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正在蓬勃發展,高職院校作為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高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高職院校的發展如果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不能忽視思想政治工作,本文針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探討如何開展相關工作。
關鍵詞: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工作 工作現狀 解決對策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使得高職院校這一類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高校快速發展起來,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學校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域面臨嚴峻的挑戰,盡管廣大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者都在積極探索和努力思考,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目前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需要探索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思政工作者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建設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有著必不可分的聯系,思政工作者的素質直接影響高職院校思政工作的成效。如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建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制度落實不到位。當前高職院校對思政工作重視程度與普通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專職思政輔導員而言,許多高職院校都沒有把輔導員納入正式的編制中,客觀上增加了這一隊伍的不穩定性。同時,不少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者是由教師兼職擔任的,并沒有將思政工作落到實處,這些教師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外才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影響。(2)個人能力有待提升。在高職院校擔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多數為青年教師,他們有一定理論水平,有成熟的價值觀體系,對于新生事物易于接受,但是缺乏社會經驗,很多知識都停留在理論方面。同時他們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認識不夠,不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缺乏深入淺出的教育方式。(3)教育方式有待改進。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者大都畢業于普通高校,對傳統的高校工作模式較為認同,有時會把普通高校的那一套模式運用于高職院校,他們習慣于松散的教育管理,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與高職院校的實際不符,往往不能從學生本身出發考慮問題。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與實際結合不足,方法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質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的思政工作也是本著這個主旨的。但是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開始歷史并不長,缺乏必要的經驗,同時思政工作者對學生的思政狀況、心理水平、道德品質的了解不能僅僅停留于理論層面。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的兩課教育,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也僅僅停留于課堂的授課,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與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課堂的授課與實踐指導相互脫離。一些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平均每人需要指導三、四百學生,他們同時承擔著就業指導、思政、生活指導等工作,為此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往往使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注重表面上的教育,忽略與學生實際的結合。
(三)對高職學生的教育方式缺少時代感,引導方式需改進。
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特殊性讓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區別于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有些學生存在理念缺失,信心缺乏,沒有長遠奮斗目標等現狀。同時高職的學生更加容易違反日常行為規范,如喝酒,抽煙,通宵上網等。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者明顯缺少有效的方法。他們對學生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這些方式在學生眼中往往是老生常談,不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同,更不可能憑借這種方式與學生互動。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行為規范的過程中,很多思政工作者多用批評教育的方式,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缺乏必要的溝通,很難讓學生認同并改正。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素質。
(1)加強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者隊伍建設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關鍵。為此,高職院校要抓緊落實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相關制度。將專職思想政治輔導員按照一定人數配比到位,將輔導員納入正式編制中,同時為輔導員開辟上升的通道,穩定這支隊伍。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者選擇上,減少兼職教師數量,如果在專職管理者數量不夠的情況下可以選取部分教師協同專職管理者開展工作,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2)高職院校學生因其存在的特殊性,高職思政工作管理者應該將工作的重點落到實處,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選擇深入淺出的教育方式,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同時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者應該注重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積極與學生溝通,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自身實踐能力提升的同時可以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出合適的指導。(3)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者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結合學生實際開展教育工作。大家可以利用青少年喜歡團體活動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活動,使思想政治工作變得更有樂趣,如此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就會得到體現。
(二)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貼合學生實際,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效率。
在發揮“兩課”教育主導作用的同時,改革其內容。在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同時,使教育內容進一步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大家可以結合學校的體育、文藝、科技等元素,在開展活動的同時加入思想政治的內涵,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另外,我們也可以將思想教育與學生將來的就業相關聯,開展社會實踐,如開展公益活動,社會調研,志愿者活動等,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養他們的優秀品質。
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力爭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為此利用多種渠道多元化的開展工作非常必要。如在黨建的過程中,輔導員協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開展課內、課外黨員培養,利用黨建這一途徑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檢驗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在黨建的過程中,適時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完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結合學生實際,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效引導學生。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者對待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簡單的灌輸式教育已經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育方式的改進上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使得網絡成為獲得信息主要渠道之一,當代大學生甚至視網絡為自己大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上課以外,上網在日常生活中占到非常大的比例。網絡的普及與發展會帶來知識更新的便捷,但是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網絡世界受到的影響需要我們關注。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效轉化,依托團委、學生會的力量建立紅色網站,將相關的文字資料進行視頻化、圖像化,用形式多樣的支撐材料將純理論的材料來擴充。(2)引入職業規劃指導,樹立終身學習觀念。高職院校的學制大多采用“2+1”的模式,即兩年的理論學習,一年的實習。因為這個特殊性,思政工作者,要在學生入學伊始就開展職業規劃指導,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在開展職業規劃教育的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元素融入其中,使教育方式更加接近學生的實際,在有利于學生積極就業的同時,也有助于他們的長遠發展。(3)樹立榜樣作用,用先進典型來引導學生。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經歷了高考的失敗,面對那些本科院校的高中同學,他們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陰影,不少學生在剛入學的時候都覺得十分迷茫,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同時對學校的組織紀律規范又極為抵觸。作為思政工作者就要在這些關鍵時刻,用自己積極的理念來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尋找畢業生中成功的典范,宣傳優秀學生的事跡,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幫助他們重樹信心。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新的時代將面臨許多新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積極轉變觀念,才能將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特色,做出成績。
參考文獻:
[1]熊玲君.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現狀分析及其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5(7).
[2]王洪軍.對當前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問題的思考[J].科教探索,2007.
[3]徐晶.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6).
[4]倪洪章.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方法研究述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5]杜愛靈.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教育與職業,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