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是共鳴吐字的支持,是各種發聲技巧的基礎,是擴展音域的手段,是歌唱的動力來源,是歌唱技巧當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呼吸的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聲音的質量。
關鍵詞:動力;支持;質量;呼吸訓練;呼吸問題
1練習呼吸的意義
呼吸,是人類的自然生存本能,是身體與外界所進行的氣體交換。歌唱的呼吸是自然的、有韻律的、能夠產生氣流的運動,與生活中的呼吸有事相同,有事又截然相反。生活中沒呼吸一次一般只需要三秒,而歌唱時,吸氣的時間比生活中要短,而呼氣時間要長,隨著樂句的長短不同,有時需要十幾秒,甚至更多,還要隨歌唱的高要自如變化氣息量。所以,歌唱的呼吸不像生活中的呼吸那樣簡單,而是有高度技巧性的。需要不斷學習、磨練、才能達到歌唱的要求。
從生理上來講,生活中的呼吸與歌唱的呼吸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兩者在運用上存在差異,說話的時候我沒有必要注意呼吸的量和方法,也不需要固定一個支持一個聲音的點,是隨意的。而歌唱卻不同,歌唱要求把所有吸進的氣息合理的分配給你所發出的聲音上,是有意識的有方法的。在聲樂界,無論哪種方法,很多聲樂教育專家和歌唱家,都始終對此做深入細致的研究和探討。并從中總結和積累了極為精辟的論述。我國古代的聲樂就有“氣催生發,聲靠氣傳,無氣不發生,發聲不用氣。”帕瓦羅蒂曾說:“掌握不好發聲,就無法唱出好聽的聲音,甚至毀壞嗓子。”由此可見,呼吸時發生的動力,是共鳴吐字的支持,是各種發聲技巧的基礎。呼吸的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聲音的質量。
2呼吸類別與訓練
(1)鎖骨呼吸,是一種依靠鎖骨控制呼吸的方法。呼吸時胸腔上提,肩和肩胛骨隨之抬高,唱歌又迅速下降,產生較高的支持點。此種方法,吸氣很淺,極易產生肩部與頸部的緊張,造成聲音狹窄,并牽制頸部肌肉,使發聲器官受到損害。此種呼吸法不科學。初學者普遍有上訴毛病。必須及時糾正,避免養成習慣。
(2)胸式呼吸,即是把氣吸到肺部,以肺部的擴張來控制氣息,橫膈膜無法參與工作,吸氣時,容易聳肩,使肩部肌肉僵硬,從而影響聲音及肢體的松弛狀態;歌唱時,支點較高,破壞聲音的長線條,因而造成聲音的狹窄、僵硬、腔白、缺乏彈性。因此,不建議歌者采用此種呼吸方法。
(3)腹式呼吸,是小腹與橫膈膜協調配合的呼吸方法。以腹肌來控制氣息,也是我國傳統唱法講的丹田氣,吸氣時,是橫膈膜下降,腹腔打開,并給予壓力,完成呼與吸兩種狀態過程,此種呼吸法,雖然氣息的很深,沒有胸腔的配合,會使通道狹窄,造成聲音單薄無力,造成音色暗淡,且高音困難,也不能成為完善的呼吸方法。
(4)胸腹式聯合呼吸,即胸部呼吸肌與腹部呼吸肌的聯合協作。長期實踐總結,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比較科學的,經得起推敲的,被廣大歌者普遍應用的一種合乎規律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法,以腹部作為呼吸支點,吸氣時,肋骨下部,軟肋及上腹部向四周有意識的擴張,下腹部和胸骨隨之輕度擴張。歌唱時,隨著歌唱的進行,按照下腹部——上腹部——軟肋——肋骨下部順序逐步收縮、還原,使氣息流暢,均勻的吐出。控制氣息的力量主要在腰部周圍,氣,不要吸的過多或者過于用力,夠用且深吸就好,體會放松的保持感。歌唱中,經常會提到“橫膈膜的支持”所謂“橫膈膜的支持”也就是歌唱發聲時,吸氣要到“腰圍”的提法。即是要求吸氣至“橫膈膜”。從人體解剖學看“橫膈膜”是人體胸腔和腹腔之分界,橫膈膜上面是胸腔(肺低端),橫膈膜下面是腹腔,橫膈膜居腰圍。從外觀看,我們把氣吸到腰圍,實際是把氣吸到了肺低端,吸到了最深處。聲樂上的術語,很多都是感覺上的東西,人的呼吸最多到肺低端,它并不會進到小腹或腰圍。如果說起要吸到“腰圍”,那只是一種看得見,摸的著的外觀感覺和動作,因此,找到了“腰圍”想外擴張的“支持感”,也就是找到了“橫膈膜”的支持。
2.1呼吸訓練
呼吸是靠肌肉動作的控制的,呼氣肌肉動作和吸氣肌肉動作相比,吸氣肌肉動作是主要的。因為吸氣肌肉動作如果很快放松了,氣流很快排出,不能維持聲音的延長。因此要特別注意控制吸氣肌肉的放松動作,只有吸氣肌肉逐漸放松,加長吸氣肌肉的配合力,才能保持穩定,這邊是常說的“控制氣息”的能力。呼氣的穩定,基礎在于吸氣的平穩,因此聯系吸氣時總要從慢吸開始,下面列舉兩條單純練氣的方法:
(1)慢吸慢呼,想象自己的腹部是個球體,我們的氣要把這個球體裝滿,也就是慢慢將氣吸到腰部,橫膈膜打開,同事放低小腹,吸氣時,以舌跟牙縫隙發出“嘶”的聲音,并且顧姨縮小縫隙,使其集中,從而節省氣息,用腰腹部的有力擴張(也叫支持)來支持“嘶”的音,知道氣息吐凈為止。
(2)快吸慢呼,迅速完成上訴慢吸的狀態,將氣息瞬間吸到腰腹部,以有狀態的“嘶” 音支撐,發出“嘶”音時,注意三種“對抗”——小腹與相對應的后腰部分形成對抗;另一種狀態與腰部力量的對抗,直白一些講,上下對抗與前后對抗,是吸氣與用力量的對抗。
(3)快吸快呼,快速深吸氣,放低小腹肚臍上兩到三指的地方找到氣息的支點,呼氣時以此支點作為七點的彈跳小腹,把氣很有力量的吐出去。初學者腹部彈跳不夠靈活,聯系可以采用由慢漸快的方式,掌握了一個速度,再加快進度,是只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達到自然統一。