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技術能夠迅速直觀地傳達視覺信息,因此對美術教學有著廣泛的功能意義。本文通過探討在高職美術教育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美術教學的基本特點和方式,來探究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對美術教育走向現代化教學的積極促進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美術;形象性
多媒體技術從上世紀90年代進入我國,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從無到有,到現在基本普及,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輔助教學手段,它把圖像、文字、音樂、視頻動畫等各種功能融為一體,在美術教學中把直觀生動的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美術教學變得符合其自身的規律。
1運用多媒體技術,體現美術教學的形象性
傳統的常規教學是以教師大量的講述,學生聽講為主,這種方式對于美術課程的講授有著很大的限制。特別是作為美術理論課 需要以作品來說話,沒有圖片展示,僅憑老師講授和板書很難描述作品的面貌,又或者借用教材上的圖片,往往過小甚至是黑白圖片,不能體現美術課程的教學特點。
大量的實驗研究證明,人類從各種感官獲取的信息中,視覺與聽覺提供的信息量所占比重較大。在聽覺和視覺當中又以視覺的記較為深刻,在視覺形象中圖形又較文字更加直觀,這也是在美術教學中大量應用多媒體的理論基礎。再結合高職學生的年齡階段,他們往往20歲左右,正是好奇心,探索心理較為強烈的階段,通過多媒體的美術教學方式,也能較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多媒體教學融合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現代技術手段,使得教學的過程變得直觀生動。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更加體現了美術教學的自身的特點:形象性,通過大屏幕的直觀展示,配合教師的講述,使得美術作品的豐富生動的形象展現出來。在具體的課件設計中,一方面;結合美術課程自身的特點,簡潔的設計文字內容,切不可喧賓奪主,通過系列的圖片展示,以作品為線索進行課程設計,使學生有直觀的形象線索。另一方面,在具體細節設計上,可以通過圖片的并置或者翻頁來進行作品的對比分析,還可以進行局部放大,例如在欣賞《蒙娜麗莎》的時候,可以把頭部、手部進行截圖,通過局部來清晰展現細節特征。使學生對作品的細節更加深刻細致的認識和理解。
多媒體教學在抽象原理、典型事物與現象的演示上更加形象,例如在講解畫面構圖的種類時,S形構圖、X形構圖、十字形構圖、對稱式構圖等等,利用多媒體引出中西方諸多繪畫作品,由于用語言難以講解清楚,而運用制作各種跳躍的點和線來演示畫面構圖的形式,學生可以直觀看到畫面的構圖形式。教師略加以引導、歸納,便可以突破這一知識難點。
2在美術理論教學中立體多元的使用多媒體技術
在當下的美術教學中,普遍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多媒體沒有“多”起來,只是充當了傳統的幻燈片的功能,如何使多媒體真正的多元立體起來是當下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利用教學媒體進行課題背景渲染。教師創設出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提示學生體會情境中作品所蘊含的意境,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作品有初步的視覺感知,為進入主題打好基礎,定下基調。例如在欣賞印象主義美術的作品的同時,可以播放印象派音樂片段,設置成低音量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通過音樂的節奏變化來體會印象派繪畫的手法,通過音樂的形式增加學生的感性認知。
當進入到教學主題時,甚至可以通過音樂和視頻全方位的營造教學情境,使學生完全進入到學習狀態。如在欣賞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時,在講述青銅器的基本情況時,先播放由青銅的編鐘古樂的音樂背景,營造時代氣息和感覺,然后按照青銅器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通過圖片的系列和對比進行賞析。在講述一些著名器物的時候還可以通過視頻立體展現器物的不同的視角感官,例如立鶴方壺就可通過日本二玄社拍攝的記錄片《故宮至寶》中的青銅器的視頻片段來展示立鶴方壺在平視、俯視以及旋轉視角的立體感官印象,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興趣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圖像、音樂、視頻使知識更為生動形象,使平面的作品轉化為立體多元的感官形象,將作品中蘊含的音樂美、意境美、充分立體的展現出來,刺激了學生的視覺感觀,也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調動審美主體的心理功能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因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也使得多媒體的運用真正的多元起來。
3 在美術實踐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還原繪畫過程
在傳統的美術實踐課程中,教師在傳授繪畫技能時,一般模式是在畫板上直接示范作畫,學生圍在一周學習觀摩。往往是,既費時費力,很難在短時間內表現出最佳的效果,甚至有些老師在學生圍觀下發揮失常。而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對于一些在課堂上不便于直接繪制的內容,通過課件的設計,來還原整個繪畫過程的效果,既直觀,又可選擇最佳的示范效果作為多媒體展示的范本,或者直接找些大家師范的視頻,通過播放視頻配合教師講解達到最佳效果。如教學生畫素描時,究竟應該怎么整體塑造,先畫什么,后畫什么,怎樣才能給學生講解清楚,這些都是以往教學中的難點。在多媒體教學中,可直接在電腦上播放繪畫步驟:可以通過畫好的階段性圖片來展示畫畫的過程,也可通過視頻播放整個繪畫過程,教學的過程就會靈活機動。讓學生清楚地掌握繪畫的每一個步驟。弄清了繪畫步驟,有了直觀的范例,學生再去畫也就事半功倍了。在進行室內裝潢設計教學的時候,還可利用其他的電腦軟件來展示設計的整個過程,例如Photoshop、Painter進行直觀的展示,讓學生觀看和體會整個設計過程中的步驟和環節,這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會更加容易,從而極大的加快學習效率。
多媒體為評價美術作業提供了展示和評價的平臺,評價在傳統教學中是老師的特權,只有老師才能打優、良、及格或者不及格。老師只是充當了一名裁判,而忽略了學生的發展。多媒體引入教學后,為評價方式的改變提供了便利條件。通過多媒體的使用,更加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使全班同學都能看自己的作業,每個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好的作品會讓全班都收益,不好的作品可以供學生參考,用于改正錯誤。這樣不僅提高了每位學生的品評水平,也提高了審美能力,同時又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余地。
以上是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多媒體教學在高職美術教育中應用的幾點認識,在高職美術教育中大力發展和更好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趨勢,當然多媒體是把“雙刃劍”,在美術教學中有著極大的優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過度使用多媒體,濫用圖片也會導致視覺疲勞。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使其發揮出更大的教學效果,推進高職美術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衛戈.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研究,2002(3).
[2] 赫伯·里德(英).通過藝術的教育[M].呂延和,譯.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3] 關偉.淺談多媒體美術教學之優勢[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4] 周玫玫.淺淡多媒體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滁州師專學報,2002(3).
作者簡介:祁敏(1982—),女,陜西寶雞人,碩士研究生,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教師,研究方向位:幼兒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