通與建設為新時期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全新的模式。為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開辟了新的途徑。
2.湖南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是湖南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需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發展經歷了由黑板粉筆型教學轉向了多媒體技術教學,再由多媒體技術教學型轉向網絡、多媒體技術結合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正是網絡、多媒體技術結合型教學的典型平臺,教師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把自已的教學理念、教學體會、課程資源等及時上傳到職教新干線上,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的及時更新;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空間上創建各類交流群組,通過設定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交流,實現學生小組學習和協作學習。對于大學生而言,一是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資源,讓他們可以隨時學習感興趣的知識;二是可利用空間提出疑惑、提交作業和進行考試等,讓教師予以及時的點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三是學生通過個人空間的制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性、主動性,為創新湖南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找到有力的抓手。
二、當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從湖南省開展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以來,許多高職院校以職教新干線師生空間建設與使用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的改革,逐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共用。盡管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1.過于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數量。許多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初期,明確規定對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的關注指標主要體現在以數量為主,如有的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的標準就是主要包括“文章數量300篇”、“視頻數量50篇”、“交流互動500次”、“文章瀏覽次數10000”、“視頻觀看資料次數500”等幾大指標,并且強調這幾大指標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任務。為了完成各項空間建設指標,許多教師和學生日夜加班加點,形成一個上傳資料的“空間建設大躍進”:為了完成文章上傳數量,有的教師和學生人為地把一篇完整的論文拆散成十幾篇的小片段;為了完成視頻上傳數量,有的教師和學生人為地利用視頻分割軟件割成許多小視頻;為了增加交流互動次數、文章文章瀏覽次數、視頻觀看次數,有的教師和學生直接利用軟件刷屏等方式。這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的資料有數量、沒質量,背離了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的本來目標。
2.空間資源建設的積累零碎、不成體系,不能貼近學生實際。綜觀湖南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個人空間,一是目前許多還是各自為陣,空間內容重復較多,雖然有很多有價值、可用性很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但由于無序、無體系性,查找不易,被淹沒在這“混亂之中”,從而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二是空間資源建設不考慮學生的興趣、學習水平及他們的需求,不能貼近學生的實際,并沒有達到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政教育預期的效果。因此空間資源建設有待加強,空間資源內容需要進一步優化、整合,只有采取各種有效方法吸引學生通過空間自主學習,而不是讓空間的海量資源閑置,空間資源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活力的資源。
3.空間的應用創新不夠。目前,很多老師對于空間教學,更多地停留在空間批改作業,僅僅把空間教學看作是換了一種教學媒介,教學的思想和觀念還沒有適應空間教學革命的要求。教師應用空間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還不夠,還不能很好地利用群組交流互動,創建空間課程學習導航等等,從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輔導解惑的開放式空間教學新方法,營造更好的學習氣氛。
三、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標準的思考
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這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去建設。
1.欄目設置規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個人空間必須設置個人展示、我的課程、課程拓展資源、個性化欄目等四塊基本欄目,欄目名稱可自行擬定。主要欄目內容有:(1)個人展示欄目:上傳個人簡介,主要突出個人經歷、資歷、專長。(2)我的課程欄目建有以下子欄目:課程介紹、授課計劃、課程標準、教學方法手段、課程教案、教學課件、課程視頻、課程案例、課程作業、課程考核等教學資源。(3)課程拓展資源欄目可建以下子欄目:師生互動:建立班級群組,在網上發起討論、在線答疑、點評交流;關注瀏覽學生空間、給學生留言,利用空間批閱作業等。(4)個性化欄目可設置以下子欄目:根據教師個人興趣、愛好等設置“我的博客”、“好書推薦”、“教學體會”、“政策解讀”等個性化欄目,自創特色內容,展現個人風采。此外,還可以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增加建設內容。
2.能夠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進行空間美化。信息技術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建設空間的重要武器,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要求教師能夠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圖像處理技術、視聽處理技術、語音處理技術、網絡網頁技術將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在空間里進行圖文并茂的展示,空間頁面布局合理、美觀大方,文本的修飾合理。圖片、flash的使用和修飾合理清晰美觀。把原先枯燥無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轉變成集各種媒體之長、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學習內容,讓每個大學生進入你的空間都能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教新干線空間內容豐富多彩。職教新干線空間就是學校講臺。建設空間的主要目的是面向思想政治教學,而在職教新干線中每個教師空間都是一張講臺,每張講臺下面坐的大學生既可能是本校學生,又可能是自職教新干線中的所有居民。早在上個世紀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將講臺搬到職教新干線空間上去正是這一精神的落實。這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的偉大創新和變革,也對教師空間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做好常規的備教材、備教法更增加了備內容、備展示,促使教師以更認真、負責的態度開辟每一堂空間課程,達到精益求精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建設時,必須注重空間內容的建設。做到:空間內容組織恰當、內容可讀性強、圖文并茂、有必要的鏈接設置。課程資源建設充分,有完整的授課計劃、課程標準、課程教案、課程課件、有高質量的視頻庫、案例庫,有先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思想。
4.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使用效果好。教師能經常利用空間進行教學、作業布置、考核,指導學生利用空間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空間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媒體來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師生交流的多向性。在職教新干線空間上,一是教師能夠通過設置群組討論,引導廣大學生發言,教師可以同時和許多學生進行交流,并且這種空間交流不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因而交流可以更充分、更廣泛。二是師生之間能夠經常通過留言、發私信、展開群組討論,教師對學生提交的作業給予評論,學生通過瀏覽教師的課程資源提出問題,實現了交流的多維度。三是師生之間能夠經常通過群組討論互相學習,互相進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生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指導教師。如在空間美化方面、電腦技術方面,部分學生就比教師做得要好些,教師也可以就此向學生學習。另外,學生和學生之間也可以開展廣泛的交流與討論,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由傳統的“師教生受”型的單向交流轉變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雙向互動。
參考文獻:
[1]林海春.基于世界大學城平臺的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9).
[2]劉洪宇.空間革命——高職院校開放發展的新起點[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3]章仙蹤,李倫娥等.搭建數字視頻課堂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解決現場教學難題——湖南職業院校推廣空間教學[N].中國教育報,2012-2-4.
本文系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招標課題“改造提升傳統教學,推進信息化與職業教育的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論課‘職教新干線’空間教學為例”(編號:ZB12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2012年度湖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思想政治教育‘職教新干線’空間建設研究”(編號:12C107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