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音樂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利用音樂教育的手段來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呢?本文從高校音樂現狀及教學實踐出發,系統論述了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音樂教育的關系。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1高校音樂教育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促進
(1)音樂教育有助于舒緩身心,建立良好的心理機制。音樂的發展有著古老的歷史,被稱作最早的藝術之一,對人類精神文明世界的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音樂作曲家莫扎特很早就說過:“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唯有音樂是最高尚、最純粹的、最觸動靈魂的。”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音樂的獨特的藝術魅力。而近代也有研究表明,當沉浸在音樂中,完全投入到一首節奏緩慢、旋律悠揚的樂曲中,有助于舒緩身心,釋放壓力,使得心情趨向平和,因而得以放松。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黃金時期,一方面,面對著來自于學業的壓力,另一方面又面臨著就業的壓力,在心理上容易產生不安、惶恐、落差大等負面情緒,而音樂教育能夠發揮音樂本身的美,來促進學生發現更多的美,沉浸在音樂的氣氛中,陶冶情操。甚至可以通過音樂的美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精神追求,健全學生性格。近代有科學研究表明,音樂能夠有效緩解人的煩躁情緒,常聽音樂的人在壽命的長度、心理的健康程度上都遠勝過不愛音樂的人,由此,音樂對于健康心理形成的作用可見一斑。
(2)音樂通過鑒賞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自身素質追求。作為一種古老的音樂形式,音樂在當今的發展中擁有了越來越多元化的發展形勢、形態等,有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輕音樂、搖滾樂、重金屬、朋克等等,這些音樂形式之間本身并不具有好壞高下之分,但在具體的創作上,卻有著鮮明的審美取向優劣的差別。通過高校音樂課堂,促進學生自覺在高雅的、有著較高的審美追求的音樂形式中得到熏陶,促進綜合素質的培養,拓展審美鑒賞能力,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設問,一個喜歡鳳凰傳奇、《愛情買賣》的學生,在見識上、對事物的認知上的程度與一個深受古典交響樂影響的學生比,相差又有幾何呢?
(3)音樂教育能夠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建立起積極、良好的生活態度。音樂同其他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一樣,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曾經說過:“我的一切音樂創作的源頭都是生活。“他就曾經在聽到雨天的雨點敲擊地面的聲音時創作出膾炙人口的《雨中交響樂》,名噪一時。因此,生活中充滿了音樂的身影,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麗。通過高校音樂課堂,培養學生感受美、發現美的能力,從而細致觀察生活,提高審美能力,在良好的生活氣氛中建立起良好的、積極的生活態度,幫助大學生完善自身綜合素質。
綜合上述,音樂教育對于大學生素質的培養非常重要。而高校音樂課堂應當如何不斷發展,順應需要,以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拓展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思考:
2如何讓音樂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發揮更大作用
(1)建立高效課堂模式,易懂的教學方式為主。在此前的高校音樂課堂中,主要以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為主,對于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世界觀、思想成熟的大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顯然是不夠的,而這也是造成高校音樂課堂效率低下、學生上課率不高的一個原因。在高效音樂課堂教學中,首先應當充分發揮音樂的多元性與開放性,用鑒賞、評說、合作、參與的形式,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參與程度,讓學生在自由的參與中真正融入到課堂中來,同時,在參與中鍛煉膽量,提高綜合素養,培養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等。如,我曾經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著名的歌劇《天鵝湖》的選段,并向學生們生動地講解了《天鵝湖》的故事,然后讓學生們討論,在這個故事里,你們更喜歡誰?如果讓你們來寫屬于自己的《天鵝湖》,你們會怎樣做?學生們分成小組討論后,給了我許多精彩的解答,還有許多學生將它和奧斯卡經典電影《黑天鵝》聯系在一起,講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現代《天鵝湖》故事,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然后,我讓學生們根據這個劇本排練了一出《現代黑天鵝》,并在學校藝術節上進行表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通過這一系列的舉動,學生們對于藝術作品本身的理解越發深刻,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創造能力、表演能力、解構能力等等,對于綜合素養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注重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綜合素質的培養,有效選擇教學內容。音樂世界是廣袤的,通過對于教學素材的有效選擇,讓教學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實踐性、思考性,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動自發的去探尋音樂背后的故事和力量,從中獲得啟發,得到經驗和總結,讓教學顯得更加的主體化,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是高校音樂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的飛躍的重要體現。在學校期末考試之前,學生們普遍感覺到壓力較大,心情煩躁。針對這樣的心理,我給學生們上了一節輕音樂鑒賞課,當賈鵬芳的《睡蓮》在教室里響起的一刻,有許多學生都陶醉的閉上了眼睛。在學生們鑒賞音樂的同時,我向學生們介紹了輕音樂這一音樂形式的由來、發展、特點等,同時重點介紹了當代輕音樂大師賈鵬芳的生平,創作《睡蓮》這首歌的音樂背景。學生們都沉浸在《睡蓮》的優美意境里,在音樂的熏陶中,不知不覺就放松了因為準備考試而高度戒備和緊張的神經,并且,對輕音樂這一音樂形式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有許多學生在課后表示,這堂課讓她們學會了在音樂中面對壓力、解決壓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抗壓作用。
(3)利用多媒體資源,建立優質課堂。大學生對于信息的發展、技術的飛躍有著十分靈敏的感知,因此,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高校教學課堂,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順應大學生身心需求的需要。并且,音樂這一形式決定了需要通過多媒體手段綜合進行呈現,以求全方位、立體化的最大程度展現教學內容。在給學生們播放歌劇《胡桃夾子》選段時,我先是播放了一段《胡桃夾子》的現場表演視頻,然后播放了一組有關于其創作背景的介紹flash動畫。隨后,從網上遠程信息庫中提取了介紹原作者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簡介,背景簡單明了。同時我還讓學生們下課后自己觀看、聆聽《胡桃夾子》全劇,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出音樂劇的主題,感受它的獨特魅力。通過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使用,學生們對于這出戲劇有了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立體的了解,在充分的了解與鑒賞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立化的審美認知,促進獨立思維的形成和發展,讓學生在學習中進步,在綜合中發展,在提高中得到飛躍。
3總結
高校音樂課堂的建設,和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建設高校音樂課堂,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需要高校音樂課堂來實現,用風度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靈活化開展課堂建設,一定能夠培養出全方面、多元化的當代大學生。
參考文獻:
[1] 于淼.淺析高校音樂課堂中的增強效果[J].才智,2010(28).
[2] 廖丹.現代教育技術與高校音樂課堂教學[J].藝術教育,2006(03).
[3] 黃少渠.普通高校音樂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4(09).
作者簡介:侯俊彩(1976—),女,河南新鄉人,新鄉學院音樂系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教學及民間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