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是由人聲唱出來的帶有語言的音樂,語言與音樂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兩者相互作用就形成了聲樂語言。只有正確嫻熟的應用聲樂語言,聲樂演唱者才能夠在整個演唱過程中將作品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思想表達出來,達到字正腔圓的效果。所以,大學生應該要在對音樂作品的語言有著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發現聲樂與語言之間的相同之處,加深對于聲樂語言的揣摩和體會,靈活運用語言和旋律,讓整個演唱能夠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將主要對聲樂中的語言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并提出培養學生運用聲樂語言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聲樂語言;字正腔圓;嫻熟;應用
1如何理解聲樂中的語言
1.1明確語言與音樂(旋律)的關系
聲樂是由人所長出來的帶有語言的音樂,語言在歌舞表演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語言是聲樂演唱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基礎部分,音樂是聲樂語言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聲樂演唱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有了音樂與語言的結合,音樂作品中所具有的情感才能夠完全表達出來。
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有些學生會過分注重咬字,對旋律就有點忽視,這就讓別人在聽他演奏的時候有明顯的旋律不清晰的感覺,覺得是在說歌;還有一部分的學生卻是相反,他們太過注重旋律,咬字模糊不清,都聽不清這是在唱的什么。這些都說明,忽視樂曲的旋律,強調用語言來帶動旋律,這就成了有辭無聲,歌唱的意義也就無法表現出來,相反,若是只注重旋律,放松咬字的清晰,那就會讓聽眾無法挺清楚其中的歌詞,久而久之,就產生厭惡情緒。
總之,聲音是歌唱的本質,字詞是歌唱的基礎。歌者一定要能夠處理好字與聲之間的聯系,要能夠運用聲樂語言來提高自身的歌唱效果,要明白音樂與語言是分不開的,只有兩者緊密相聯,才能夠真正演唱成功一首樂曲。
1.2善于運用“聲樂語言”才能實現“字正腔圓”
字正腔圓是戲曲歌曲演唱中的最高境界,更是廣大聽眾對于演唱本身所提出一種審美方面的要求,在理論界,字正腔圓是用來對民族音樂數百年發展經驗的總結和概括。正因為字正腔圓代表的正是一種美學的要求,是對經驗的概括,所以,對于普通的演唱者來說,并不是知道字正腔圓就能夠將這個要求完美的表現出來,想要得到這個標準,還需要對于自身的技術細節進行全面的訓練。
歌唱中的字正與腔圓其實是不同的概念,只有當兩者都進行統一的時候才能夠達到聲樂藝術所追求的目標。在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要能夠經過歌唱時所需要的呼吸、發聲以及共鳴,在經過正常的呼吸,各個共鳴腔在經過調整之后,就能夠經過口腔、胸腔以及頭腔的共鳴,聲音就能夠變的立體化,這樣就能夠得到腔圓的效果;而要能夠達到字正,還需要演唱者將每一個字都唱準,唱清楚、唱到位。聲樂藝術是將人的聲音、語言以及音樂等等方面的手段都綜合在一起,通過演唱表現出來。所以,要能夠充分掌握漢字的語音結構和正確的發音方法,才能夠在歌唱當中將字唱的符合要求。
1.3運用科學練習方法。追求吐宇的清晰與完整
在歌唱的過程當中曲與詞都會發生一定的延伸和變化,每一個字和音都會受到一定的音符時值得限制,而咬字以及吐字是否準確將會對歌曲內容以及情感的表達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一定要能夠在規定的時值之內對于各種因素所占有的時值比例都進行合理的安排,以便能夠在咬字以及吐字方面做得更加準確和完整。為了實現這一個目標,在我國傳統唱法中,就將字分成了字頭、字腹以及字尾三個方面來進行處理,在演唱的時候通常也都是采用出聲、引長、歸韻的方法,逐步形成“四呼、五音、十三轍”等咬字和吐字的理論,所以,在聲樂的訓練過程中,大學生應該要繼承并且運用這些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字正腔圓的訓練。
2如何培養學生運用聲樂語言的能力
音樂是一種抽象的時間和空間藝術,可是聲樂語言的訓練確實具有著具體和實踐的特征。學生一定要能夠根據教師的引導,按照一定的步驟,遵循科學的規律去練習,逐步達到字正腔圓的效果。當學生接觸到一些新的音樂作品的時候,就應該按照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聯系,以便能夠嫻熟的應用聲樂語言。
2.1認真地朗誦歌詞
學生一定要能夠認真的朗誦歌曲的歌詞,這是為了能夠對于歌詞有個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夠表現出歌曲內涵,抒發出自身的音樂情緒。另外,認真朗誦歌詞,還是為了能夠訓練自己對于氣息的控制能力。聲樂演唱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能夠有足夠的氣息來支持,通過大量高的朗誦,能夠讓學生對于氣息的運用進行訓練,以便能夠獲得氣與聲之間的統一,最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加強對于語言的感悟。通過認真的朗讀,對于歌曲中每一個字都具有清晰的發音,從而做到準確,清晰的吐字。
2.2跟著旋律、帶著音高朗誦歌詞
在漢語語言構成的因素中,主要有聲母、韻母以及專用調構成旋律的兩個因素主要是音高和節奏。任何旋律的造型都是來源于語言音調,語言音調對于吟誦音調具有一定的影響,吟誦音調對于歌唱的音調又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一定要能夠跟著旋律,帶著音高來朗誦歌詞,要能夠將語言中的音高和節奏作為自然歌唱的必要因素。
2.3在音高朗誦的基礎上帶著韻去朗誦
帶著韻來朗誦歌詞,就是要能夠緊緊把握住歌詞所具有的主韻,也就是韻腳,要能夠在朗讀的過程中將韻腳的發生進行強化。在歌唱中對于語言進行處理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在咬字以及吐字方面,要能夠進行準確的收音和歸韻。歸韻,就是要能夠對詞韻的音韻,進行收尾處理,主要是用收音來輔助結束字音。其實,也可以是用吃音的方法來突出歸韻,這樣就可以強化歌唱中所蘊含的語氣和語勢。
在演唱或者是欣賞一首音樂作品的時候,人們最看重還是演唱者是否能夠做到字正腔圓,每一首作品中的詞都具有其獨特的韻腳,通常都是在歌詞的母音上將韻腳的長音以及歌曲的特點表現出來。所以,再經過朗誦練習之后,就能夠將愛神對于歌詞中韻腳的熟悉度,字與字之間的歸韻以及收音的特點也能夠更加的清晰,掌握程度也就更加牢靠,這樣才能夠將一首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內涵充分演繹出來。
2.4在音樂和韻律的基礎上融入旋律
學生還應該在加強語言訓練的基礎之上,結合聲樂演唱的具體實踐,跟著旋律,將這些具有音高的字都聯系在一起。在氣息的支持之下,正確把握歌曲的節奏,清晰流暢的演唱中歌曲的歌詞,將曲調和音調進行結合,呈現出字正腔圓的效果,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聲樂語言進行嫻熟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淑珍.論聲樂語言及其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03):101-103.
[2] 顧曉丹.腔圓字正 字字珠璣——淺談聲樂語言藝術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06):73-77.
[3] 黃敏姣.民族聲樂演唱語言訓練技巧[J].藝術教育,2013(01):57.
[4] 江聞.民族聲樂中普通話演唱的訓練特征[D].華南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