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聽覺障礙人群的特殊性,從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出發,本著達到產品使用無障礙的目的,分別從使用者、產品和產品使用環境三個角度進行分析,闡述了針對聽覺障礙人群,在產品操作界面設計中的一些問題及其改進研究,從而實現真正的使用無障礙。
關鍵詞:聽覺障礙;操作界面;無障礙
0引言
無障礙設計作為一個針對所有人的通用設計,在當今社會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涵義。它不僅僅是城市道路和建筑中的盲道、音響交通訊號和坡道,也不僅僅是公眾傳媒上的字幕和手語,它更重要的涵義是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資源的機會。
在有障礙人群中,聽覺障礙人群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群體,產品設計中更要充分考慮聽覺障礙人群的特殊性,針對其自身的特殊性,消除聽覺障礙人群在使用中的困難和不便之處,體現設計的人文關懷。
1聽覺障礙人群的特點
聽力障礙是指聽覺系統中的傳音、感音、聽神經等和其各級聽中樞發生病變,聽功能出現障礙,發生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在生理方面,聽力障礙人群不像盲人,肢體殘疾人那么直觀,他們表面看起來與常人無異。在心理方面,聽力障礙人群有其特殊的地方,他們心理緊張,情緒容易激動,敏感,自尊心很強,情緒反應強。
經過研究,聽力殘障人群的視覺搜索能力更強,在相同呈現項目數下,聽力殘障人的反應時間比正常人的反應時間更短,視覺搜索能力比正常人的視覺搜索能力和視覺記憶力更強,雖然聽覺障礙者在聽覺方面存在缺陷,但是他們在視覺注意,視覺表象,運動表象和視覺記憶的能力都高于正常人。
因此,我們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聽力殘障人群的特點,從生理和心理方面對其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消除聽力殘障人群與產品交互過程中的障礙,方便聽力殘障人群的使用。
2無障礙操作界面設計的簡述
2.1無障礙操作界面設計的內容
“有障礙者”包括了殘疾人、老年人、嬰幼兒、孕婦、推嬰兒車的母親、傷病患者甚至攜帶重物者等。他們不得不長期困在家中,成為人類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給家庭和國家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因此,幫助、扶持殘障群體克服障礙,重新回到社會生活中來,是國家與社會的責任。無障礙設計作為一種社會補償、扶助和未雨綢繆的舉措,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從設計的目的來看,產品操作界面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有效地獲取產品的使用功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從工業設計的立場看,功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將是一致的目標。產品功能分析與無障礙交互設計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消除有障礙人群在產品的操作和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中一切障礙,使其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獨立的正常的操作和使用產品,并且能夠準確地接受品所提示的信息。
2.2無障礙操作界面設計的意義
無障礙操作界面設計是基于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提出的隨著老年人及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人數的增加,無障礙設計則更具有意義。無障礙設計中從有障礙人群的角度進行設計,綜合考慮有障礙人群的各方面特點,包括其生理與心理方面的因素,通過在設計上的優化和改良,使產品滿足于弱勢群體的特殊要求,使其能夠像常人一樣進行操作和使用。無障礙設計提高了弱勢群體的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弱勢群體及其家庭成員的負擔,滿足了其健康和發展的需要,體現了對人性的關愛,同時也創造了和諧的社會環境。
3聽覺障礙人群在人機交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研究
根據聽覺障礙人群在勝利及其心里方面存在的特殊性,從人、產品及環境三方面,分析其在與產品的人機交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些研究,消除聽覺障礙人群在使用過程中的困難,達到無障礙操作的目的。
3.1從人的角度
無論是先天或后天的殘疾者,其內心深處都有某種自卑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一般表現為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身體有缺陷,或想象得那么嚴重,一些殘疾者甚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給別人帶來幫助。聽覺障礙人群由于其在聽覺方面的缺陷,對產品所提供的聲音方面的信息提供存在一定的困難,比如,在聽覺殘障人的家中,無燈光顯示的門按鈕,來訪人在門外干著急,室內的人毫無所知,這個門就成了“障礙”。
同時,要注意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的心理反應和心理需求。例如,一款供聽覺障礙者使用的助聽器,助聽器的使用方式和造型模仿耳機的設計,使用的時候看起來就像在聽音樂一樣,這樣既保證了產品功能方面的需求,同時產品也沒有凸顯出是專門為殘疾人應用的產品。
3.2從產品的角度
產品設計不完善的地方,必然會給聽覺障礙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帶來很多不便之處。對于主要靠視覺接受產傳達的聽覺殘障人群來說,視覺信息的提示非常重要。目前市場上供其使用的產品,在產品信息的傳達方面,存在信息量過繁多,提示信息的主次不分明,而且信息提示設計得過于平淡,對于長期用眼的聽覺障礙人群來說,會引起使用者的視覺疲勞。針對信息的提示方面不足,應當滿足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信息的簡化,在保證其信息準確度的情況下,盡量降低其復雜性,避免多余信息干擾視覺感知。
其次是將信息分級、分組、分區,將復雜的事物分解成較為簡單的部分,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和理解復雜的信息如可以將功能相關的部分構成“功能組”,然后分區布局。例如鍵盤,其操作鍵眾多,極容易造成認知障礙,通常將字母鍵、數字鍵、方向鍵等分別分組,按區域布置,便于識認及操作。同時,還要結合色彩及形態、標注等方式,對于重要的使用頻率高的部分應該不知在使用者視野和操作的最佳位置。
對于信息平淡,容易引起疲勞這一方面,應當采用多種信息提示的方式,我們可以增加動態的、發光的信息提示,除了視覺信息提示以外,對于聽覺殘障人群來說,還可以通過觸覺時期感受到產品對其提示的信息。
另外,產品的信息提示可以用產品的語義表達來指示操作方式,用形狀、色彩、材料、尺寸、方向、位置的組合來表示不同的操作,使產品提示的信息易于理解,做到不言自明。
3.3從環境的角度
產品的使用環境是影響產品與使用者關系的外界因素,使用環境不適合時人們對產品的認知程度會大大降低。
對于聽覺障礙人群來說,給予其對產品認知方面的特殊性,我們要更加注意產品的信息提示與周圍環境的配合。首先要考慮到光環境中的強光、眩光的問題,還要考慮到弱光環境下的視覺接收能力。
另外,還可以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加以改善,使觸覺、視覺信息共同發生作用。比如用形態的凸起或凹陷作為暗示,用表面肌理的粗細對比進行區分,用形狀的不同表示產品不同的操作方向,這一點類似于前面提到的針對于視覺障礙者的設計對策。對視覺的干擾,常常把機殼設計成亞光甚至帶壓花紋理的材質,最大程度地吸收光線。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們操作產品的過程中,面對來自于聽力障礙人群對于產品信息的認知障礙,設計師要采取相應的設計策略,實現使用者和產品之間的認知無障礙,使我們進行無障礙設計的目的所在,也是我們提升產品價值、進入無障礙社會的關鍵。究其根本,無障礙設計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 吳丹.通用設計思想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4.
[2] 王甦,汪安圣.認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 羅仕鑒,朱上上,孫守遷.人機界面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 劉連新,蔣寧山.無障礙設計概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鄭建楠(1984—),女,河北人,燕京理工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